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迪;陈宪海
变应性咳嗽,临床上西医诊断缺乏统一标准,治疗上常规使用抗过敏类药物治疗,严重者配合糖皮质激素,效果一般.从中医角度分析变应性咳嗽的病机为风邪偏盛、气机不畅、阴津不足,尤以风邪偏盛为核心,针对其病因病机特点,确立祛风邪、调气机、滋肺阴的治疗思路,遣方选用止嗽散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病案一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迪;陈宪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运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观察经验方中十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DPP-4的抑制活性,明确该方具有DPP-4抑制作用的主要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方法:以DPP-4酶、缓冲液、底物建立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分别应用经验方中十味中药水提物及其主要单体成分进行干预,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吸光度(OD),计算DPP-IV抑制率及IC50值.结果:十味中药IC50值分别为莱菔子(382.554±7.749)mg/L,菟丝子(843.391±135.230)mg/L,栀子(1027.921±104.316)mg/L;单体成分IC50值分别为栀子苷(0.075±0.004) mmol/L,盐酸水苏碱(2.638±0.715)mmol/L,金丝桃苷(3.135±0.656)mmol/L,芥子碱硫氰酸盐(6.975±1.099) mmol/L,甜菜碱(60.265±29.117)mmol/L,其余中药及单体成分未达到半数抑制率.结论:莱菔子、菟丝子、栀子的DPP-4抑制作用相对明显,可能是该经验方中抑制DPP-4活性的主要药物,单体成分中栀子苷、盐酸水苏碱、金丝桃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甜菜碱的DPP-Ⅳ抑制作用较强,其中栀子苷作用明显.
作者:周雪梅;田春雨;喇孝瑾;陈震;付茜茹;程瑞婷;吴博;董思圻;李继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和护理措施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作者:于吉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采用益肺化纤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益肺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指标均有一定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益肺化纤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廖伯年;张丽梅;温国伟;王大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健脾柔肝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14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症状评分量表(NNS)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评分量表(MDN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DNS、NN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改善更显著,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柔肝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广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越南传统医学在越南医疗保健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以东方哲学和治疗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医学.越南传统医学受中医影响较大,但亦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之处,其大部分是依据越南传统草药治病的亚临床数据而不是被循证医学证实了确有效果.为临床用药安全考虑,越南草药的副作用和相互反应仍需大量实验进行研究.越南政府对越南传统医药的发展非常支持,期待其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健康发展并逐渐与现代西医进行融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情况进行综述,为黑木耳产业高端开发提供借鉴.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黑木耳相关产品的开发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结果:近年来,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主要包括发酵饮料、果酱、营养粉、饮料、饮品、口服液、果冻、泡菜、低脂灌肠制品、冲剂、颗粒冲溶饮、即食食品、纸状休闲制品、营养粥、软糖等数十种.结论:黑木耳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种类较多,可为黑木耳产业深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赵永恒;王佰灵;邱婧然;戈振凯;金尧;谢勇;潘宗红;杨光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阴火论”系李杲学术思想的精华之一,然而其描述却往往艰涩难懂,使得后世在理解“阴火”原旨时难处颇多,易生谬论.笔者览《四圣心源》,研“一气周流”,知其与“补土派”思想皆重脾胃.两者虽机理有别,然则殊途同归,故拟在“一气周流”学说的基础上阐释“阴火论”,以期为学者对“阴火论”的理解、学习及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冯梅;钟志兵;周欣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从傅青主的临床医案举例出发,学习傅青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常用药的运用及特点,包括提出了经脉对妇人病的影响和具体病案,八纲辨证的独特见解和依据,风药举例荆芥的应用、适应证和作用等.联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同时,对照现代医家对傅青主的思想探讨和研究,对比其中的异同和相通之处,更好地理解傅青主的用方技巧和治法依据.
作者:郑雪霞;佃泽钿;侯雪芹;佃丽萍;李婷;卓桂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温阳、通阳二法是临床运用频率颇多的治病之法,通过观察发现临床有对于此二法误用错用现象,由此有必要回归经典重新认识和解释此二法及两者的运用.而《伤寒论》是“启万世之法宗,诚医门之圣书”,后世诸多温阳通阳治法多是在其基础上的运用和拓展,所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以兹阐述关于阳气的问题有时可温通并用,但可有偏于温和偏于通的不同,有时则必须通阳,二者不可混淆.
作者:晏章现;陈珠莉;胡翊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VAS与JOY评分评价患者疼痛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与JO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与JOY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静;邓菲;张允;段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Seminar-PBL”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有效的研讨型教学方法,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Seminar和PBL教学法给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曙光.应用Seminar和PBL教学模式开展研究生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科研业务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韦国兵;胡奇军;廖夫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广山楂为广西道地药材之一,临床多作山楂使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广山楂在化学成分、工艺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广山楂科学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海玲;吴丽丹;张益;肖荣昌;朱彦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颈圈包括颈百劳、肩中俞、肩外俞、肩井、臑俞、大椎,可构成一个圈,主治颈部的疾患,左右各一,分别在颈部脊柱的两旁,简称为“颈圈”.在颈圈的指导下,运用挑络疗法治疗络脉不通所致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络脉痹阻所致的颈部僵痛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灵灵;陈守强;李得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如何抗衰老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中医药抗衰老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如何长生不老、延年益寿、青春永驻,并总结出大量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有些经典的中医药方仍然沿用至今.通过收集现代医学和中药学等关于抗衰老作用机制的文献,对近年来中药复方抗衰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周玉;赵燕;马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中医药治疗对体重指数(BMI)的改善及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205例采用中医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分为非超重组(BMI<25kg/m2)、超重组(BMI≥25kg/m2),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BMI值变化情况对预后的影响,对预后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并对BMI因素与预后的影响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05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44.7%,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非超重组(91例)3年生存率为31.2%,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超重组(114例)3年生存率为51.5%,中位生存期为41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与食管癌预后相关因素分别为年龄、BMI、肿瘤大小、切缘、TNM分期及并发症.Cox分析表明BMI、TNM分期及并发症是对生存有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非超重组中术后6个月的平均BMI比术前高,服用中药后可以提高非超重组BMI值(P<0.05),且超重组生存率高于非超重组.结论:中医药能提高食管癌患者BMI指数,有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并且可作为治疗食管癌疗效评价的重要预后因素.
作者:彭馨乐;谌松霖;田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左归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精液质量异常的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归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归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精液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向阳;许武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耳源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旋覆代赭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3.44%;试验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为(24.54±5.13)分,低于对照组的(38.63±4.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耳源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旋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22例,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1.97%;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静心率、24h平均心率、24h慢心率、24h总心跳数等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在缓慢型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上,可考虑将炙甘草汤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龙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42例经行头痛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有效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明显.
作者:吴会珍;崔晓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