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二肽基肽酶Ⅳ作用的体外筛选研究

周雪梅;田春雨;喇孝瑾;陈震;付茜茹;程瑞婷;吴博;董思圻;李继安

关键词:二肽基肽酶Ⅳ(DPP-4), 栀子苷, 盐酸水苏碱, 金丝桃苷,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运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观察经验方中十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DPP-4的抑制活性,明确该方具有DPP-4抑制作用的主要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方法:以DPP-4酶、缓冲液、底物建立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分别应用经验方中十味中药水提物及其主要单体成分进行干预,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吸光度(OD),计算DPP-IV抑制率及IC50值.结果:十味中药IC50值分别为莱菔子(382.554±7.749)mg/L,菟丝子(843.391±135.230)mg/L,栀子(1027.921±104.316)mg/L;单体成分IC50值分别为栀子苷(0.075±0.004) mmol/L,盐酸水苏碱(2.638±0.715)mmol/L,金丝桃苷(3.135±0.656)mmol/L,芥子碱硫氰酸盐(6.975±1.099) mmol/L,甜菜碱(60.265±29.117)mmol/L,其余中药及单体成分未达到半数抑制率.结论:莱菔子、菟丝子、栀子的DPP-4抑制作用相对明显,可能是该经验方中抑制DPP-4活性的主要药物,单体成分中栀子苷、盐酸水苏碱、金丝桃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甜菜碱的DPP-Ⅳ抑制作用较强,其中栀子苷作用明显.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司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刺治疗郁证临床研究进展

    郁证主要是气机郁滞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阴阳失调的一类病症.针刺治疗郁证疗效佳,临床多与推拿、中药、心理音乐疗法等配合应用.近年来针刺法治疗郁证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就郁证的病因病机、针刺(体针、电针、耳针、头针、芒针、穴位注射等)治疗郁证的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以期能够指导临床.

    作者:李苗苗;林娜;朱乔乔;谢天琪;王毳;黄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Seminar-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研究生《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法》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Seminar-PBL”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有效的研讨型教学方法,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Seminar和PBL教学法给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曙光.应用Seminar和PBL教学模式开展研究生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科研业务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韦国兵;胡奇军;廖夫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参松养心胶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律失常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选用普罗帕酮治疗,实验组患者选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心电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效果,其疗效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天麻多糖润肤霜工艺配方研究

    目的:根据乳化原理与乳化技术设计试验,并通过试验得到天麻粗提物O/w型护肤霜的优配方.方法:根据化妆品配方设计原则,制定基础的试验水平,经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各组分及其适用量,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天麻粗提物O/w型护肤霜化妆品配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QB/T1857-2004润肤膏霜对膏体的感官指标进行评判,得到佳配方.结果及结论:天麻粗提物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研究证实其药理作用明显,是理想的护肤保湿类功效中药化妆品原料,以天麻粗提物为主要原料设计所得的化妆品经试用人员客观、合理的评价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已得出优配方.

    作者:王宇;昝丽霞;胡琳琳;徐皓;杨培君;赵桦;陈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左归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5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左归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精液质量异常的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归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归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精液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向阳;许武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苗药野草香中黄酮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对苗药野草香中提取分离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DPPH和ABTS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木犀草素(2)、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5)、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6)、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7)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活性(IC50分别为9.25±0.48、11.42±0.54、11.23±0.18、14.87±1.07、39.48±1.16和4.69±0.21、4.13±0.03、3.44±0.09、8.52±0.27、23.58±0.15).结论:综合两种测定方法结果,化合物(2)和(5)的抗氧化能力好.

    作者:向平;陈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胸腺肽肠溶片,观察组患儿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和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感染次数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减少感染频次,并缩短急性期病程,治疗效果与口服西药胸腺肽肠溶片相比优势明显,且避免了西药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邵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22例,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1.97%;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静心率、24h平均心率、24h慢心率、24h总心跳数等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在缓慢型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上,可考虑将炙甘草汤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龙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理气通调类中药敷贴联合电针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理气通调类中药敷贴联合电针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理气通调类中药敷贴联合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通调类中药敷贴联合电针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彩曼;卢丽萍;林志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两地汤加减治疗置环后经期延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两地汤加减治疗置环后经期延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置环后经期延长患者,根据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安络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两地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的月经周期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置环后经期延长患者,使用两地汤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初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和护理措施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作者:于吉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骨质增生的中医治疗经验总结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增生的发病率大大增加.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且方法简单、药价低廉、操作方便、有着极大优势.就临床应用自拟骨质增生汤随证化裁、辨证施治的经验进行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向太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西黄丸中总糖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西黄丸中水溶性总糖含量.方法:以蒽酮-硫酸比色法,葡萄糖为对照,测定波长626nm.本实验对显色剂的浓度和总糖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四个浓度的显色剂,以一定的体积加入显色,分别在线性范围内做标曲,从整体上选择出佳的显色剂浓度;总糖的提取方法改用称重补重的回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提取方法的重复性.结果:葡萄糖在2.0~2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555X+0.0019,R2=0.9996,Y为吸光度,X为浓度.平均回收率97.5%(n=6),RSD=1.21%.结论:此法稳定可行,结果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西黄丸中总糖含量.

    作者:卢丽萍;甄绮雯;冯锦英;佟玲;刘晓琳;张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旋覆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耳源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旋覆代赭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3.44%;试验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为(24.54±5.13)分,低于对照组的(38.63±4.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旋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文献综述

    肝主疏泄,畅达气机,调畅情志,调和气血,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很大的作用.对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及相关现代研究做综述,旨在阐明中医学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与现代医学中心理应激机制的联系,总结现代医学对此的研究及应用,探究其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孔伟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傅青主女科》看名医学术思想

    从傅青主的临床医案举例出发,学习傅青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常用药的运用及特点,包括提出了经脉对妇人病的影响和具体病案,八纲辨证的独特见解和依据,风药举例荆芥的应用、适应证和作用等.联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同时,对照现代医家对傅青主的思想探讨和研究,对比其中的异同和相通之处,更好地理解傅青主的用方技巧和治法依据.

    作者:郑雪霞;佃泽钿;侯雪芹;佃丽萍;李婷;卓桂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黑木耳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目的:对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情况进行综述,为黑木耳产业高端开发提供借鉴.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黑木耳相关产品的开发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结果:近年来,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主要包括发酵饮料、果酱、营养粉、饮料、饮品、口服液、果冻、泡菜、低脂灌肠制品、冲剂、颗粒冲溶饮、即食食品、纸状休闲制品、营养粥、软糖等数十种.结论:黑木耳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种类较多,可为黑木耳产业深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赵永恒;王佰灵;邱婧然;戈振凯;金尧;谢勇;潘宗红;杨光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4例经门诊确诊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治疗组)和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6%,对照组优良率为87.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中,手法复位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单纯使用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蔡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变应性咳嗽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变应性咳嗽,临床上西医诊断缺乏统一标准,治疗上常规使用抗过敏类药物治疗,严重者配合糖皮质激素,效果一般.从中医角度分析变应性咳嗽的病机为风邪偏盛、气机不畅、阴津不足,尤以风邪偏盛为核心,针对其病因病机特点,确立祛风邪、调气机、滋肺阴的治疗思路,遣方选用止嗽散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病案一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迪;陈宪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