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燕
目的:探究管萼山豆根中生物碱的薄层色谱(TLC)分析方法,并以此法制备其中的两种生物碱.方法:对管萼山豆根氯仿层总生物碱的TLC展开剂及显色方法等进行研究,采用制备薄层色谱(PTLC)法制备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用HPLC检测.结果:TLC展开剂为:V(石油醚):V(氯仿):V(甲醇)=5:3:2(氨水饱和0.5h),碘蒸气显色,斑点清晰,不拖尾.用PTLC制备得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结论:建立了管萼山豆根中生物碱的TLC快速分析分离方法,不仅可作为检测、分离及药材鉴定的依据,而且可为柱层析的洗脱条件提供参考.
作者:姚姝凤;成江;董爱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6年9月于医院肿瘤科确诊为NSCLC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采用GP化疗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28天为1周期,均行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血浆中CD4+、CD3+、CD4+/CD8+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则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降低,D-二聚体(D-D)升高,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两组总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NSCLC效果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纠正高凝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假性近视局部推拿联合补肾益脾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局部推拿法联合补肾益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推拿法治疗.20次为1个疗程,每日1次,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推拿联合补肾益脾法可显著改善青少年假性近视视力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临床疗法.
作者:张京蓉;王建平;阮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5-HT、NP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痛泻要方,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泻次数、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及血液中5-羟色胺(5-HT)、酪神经肽(NPY)水平改善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泻次数、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5-HT水平降低,NPY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明显,可更好地改善胃肠激素及5-H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育琳;周文博;金连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对前列腺功能障碍精液质量和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中药方剂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常规留取研究对象的精液和血液标本,使用彩色精子质量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患者的精子密度、液化时间、活动率及活力等参数,应用免疫技术检测患者的血液生殖激素水平.结果:使用中药干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级精子以及血清睾酮、垂体泌乳素等均明显上升,液化时间缩短.而c、d级精子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中药辨证治疗对家具行业男性因职业危害所至的精液参数和血清性激素偏低症状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当前“中医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中医药“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异质文化彼此优化重组、交融与吸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医药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常态背景下,在国际化舞台上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医药教育进行改革与路径创新,仍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需密切关注的议题之一.东南亚地区与中国有着悠久的中医药交流史,以东南亚为切入点,分析其中医药教育面临的现状,并对比中国的教育模式,为东南亚中医药教育发展提供相关思路与参与.
作者:崇为伟;文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陈泽涛教授在老年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老年汗证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总属气血阴阳失调,腠理不固.选取老年汗证代表性验案三则,采用补气活血、疏肝清热、滋补肝肾等方法,应用补阳还五汤、丹栀逍遥散、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谭媛;孟鑫;陈泽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四物汤加减灌肠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每次排便时间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排便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肖冰;熊之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解痉平衡针刺法结合养阴通痹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痉平衡针刺法结合养阴通痹解痉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观察组肌张力总有效率为86.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痉平衡针刺法结合养阴通痹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肌张力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汗出增多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西医对于单纯性的汗出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可取得较为良好的疗效.总结归纳了贾妮副教授在临床上治疗多汗症的辨证论治理论与方药,并举例取得良好疗效的病案,为临床治疗多汗症提供参考.贾妮副教授认为治疗多汗症应首辨阴阳虚实,注重调和营卫,平衡阴阳,注意健脾益中,调护中气,细心辨证,斟酌方药配伍.
作者:倪朋芸;贾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60)与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姣姣;牛吉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加负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负压治疗,治疗1 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面积的大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创面面积的大小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效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传统中药熏蒸技术治疗糖尿病是可行的,其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广文;王安宇;谢莉婷;余佳峰;毛朝敏;陈宗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肿瘤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魏开建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认为肿瘤的临床表现形式各异,甚者隐匿,难以察觉,但其本质都是正气亏虚,与痰、瘀、毒、热这四个方面相互杂糅而成.魏教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肿瘤多以气阴两虚型为主.魏教授灵活运用扶正抑瘤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肿瘤,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方汉钦;魏开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为主加减合丹参注射液联合舌咽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PBP)的疗效.方法:以住院号奇偶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中风恢复期PBP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与舌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地黄饮子为主加减合丹参注射液联合舌咽针刺治疗,14天后评估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吞咽功能分级(Ⅰ、Ⅱ、Ⅳ、Ⅴ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血清IL-6、CRP及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饮子为主加减合丹参注射液联合舌咽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PBP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宋孝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分析.方法:检索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发生的参麦注射液ADR病例,并通过检索原始文献进行筛选,剔除不同文献重复出现的同一病例以及不相关的病例,对终得到的186例满足条件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ADR在40岁以上的年龄组更多见,男性少于女性;多个系统器官均会出现,皮肤系统的过敏反应居多,过敏反应多于注射前30min发生.结论:参麦注射液ADR复杂多样,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谨慎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大监测力度,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
作者:曾隆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白介素-8(IL-8)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肺活血汤,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肺功能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等炎症指标降低,αl-AT及六分钟步行距离(6 MWD)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补肺活血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林;李丹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优化莲参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野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考察半枝莲在不同浸泡温度、时间下的稳定性.以野黄芩苷含量和70%乙醇浸出物重为指标,设计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莲参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半枝莲以外的药材加13倍量水浸泡1h后加热,当温度升至80℃时投入半枝莲煎煮1.5h,过滤,药渣加9倍量水煎煮1.5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于莲参颗粒的制备.
作者:贾雪巍;方妍;董金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系疾病的终结局,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林教授不拘泥于西医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心衰治疗原则,另辟蹊径,探寻古方,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应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补气养阴等治法治疗本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一例,以析其法.
作者:张忠欣;苏文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经络学说理论,采用透穴刺法,对1例动脉瘤术后动眼神经完全性损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针刺治疗后,患者上睑下垂症状消失,向前平视时右眼睑位置与左眼睑位置基本对称,复视完全消失.结论: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黄丽;叶国平;吴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作者有幸在王鹏琴主任医师那里接触到原络-络原大接经疗法.该法疗效显著,从理论基础、临床操作、临证应用、讨论四个部分解析该法,并着重通过临床病例对此疗法的应用进行论证.
作者:姜瀛;王鹏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