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联合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孙国睿;丛曰明

关键词:肩周炎, 推拿, 针刀疗法, 舒筋汤
摘要:目的:研究推拿联合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筋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刀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痉挛等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熟五味子对玉泉丸降糖作用及化学成分影响研究

    目的:比较生熟五味子对玉泉丸降血糖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五味子“生熟异用”提供实验依据,并分析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构建高血糖SPF级大鼠模型,于给药第7天、14天采用血糖仪测定大鼠血糖值;采用HPLC法检测玉泉丸中葛根素、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比较生熟五味子对玉泉丸降糖作用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配制的玉泉丸降血糖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含生五味子玉泉丸中,五味子醇甲、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0.011 7%、0.032%;含醋五味子玉泉丸中,五味子醇甲、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0.006 1%、0.024%.结论:玉泉丸原方选用生五味子较为科学合理.

    作者:高慧;张爽;高雁;佟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白虎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沉值为(10.10±1.03)mm/h、血尿酸值为(303.72±6.49) μmol/L、C反应蛋白值为(5.76±1.02) 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率为10.83%,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儿康宁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体重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厌食症可有效提高患儿食欲,增加患儿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洋;潘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祛痰化瘀作用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化瘀作用.方法: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30min后采用酚红法检测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同时,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1h后测定大鼠排痰量,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采用肾上腺素+冷水刺激制造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化瘀作用.结果:复方熊胆茵陈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排痰量;复方熊胆茵陈颗粒高剂量可改善肾上腺素+冷水刺激诱导的急性血瘀大鼠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复方熊胆茵陈颗粒具有一定的祛痰化瘀作用.

    作者:郑海音;徐伟;黄鸣清;李煌;洪振丰;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双相Ⅱ型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双相Ⅱ型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心境稳定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躁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躁率相当(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可有效改善双相Ⅱ型障碍患者抑郁状态,且不易转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3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世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泻肺健脾利水法治疗肿瘤合并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泻肺健脾利水法治疗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泻肺健脾利水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局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Kamofsky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4%)显著高于对照组(63.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Kamofsk评分提高稳定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泻肺健脾利水法治疗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能明显改善积水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友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远志及其炮制品解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远志及其炮制品(甘草炙和蜜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防醉解酒作用.方法:ICR小鼠给药30min后,灌胃给予52°白酒诱导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并对小鼠共济失调发生潜伏期、攀附时间及醉酒率进行观察,并检测肝组织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结果:远志及其炮制品水提液可显著改善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醉酒情况,其中甘草炙远志高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共济失调发生潜伏期,延长小鼠攀附时间,降低醉酒率,并提高肝组织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结论:甘草炙远志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的解酒效果.

    作者:葛方;郑琢;萧伟;王振中;黄文哲;杨中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武权生从脾肾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临床经验

    武权生教授认为脾、肾二脏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提出该病病机特点为精血亏虚、湿瘀,强调从脾肾论治,运用补肾健脾方及四逆散辨证加减治疗,可延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附以从脾肾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案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汪陇丽;朱玲桂;武权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34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痊愈24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力根达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隔姜灸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隔姜灸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体表腧穴隔姜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1年随访复发率为8.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痹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肺痹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肺痹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咳嗽严重程度VAS积分及咳嗽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严重程度VAS评分及咳嗽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痹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中药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剂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礼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高职高专药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新医改的实施、就业形势的严峻化以及基层医疗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使高职高专药学教育面临新的任务及挑战.如何使学生更好地面向基层,成为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是每个教学者需要思考的课题.以药学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习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作者:张雪晓;李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王飞教授治疗汗证验案举隅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可见于各类疾病的各种阶段.成都中医药大学王飞教授在长期教学、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汗证辨治思路,验之每具良效,极具临床价值.收集患者门诊资料,结合王飞教授临床验案,探讨汗证相关治疗策略.

    作者:张秀;王振兴;李云梅;王宇帆;王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美操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后期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美操运动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8例脑卒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10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加用健美操运动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整体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等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恢复,且康复组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美操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荨麻疹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轻微嗜睡感患者4例,但对治疗效果无影响,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瑞雷;赵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慢性肾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整理收集慢性肾炎的相关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的角度论述近年来的研究近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高晓庆;卫培峰;白杨;欧莉;高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梗塞通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76例

    目的:探讨梗塞通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典军;刘芳;沈靖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生化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DN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水肿、蛋白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雄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