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J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卢旭辉;吴贻全

关键词:组份J, 眼镜蛇毒, 125I标记, 药物代谢动力学
摘要:目的探讨眼镜蛇毒(Naja naja atra venom) 组份J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方法用氯胺-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J进行125I标记,以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药-时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 结果与结论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份J 3个剂量后,药-时曲线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快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37.4~41.6min,慢分布相半衰期T1/2β为15.3~16.9hr,消除相半衰期T1/2γ为20.9~21.8hr,三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成正比,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尿道外口矫形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用H形切开尿道外口成形术治疗尿道处女膜融合症引起尿道综合征60例.59例(98.3%)随访6月~8年,54例(90.0%)术后症状消失,6例(10.0%)无效.该手术简单方便,疗效确切.

    作者:陈宁;余祖辉;李辉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DR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DR胸部影像中对支气管扩张症病灶进行计算机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00例经临床或CT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症的DR胸部影像.①采用影像对照方法,评价DR平片、影像增强片对支气管扩张病灶的显示能力.②对DR影像增强前后的囊状透光区进行灰度测量,比较其囊壁囊腔平均差值,观察其灰度轮廓的特征. 结果①DR平片、影像增强片对支气管病灶的显示,有显著差异. ②DR胸片影像增强前后囊状病灶灰度轮廓线呈凹形城墙样曲线,而正常支气管管腔轮廓线无此改变.③DR胸片影像增强前后囊壁囊腔灰度平均差值具显著差异. 结论 DR胸片经数字化影像增强技术处理,对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灶明显优于处理前的DR平片.灰度轮廓线与影像增强技术有助于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苓;曾庆思;谢念危;邹鲁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并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106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股骨头置换术6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7例),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出现并发症14例(13.1%),其中感染3例,脱位4例,髋部疼痛5例,骨折2例. 结论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适应症的掌握、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工作、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如能注意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曾勉东;李健;高梁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白血病血细胞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血液形态学改变的特点及发病情况. 方法 302例确诊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涂片和周围血片进行分析. 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82例,ALL:ANLL为2.68:1, ALL1占62.3%,各亚型所占比例主要依次为:L1>L2>L3,M5>M2>M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和极度活跃占81.5%,骨髓幼稚细胞>50%的占92.4% .红系统比例<10%者, ALL占93.2%,ANLL(除M6外)占74.4% ,未见巨核细胞者,ALL占72.7%,ANLL(除M7外)占57.8% .有16例(5.3%)外周血未见幼稚细胞 ,其中ALL 15例 ,ANLL仅1例. 结论小儿急性白血病主要为ALL,且以L1 型多见.骨髓表现以极度增生,幼稚细胞超过50%以上为主.红系和巨核系抑制程度ANLL较ALL轻, 外周血未发现幼稚细胞的小儿白血病应先考虑ALL .骨髓细胞学的检查仍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区小冰;张力;余一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J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Naja naja atra venom) 组份J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方法用氯胺-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J进行125I标记,以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药-时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 结果与结论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份J 3个剂量后,药-时曲线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快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37.4~41.6min,慢分布相半衰期T1/2β为15.3~16.9hr,消除相半衰期T1/2γ为20.9~21.8hr,三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成正比,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

    作者:卢旭辉;吴贻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阑尾脓肿临床影像诊断

    对小儿阑尾脓肿的诊治特点和疗效进行了评估. 82例中手术50例,均行腹腔外引流,其中38例阑尾切除均符合术前B超诊断.非手术治疗32例.82例无重大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掌握小儿阑尾脓肿的特点,严格选择手术和非手术的指征,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关键.

    作者:陈锦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术式剖宫产的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 方法组1(50例)采用皮肤横切口不缝腹膜的新式剖宫产术;组2(48例)采用皮肤横切口缝合腹膜的常规剖宫产术;组3(36例)采用皮肤纵切口的腹膜外剖宫产术.3组手术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胎儿娩出时间:组1<组2<组3(p<0.05),手术时间:组1<组2<组3,(p<0.05).术中出血量:组1 <组2≈组3,(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组1 <组3<组2(p<0.05).术后疼痛率组:1≈组2<组3,(p<0.05).术后病率:组3<组1<组2,(p<0.05).切口感染:组3<组1≈2(p<0.05).术后排尿困难:组1<组2<组3(p<0.05),术中膀胱损伤:组2<组1<组3(p<0.05). 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少的特点,值得推广.腹膜外剖宫产术能明显降低术后病率及切口感染率,是剖宫产术的必要补充.

    作者:戚潜辉;黄聪;高眉扬;李锦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含量及与肝功能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各型肝炎患者113例,对照组30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I含量,同时检测有关肝功能指标. 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GF-I含量分别为637.6±178.3 ng/ml、458.6±276.4 ng/ml、601.7±276.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16.1±109.1 ng/ml (p<0.001).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IGF-I含量为224.5±168.2 ng/ml 和120.5±94.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F-I含量与部分肝功能指标相关(p<0.05). 结论检测IGF-I对估计慢性肝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曾颖玲;叶晓光;于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直肠癌的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应用CD31抗体和VEGF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1例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并取10例直肠正常组织对照. 结果有淋巴转移组直肠癌MVD、VEGF表达强度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MVD与VEGF表达两者呈正相关(r=0.93). 结论直肠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强度与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均可考虑作为预测直肠癌发生转移的指标.

    作者:邓予;周志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毒品依赖性海绵状脑白质病MRI诊断

    目的探讨毒品依赖性海绵状脑白质病的MRI特点. 方法对18例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戒毒患者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病灶的分布、信号特点. 结果双侧额顶叶、枕叶、齿状核、皮质脊髓束、内囊后肢等部位显示异常信号,16例呈对称分布,2例呈局限性分布.T1WI上15例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 T2WI和FLAIR上均呈高信号.所有病灶均无明显异常强化. 结论 MRI对毒品依赖性海绵状脑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张忠林;梁长虹;黄飚;曾辉;周正根;王为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松动人工髋关节界膜显微和超显微结构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松动人工髋关节界膜的组成及其内在成分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来探讨人工关节松动的生物学因素. 方法选择2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术中观察界膜的肉眼形态及人工假体的改变,取界膜送病理检查,有 8例患者界膜行扫描和透射电镜检查. 结果界膜主要细胞成份处于激活状态,巨噬细胞吞噬和包绕磨损颗粒,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结论松动人工髋关节界膜的形成主要是机体对磨损颗粒反应的结果,界膜内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在人工关节的生物学因素中起重要作用,淋巴细胞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卢伟杰;余楠生;廖威明;白波;林志雄;李晓林;顾莹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对2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随访复查子宫、瘤体大小变化和临床症状、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子宫动脉栓塞后随访3~18个月,有效率为92.6%(25/27).月经过多的改善率89.5%(17/19),痛经改善率88.9%(8/9),子宫体积减少48.9±15.6% (t=13.3921,p<0.001),肌瘤体积减少56.8±17.9%(t=14.6403,p<0.001);并发症发生情况:轻中度发热20/27(74.1%)、中重度腹痛5/27(18.5%)、月经周期缩短10/27(37.0%)、短暂性停经4/27(14.8%)、闭经2/27(7.4%).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损伤小.但栓塞前需行活检术排除恶性病变.

    作者:郭文波;杨建勇;陈伟;庄文权;姚书忠;余深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早期溶栓并清开灵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分析了40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加清开灵治疗的疗效.基本治愈24例、显著进步12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治愈率为90.0%.溶栓结合清开灵治疗能较好改善脑组织血液、促进脑功能恢复,具有较好临床效果,而且安全.

    作者:梁耀强;徐灶妹;李进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女性膀胱颈梗阻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总结1991年6月~2000年6月我院收治的女性膀胱颈梗阻26例的临床资料.20例行尿道膀胱颈电切除术(TURBn),6例行非手术治疗. 结果 17例行TURBn治疗术后1周排尿症状明显改善,出院时平均尿流率>15ml/s,呈正常高尖型曲线.其中2例半年后复发,行膀胱颈Y-V成形术治愈.6例行非手术治疗经定期尿道扩张及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病因主要有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等,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有效手段.

    作者:程洲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艾滋病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及药物敏感试验

    目的了解艾滋病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与CD4关系及药物敏感试验研究. 方法对24例艾滋病并发口腔白念珠菌感染者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 结果白念珠菌的药敏依次为5-氟胞嘧啶(24/24),两性霉素B(23/24),制霉菌素(19/24),氟康唑(4/6),咪康唑(10/24),益康唑(8/24),酮康唑(7/24).经血液途径比经性途径感染者更易合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结论口腔白念珠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且耐药情况严重,是艾滋病病情严重的标志.

    作者:陈谐捷;蔡卫平;黄宝浩;唐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内放射治疗肝恶性肿瘤

    内放射治疗肝恶性肿瘤有其独到之处,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手段.本文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碘化油、放射性微球、放射性粒子3种内放射治疗手段的特点、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叶亮;陈萍;刘衍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03Pd粒子对人肝癌细胞-7402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103Pd粒子对人肝癌细胞-7402的细胞毒作用. 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7402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分组、体外细胞毒试验(MTT)、方差分析,观察103Pd粒子放疗对肝癌细胞-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103Pd粒子对肝癌细胞-7402的细胞毒作用与照射时间、照射剂量有关,照射时间越长、照射剂量越大,细胞毒作用越强. 结论人肝癌细胞-7402对103Pd粒子放疗敏感.

    作者:叶亮;陈萍;刘衍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其后的癫痫发作是否具有保护和预防作用以及可能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GM1治疗HIE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氧缺血后脑损害的形态学改变、兴奋性氨基酸Glu阳性(Glu-IR)神经元和抑制性氨基酸GABA阳性(GABA-IR)神经元表达和GM1对上述变化的影响. 结果盐水处理组与GM1治疗组相比病变较重, Glu-IR神经元和GABA-IR神经元数目减少与GMI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GM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病损灶,保护Glu-IR神经元和GABA-IR神经元,尤其是对GABA-IR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提示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的癫痫发作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尚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孙砚辉;陆雪芬;易咏红;郑德枢;孙卫文;邓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视神经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视神经磁共振(MRI)成像佳方法及正常视神经MRI征象. 方法随机选择40例进行头部检查,无眼部疾患或视力障碍患者作为正常视神经研究对象.使用Philips ACS-NT15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正交头线圈.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SE T1WI)及超快速自旋回波加或不加脂肪频谱饱和技术成像(TSE±SPIR T2WI).扫描方位包括与视神经平行轴位、斜矢状位及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和标准冠状位. 结果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及视束粗细均匀.SE T1WI显示视神经较周围的蛛网膜下腔信号强度稍高,T2WI显示视神经呈相对低信号,与脑髓质信号相等,周围包绕高信号脑脊液.与视神经长轴平行的轴位及斜矢状位T1WI及T2WI均可显示视神经全貌,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SPIR T2WI技术显示视神经信号均匀. 结论 MRI可以较好地显示视神经解剖,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SPIR T2WI可以较好地显示信号特征.

    作者:梁长虹;黄飚;黄美萍;曾辉;郑君惠;曾琼新;谭绍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病综合症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症(NS)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3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四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结果 NS组与对照组相比,Fbg、PLT、MPV、PCT显著升高(p<0.01),APTT明显缩短(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PT、PDW、TT变化不明显(p>0.05). 结论 NS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上述指标的监测对NS病情分析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梁穆兴;黄松音;林向华;李竞;范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