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肺化纤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廖伯年;张丽梅;温国伟;王大雪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 痰瘀阻络型, 益肺化纤汤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益肺化纤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益肺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指标均有一定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益肺化纤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意义显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雏菊叶龙胆酮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雏菊叶龙胆酮用于脑缺血损伤治疗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两种动物全脑缺血损伤模型,并观察不同剂量(50mg· kg-1、75mg· kg-1、100mg· kg-1)雏菊叶龙胆酮对断头后小鼠张口喘息时间以及对大鼠脑缺血后脑指数、脑SOD活力、脑MDA含量、脑兴奋性氨基酸Glu以及抑制性氨基酸GABA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雏菊叶龙胆酮与尼莫地平的作用效果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雏菊叶龙胆酮50mg·kg-1、75mg· kg-1、100mg· kg-1组可显著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P<0.05);雏菊叶龙胆酮组脑SOD活力、脑MDA含量、脑兴奋性氨基酸Glu以及抑制性氨基酸GABA浓度均改善,且75mg· kg-1浓度组改善效果佳(P<0.05).结论:雏菊叶龙胆酮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并且对于脑SOD活力、脑MDA含量、脑兴奋性氨基酸Glu以及抑制性氨基酸GABA含量改善效果显著,其对于临床脑缺血损伤治疗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黎;赵志英;高洋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24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7.5%、17.5%,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7.5%、4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文芳;刘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3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VAS与JOY评分评价患者疼痛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与JO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与JOY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静;邓菲;张允;段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为临床常见病,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研究了冠心病心绞痛的诱发原因、发病机制、辨证分型、治疗方药等,积累了众多的理论知识,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现代临床中,中医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作用重大,学者们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整理和综述冠心痛心绞痛的古今中医文献.

    作者:雷默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天麻商品等级与天麻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天麻素为天麻主要有效成分及质量评价指标成分之一,但目前天麻市场分级仅按天麻大小划分,等级是中药质量的标志,也是商品定价的依据,分级应体现“优质优价”原则,该研究为天麻分级提供一定的内在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天麻分级历史沿革及现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陕西、贵州、四川三产区12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天麻等级与大小之间呈正相关,等级与天麻素含量未见正相关关系.结论:目前市场上只根据天麻大小分级的方法欠妥,天麻市场分级标准有待完善;研究结果可为天麻合理分级提供一定的内在科学依据.

    作者:仲瑞雪;陈韵蓓;段小云;季欧;吴传红;温慧敏;魏庭森;冯光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析中药药性之刚柔

    纵览前贤医著,对中药刚柔各有阐述,然刚柔药性始终未成体系.将中药刚柔理论加以发掘整理,对药性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乃球;吕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精勤博采,寒湿专著——读《寒湿论治》

    主要从“羽翼温病,发人所思”“旁征博引,溯源经典”“三焦正邪,立法详备”等几方面探讨《寒湿论治》一书的特点及立意.阮诗玮教授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著《寒湿论治》,意在补伤寒、温病之不足,使人不至于寒湿湿热不认,伤寒寒湿混淆一说,而令医者能更清晰地认识和准确辨治寒湿病证.书中示人圆机活法,载入卓有成效之方药,深入学习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和辨治水平.

    作者:许勇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福州地区脑卒中患者证素分布及组合特点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脑卒中患者证侯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2-2015年期间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设计四诊信息量表对证素信息进行收集,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主要病位要素为肝、肾、经络、心,病性要素主要为痰、湿、热、阴虚、气虚、血虚.证素的组合情况多为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在两证素组合中以痰+湿、阴虚+热为多见;在三证素组合中以痰+湿+热、痰+湿+阴虚的组合为多见.其他的证素组合类型相对较少,其中痰、湿、热、肾、肝等证素多见.结论:福州地区脑卒中患者的证素与其他地区略有差异,以痰、湿、热多见,病位以肝、肾为主,主要与福州地区常年湿热有关.

    作者:周文姬;夏锐;郑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鲜中药功效研究及临床应用体会

    介绍几种新鲜中药的功效特点及临床应用概况,旨在提高医药工作者对鲜药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为进一步推广鲜药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肖遵香;程华尧;齐国田;张海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标准化研究

    目的:研究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化方法和效果.方法:抽取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壮医经筋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和医疗费用支出、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平均医疗费用支出较对照组下降、治疗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化诊疗方案方便、实用,价格低廉且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仁锋;徐艳青;曾秋潮;莫琼珍;黄自易;韦友波;王琼;潘伟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傅青主女科》看名医学术思想

    从傅青主的临床医案举例出发,学习傅青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常用药的运用及特点,包括提出了经脉对妇人病的影响和具体病案,八纲辨证的独特见解和依据,风药举例荆芥的应用、适应证和作用等.联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同时,对照现代医家对傅青主的思想探讨和研究,对比其中的异同和相通之处,更好地理解傅青主的用方技巧和治法依据.

    作者:郑雪霞;佃泽钿;侯雪芹;佃丽萍;李婷;卓桂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64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高于A组的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虚型患者DHI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浊型及气虚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晓珊;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益肾通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咽期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益肾通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患者予以益肾通窍针刺法,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患者承受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值均下降明显,针刺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针刺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评分每减少1分,针刺组所需花费均较对照组少.结论:益肾通窍针刺法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且安全性好,费用合理,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川;申斌;许世闻;徐寅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物质对葛根素溶解特性的影响

    目的:测定葛根素的饱和溶解度,并探讨不同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材料对其溶解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泊洛沙姆188(F68)、高分子材料聚维酮K30(PVP K30)、甲基纤维素(MC)、系列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K15M、K4M、E15、E5、E3),配成系列浓度的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在以上溶液中的大溶解度.结果:考察物质的质量浓度在0.2~1.5mg·mL-1范围内,葛根素的大饱和溶解度分别为:4.04mg·mL-1 [ρ(SDS)=0.2mg·mL-1],5.32mg·mL-1[ρ(PVPK30)=0.2mg· mL-1],4.91mg· mL-1[ρ(F68)=0.5mg· mL-1],5.73mg· mL-1[ρ(HPMCE3)=0.2mg· mL-1],4.51mg· mL-1[ρ(MC)=1.0mg· mL-1],4.94mg· mL-1[ρ(HPMC E5)=0.5mg·mL-1],4.72mg·mL-1[ρ(HPMC E15)=1.5 mg· mL-1],4.87mg·mL-1[ρ(HPMC E4M)=1.5mg·mL-1],4.46mg·mL-1[ρ(HPMC E15M)=1.5mg· mL-1],4.27mg·mL-1 [ρ(HPMC E100M)=1.5mg·mL-1].结论:葛根素为水中溶解度较低的药物,在葛根素溶液中加入0.2mg·mL-1的HPMC E3或0.2mg·mL-1PVP K30可能通过抑制葛根素结晶,使其增溶效果更好.

    作者:郭波红;许丹翘;孙树铭;刘晓红;龙兰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注射用双黄连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注射用双黄连的临床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注射用双黄连的出院病历227例,回顾性分析注射用双黄连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合理辨证辨病的病例占比为18.9%,合理辨证但未合理辨病占比为69.6%,合理辨病但未合理辨证占比为11.5%,超途径用药占比为36.6%.结论:227例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比较普遍,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艳锦;郑沁鈊;陈晨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黑木耳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目的:对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情况进行综述,为黑木耳产业高端开发提供借鉴.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黑木耳相关产品的开发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结果:近年来,黑木耳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主要包括发酵饮料、果酱、营养粉、饮料、饮品、口服液、果冻、泡菜、低脂灌肠制品、冲剂、颗粒冲溶饮、即食食品、纸状休闲制品、营养粥、软糖等数十种.结论:黑木耳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种类较多,可为黑木耳产业深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赵永恒;王佰灵;邱婧然;戈振凯;金尧;谢勇;潘宗红;杨光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制清热止咳糖浆与常规止咳药水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自制清热止咳糖浆与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手段,观察组60例患者服用自制清热止咳糖浆,对照组60例患者服用澳特斯小儿止咳露.两组患者疗程均为一周.对比分析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达85.0%以上,对照组患者在咳嗽消失时间和罗音持续时间上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的不良反应.结论:自制小儿止咳糖浆的整体效果与澳特斯小儿止咳露相当,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缩短咳嗽时间和罗音持续时间上比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更佳,仅1例患者出现恶心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洁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生物陶瓷烫熨治疗血瘀耳窍型突发性耳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陶瓷烫熨对血瘀耳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血瘀耳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陶瓷烫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陶瓷烫熨有利于促进血瘀耳窍型突发性耳聋的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闽川;叶汝超;黄泽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活血止痛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方合中医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草乌甲素片、患膝牵引、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活血止痛方、患膝牵引、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疼痛数字评分法)和Lequesne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R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NR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equesne指数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Lequesn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活血止痛方治疗KOA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康乐;郭艳幸;郭珈宜;李峰;张云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配合针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期面瘫

    目的:研究中药配合针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期面瘫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74例急性期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期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鎏;杨文全;邱美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