牛祎明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中医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流涎改善情况和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儿流涎控制率由9.38%提高到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患儿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患儿流涎情况,促进血液流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燕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者不识药,如将不识兵.诸如当归、首乌、地黄等常见补血药临床使用频率甚大,熟悉掌握其药性与配伍禁忌可提高临床疗效,医者不可不察.在黄氏《四圣心源》《长沙药解》《玉揪药解》等基础上讨论其关于补血药的应用特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胡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情况,为针灸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近十年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结果:相关文献显示,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灸法丰富、技术创新多、疗效显著.结论:针灸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常用、适用、特色鲜明和疗效突出的方法.
作者:郭雅雯;罗本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张士卿教授认为小儿遗屎症以脾肾阳虚为本,虫积于内为标,治疗以温补脾肾、燥湿止泻、杀虫止痛为法,临床治疗选用四神丸与乌梅丸加减.介绍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遗屎症经典案例一则,以资验证.
作者:杨新强;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5-HT、NP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痛泻要方,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泻次数、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及血液中5-羟色胺(5-HT)、酪神经肽(NPY)水平改善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泻次数、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5-HT水平降低,NPY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明显,可更好地改善胃肠激素及5-H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育琳;周文博;金连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中医内科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联合达因-35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达因-35片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促卵泡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清睾酮、促卵泡素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71.42%,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睾酮、促卵泡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
作者:何福强;陈天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作者有幸在王鹏琴主任医师那里接触到原络-络原大接经疗法.该法疗效显著,从理论基础、临床操作、临证应用、讨论四个部分解析该法,并着重通过临床病例对此疗法的应用进行论证.
作者:姜瀛;王鹏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治未病”的思想.冬病夏治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价、副作用少的优点,有艾灸疗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刺络拔罐、内外并治等方法.对近年来“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宋巧燕;万文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分析.方法:检索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发生的参麦注射液ADR病例,并通过检索原始文献进行筛选,剔除不同文献重复出现的同一病例以及不相关的病例,对终得到的186例满足条件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ADR在40岁以上的年龄组更多见,男性少于女性;多个系统器官均会出现,皮肤系统的过敏反应居多,过敏反应多于注射前30min发生.结论:参麦注射液ADR复杂多样,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谨慎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大监测力度,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
作者:曾隆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五更泻为一种慢性泄泻,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介绍温针灸配合督灸治疗五更泻,两者合用将艾灸、药物和经络腧穴、针刺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机体自身正气,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共奏温肾壮阳、健脾止泻之效,为培元治本之法.
作者:王冬芝;张建英;董凤怡;赵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拓宽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膈下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0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主要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症状总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标准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洁;陈艺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味常用中药,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从雷公藤中提取的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论述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机制.
作者:姜海平;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加负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负压治疗,治疗1 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面积的大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创面面积的大小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效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传统中药熏蒸技术治疗糖尿病是可行的,其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广文;王安宇;谢莉婷;余佳峰;毛朝敏;陈宗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6.67%、4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咽红肿总有效率分别为98.25%、84.21%,观察组、对照组咽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85.96%,观察组的咽红肿总有效率、咽痛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证侯患儿,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人流术后月经过少,即指人工流产后,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持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黎烈荣老师根据女性月经周期阴阳气血消长之变化,按不同的月经周期分期用药,并结合病因病机,以补肾活血为基本大法,对人流术后月经过少予以辨证施治,疗效显著.介绍黎教授运用中医调周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
作者:周芸;黎烈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温针灸因具有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及经济实用等诸多优势,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胃炎.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发现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就单纯温针灸、温针灸配合中药疗法、温针灸配合西药疗法及温针灸配合其他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四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超兰;权娜娜;朱天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傅山所著.其种子篇共载10证10方,至今仍在指导治疗不孕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傅山先生种子之思想精要在于以脏腑辨证为主,首重脾肾,灵活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以及阴阳关系.其种子辨证之思想、用药之精准值得我们后辈深度研习.
作者:饶龙;杨鉴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中药盐制法是一种中药的辅料炮制方法,通过古籍文献查阅整理得到从盐制法出现至今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整理历代古籍资料,将多种信息整合分析.结果:继历朝历代的发展创新,盐制饮片品种有100余种.现今沿用盐制方法多为盐水炙、盐水蒸.结论:盐制法在未来的研究中,要从实践中将现有的炮制方法进行发展与革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搭建多学科平台对盐制(炙)法原理、生产技术、质量标准等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张景媛;鞠成国;那红宇;宋巧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结核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观察组患者加用结核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3+、CD4+/CD8+、INF-γ水平均明显改善,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扁桃体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感染性疾病,属中医“乳蛾”范畴.随着空气污染、饮食不节等因素的加重,扁桃体炎的临床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目前西医常规使用抗感染治疗,但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大.中医外治法治疗扁桃体炎具有保留扁桃体及其功能的作用,价廉效佳,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近5年来扁桃体炎的中医外治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曾冰沁;陶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