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目的:探讨左归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精液质量异常的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归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归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精液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向阳;许武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两地汤加减治疗置环后经期延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置环后经期延长患者,根据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安络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两地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的月经周期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置环后经期延长患者,使用两地汤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初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耳穴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针灸配合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肝郁气滞中医证候评分及睡眠效率标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肝郁气滞中医证候评分及睡眠效率标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使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晏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和护理措施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作者:于吉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Seminar-PBL”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有效的研讨型教学方法,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Seminar和PBL教学法给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曙光.应用Seminar和PBL教学模式开展研究生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科研业务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韦国兵;胡奇军;廖夫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广山楂为广西道地药材之一,临床多作山楂使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广山楂在化学成分、工艺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广山楂科学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海玲;吴丽丹;张益;肖荣昌;朱彦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采用益肺化纤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益肺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指标均有一定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益肺化纤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廖伯年;张丽梅;温国伟;王大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温经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方药病机为内有瘀血,瘀而化热,寒热错杂.因体内有瘀血,久而不下,瘀而发热,气血流通不畅,阴阳不和,出现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的临床症状.温经汤是调经祖方,临床上解决了很多妇科病,多用于闭经、不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辨证论治、方证相应则效如桴鼓.
作者:王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罗汉参及美洲土圞儿均来自豆科植物土圞儿属.罗汉参因其经济、社会效益,2015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罗汉参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较粗浅.回顾美洲土圞儿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罗汉参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作者:陈伟;张照英;田险峰;袁福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24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7.5%、17.5%,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7.5%、4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文芳;刘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灵芝作为中药中重要的一味补益药,受到古代和现代医家的关注,其补益效果也受到广泛的好评,但灵芝归经脏腑定位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其性味的记载也比较模糊.根据古今文献中对灵芝的研究资料,对灵芝的性味归经进行简要归纳并予以分析.
作者:彭杨芷;苏悦;税杰;江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氯米芬与温肾祛湿方联用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将74例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氯米芬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及氯米芬片治疗的同时使用温肾祛湿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E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促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E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温肾祛湿方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雏菊叶龙胆酮用于脑缺血损伤治疗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两种动物全脑缺血损伤模型,并观察不同剂量(50mg· kg-1、75mg· kg-1、100mg· kg-1)雏菊叶龙胆酮对断头后小鼠张口喘息时间以及对大鼠脑缺血后脑指数、脑SOD活力、脑MDA含量、脑兴奋性氨基酸Glu以及抑制性氨基酸GABA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雏菊叶龙胆酮与尼莫地平的作用效果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雏菊叶龙胆酮50mg·kg-1、75mg· kg-1、100mg· kg-1组可显著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P<0.05);雏菊叶龙胆酮组脑SOD活力、脑MDA含量、脑兴奋性氨基酸Glu以及抑制性氨基酸GABA浓度均改善,且75mg· kg-1浓度组改善效果佳(P<0.05).结论:雏菊叶龙胆酮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并且对于脑SOD活力、脑MDA含量、脑兴奋性氨基酸Glu以及抑制性氨基酸GABA含量改善效果显著,其对于临床脑缺血损伤治疗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黎;赵志英;高洋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64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高于A组的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虚型患者DHI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浊型及气虚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晓珊;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运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观察经验方中十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DPP-4的抑制活性,明确该方具有DPP-4抑制作用的主要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方法:以DPP-4酶、缓冲液、底物建立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分别应用经验方中十味中药水提物及其主要单体成分进行干预,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吸光度(OD),计算DPP-IV抑制率及IC50值.结果:十味中药IC50值分别为莱菔子(382.554±7.749)mg/L,菟丝子(843.391±135.230)mg/L,栀子(1027.921±104.316)mg/L;单体成分IC50值分别为栀子苷(0.075±0.004) mmol/L,盐酸水苏碱(2.638±0.715)mmol/L,金丝桃苷(3.135±0.656)mmol/L,芥子碱硫氰酸盐(6.975±1.099) mmol/L,甜菜碱(60.265±29.117)mmol/L,其余中药及单体成分未达到半数抑制率.结论:莱菔子、菟丝子、栀子的DPP-4抑制作用相对明显,可能是该经验方中抑制DPP-4活性的主要药物,单体成分中栀子苷、盐酸水苏碱、金丝桃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甜菜碱的DPP-Ⅳ抑制作用较强,其中栀子苷作用明显.
作者:周雪梅;田春雨;喇孝瑾;陈震;付茜茹;程瑞婷;吴博;董思圻;李继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4例经门诊确诊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治疗组)和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6%,对照组优良率为87.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中,手法复位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单纯使用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蔡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温阳、通阳二法是临床运用频率颇多的治病之法,通过观察发现临床有对于此二法误用错用现象,由此有必要回归经典重新认识和解释此二法及两者的运用.而《伤寒论》是“启万世之法宗,诚医门之圣书”,后世诸多温阳通阳治法多是在其基础上的运用和拓展,所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以兹阐述关于阳气的问题有时可温通并用,但可有偏于温和偏于通的不同,有时则必须通阳,二者不可混淆.
作者:晏章现;陈珠莉;胡翊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种,该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而且停药后复发率高.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特别是辨病与辨证结合,往往收获良效.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做简要综述.
作者:李岸平;朱永苹;汪涛;刘玉;骆小霞;黄征凯;李美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肿瘤性抑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孙宏新主任医师从事恶性肿瘤的治疗工作多年,他认为此类疾病多与肝气郁滞、阴阳失调有关,主张从肝论治,以调整阴阳、畅通气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乃医圣仲景为少阳兼烦惊之证而设,甘麦大枣汤乃仲景为脏燥而作.孙教授在临床中发现两方合用,在肿瘤性抑郁、焦虑的治疗中疗效颇佳.
作者:郑锡军;位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颈圈包括颈百劳、肩中俞、肩外俞、肩井、臑俞、大椎,可构成一个圈,主治颈部的疾患,左右各一,分别在颈部脊柱的两旁,简称为“颈圈”.在颈圈的指导下,运用挑络疗法治疗络脉不通所致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络脉痹阻所致的颈部僵痛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灵灵;陈守强;李得钦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