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巧燕;万文蓉
目的:探讨茵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用西医方法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茵栀黄汤煎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对患者血清TNF-α、脐血血清TNF-α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脉血及脐静脉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静脉血及脐静脉血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给予茵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能明显改善静脉血及脐静脉血清TNF-α的水平.
作者:俞琳;贾晓慧;朱雁虹;张慧玲;彭书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优化莲参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野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考察半枝莲在不同浸泡温度、时间下的稳定性.以野黄芩苷含量和70%乙醇浸出物重为指标,设计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莲参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半枝莲以外的药材加13倍量水浸泡1h后加热,当温度升至80℃时投入半枝莲煎煮1.5h,过滤,药渣加9倍量水煎煮1.5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于莲参颗粒的制备.
作者:贾雪巍;方妍;董金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中药化石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化石排石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囊体积缩小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化石排石汤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小胆囊体积,且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牛祎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白介素-8(IL-8)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肺活血汤,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肺功能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等炎症指标降低,αl-AT及六分钟步行距离(6 MWD)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补肺活血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林;李丹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养阴降压汤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降压汤口服.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予以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24h血压变异系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阴降压汤辅助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变异性,降压效果更为平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国庆;郑琼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服用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并联合糠浴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及糠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近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空腹血糖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持久、安全,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贻军;胡曾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过敏性咳嗽又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认为,导致过敏性咳嗽的外因在于气候变化、寒温失调,或者患者接触气体、异物,内因在于患者肾脏、脾脏、肺脏不足,导致患者气因痰阻,痰随气动,患者终发为咳嗽.过敏性咳嗽的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并且迁延难愈,虚、瘀、痰、风互相错杂.中医治疗过敏性咳嗽具有良好的效果,陈天然是知名中医,治疗过敏性咳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见解.主要阐述了过敏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对陈天然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咳嗽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何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者不识药,如将不识兵.诸如当归、首乌、地黄等常见补血药临床使用频率甚大,熟悉掌握其药性与配伍禁忌可提高临床疗效,医者不可不察.在黄氏《四圣心源》《长沙药解》《玉揪药解》等基础上讨论其关于补血药的应用特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胡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养阴益气活血方对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型的11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的观察组(56例)与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对照组(56例),经各自方案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益气活血方对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明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作者有幸在王鹏琴主任医师那里接触到原络-络原大接经疗法.该法疗效显著,从理论基础、临床操作、临证应用、讨论四个部分解析该法,并着重通过临床病例对此疗法的应用进行论证.
作者:姜瀛;王鹏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四物汤加减灌肠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每次排便时间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排便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肖冰;熊之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五更泻为一种慢性泄泻,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介绍温针灸配合督灸治疗五更泻,两者合用将艾灸、药物和经络腧穴、针刺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机体自身正气,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共奏温肾壮阳、健脾止泻之效,为培元治本之法.
作者:王冬芝;张建英;董凤怡;赵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结核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观察组患者加用结核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3+、CD4+/CD8+、INF-γ水平均明显改善,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取腰夹脊穴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疼痛指数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安全简单、无毒副作用、痛苦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及红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可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及血清hs-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践教学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合理设置进行探索.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终确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践项目,同时兼顾学科之间的衔接和整合.
作者:杨金燕;郭润勤;徐清;吴亚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解痉平衡针刺法结合养阴通痹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痉平衡针刺法结合养阴通痹解痉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观察组肌张力总有效率为86.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痉平衡针刺法结合养阴通痹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肌张力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痨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进行的治疗干预,增强肺结核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显著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提升患者的依从性,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舒然;葛海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恶性腹水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目前常规治疗存在极易复发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却有独特的优势.周洁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在恶性腹水治疗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周洁教授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周喆;周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治未病”的思想.冬病夏治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价、副作用少的优点,有艾灸疗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刺络拔罐、内外并治等方法.对近年来“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宋巧燕;万文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