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荣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荨麻疹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轻微嗜睡感患者4例,但对治疗效果无影响,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瑞雷;赵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考察复方石斛清肺散的干燥工艺,旨在确定散剂处方部分药材提取液的干燥工艺,为产品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橙皮苷的含量及转移率为指标,评价比较不同干燥工艺测定结果.结果:复方石斛清肺散的佳干燥条件为减压干燥,即-0.07MPa、60℃条件干燥.结论:该方法确定了复方石斛清肺散的干燥工艺,更高效、稳定、可靠,保证产品质量,可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谢伟杰;张永萍;徐剑;刘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根据中医对“肾”的认识,指出中医肾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肾脏生理特点和病理改变的学科.对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春艳;王建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筋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刀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痉挛等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国睿;丛曰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整理收集慢性肾炎的相关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的角度论述近年来的研究近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高晓庆;卫培峰;白杨;欧莉;高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类中药联合矿物质外用热疗包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外敷伤湿止痛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祛风湿、活血止痛类中药联合矿物质外用热疗包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5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类中药联合矿物质外用热疗包热敷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山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慢性湿疹由血虚风燥引起,属于中医中“顽癣湿毒”范畴,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常年不愈.当归饮子是黄莺教授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用以治疗慢性湿疹每每见效.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养阴生津、补血活血、补气、祛风法治疗慢性湿疹,每获良效.现总结其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张萨;张森茂;杨黎明;向联飞;高静;唐超;黄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重庆产桔梗中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V定量测定桔梗中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的含量,采用手持GPS进行测定海拔高度.运用SPSS19.0软件对海拔高度与4个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庆产桔梗中皂苷的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采样区域海拔高度与对应桔梗中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总皂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88(P1=0.012),r2=0.987(P2=0.011),r3=0.996(P3 =0.004),r4=0.960(P4=0.04),表明海拔高度与桔梗皂苷的含量有相关性.结论:桔梗皂苷的含量与其生长海拔高度有关,为重庆产桔梗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娇;姜登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温阳通络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阳通络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勃起功能评分、性欲减退、腰膝酸软症状积分及睾酮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勃起功能评分为(17.89±1.21)分、性欲减退积分为(0.56±0.13)分、腰膝酸软积分为(0.61±0.12)分、睾酮水平为(6.01±0.26) μg/L,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阳通络法治疗功能性阳痿可有效改善患者勃起功能,缓解腰膝酸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轩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比较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利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收集83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分析其中医体质及BMI、空腹血糖等相关数据,比较患者体质分布及空腹血糖水平,分析中医体质与BMI、血糖的相关性.结果:BMI越高者气虚质、痰湿质比例越高;各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939.结论:不同体质2型糖尿痛患者的空腹血糖、BMI存在差异,BMI越高,气虚质、痰湿质比例越高,血糖控制差,其原因为肥胖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作者:向先玉;钱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加味牵正散辨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寻找新的有效抗疟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伯氏疟原虫鼠疟实验模型,比较常山复方、金牛草、山豆根、鹅不食草、常山、仙鹤草、青蒿等药物的50%醇提取物抗疟活性,比较抗疟活性强醇提取物中不同萃取部位对疟原虫的抑制效果.结果:常山复方的50%醇提取物疟原虫抑制率为83.46%,高于青蒿药材的67.33%,抗疟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山复方的50%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93.78%,与青蒿素的95.92%接近.结论:常山复方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疟活性,可作为抗击疟疾的候选药物.
作者:周泽琴;张雄飞;胡梁及;蔡兴;钟娜娜;朱盛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知母是临床常用中药,但其治疗水肿的功效却较少提及.对古籍及现代文献中关于知母抗水肿功效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知母主要通过清肺火、滋肾阴、清利下焦湿热三方面发挥抗水肿作用.
作者:贺雅琪;李铭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B超检查好转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7%,B超检查好转率为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消化不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振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报表46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类、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与超剂量不合理用药、溶媒用量等因素有关,发生时间集中于用药30min内,涉及多个器官,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损害、药物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超剂量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发病急,涉及多系统.
作者:伏祥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除痹通脉汤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加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除痹通脉汤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征积分、症状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除痹通脉汤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旻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的局限于肺部的慢性纤维性间质性炎症,治疗难度较大.对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方法与思路提出建议.
作者:季节;王飞;杨诗宏;章瑞斌;郭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因该病发病率及恶性程度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联合疗法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成为研究热点,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江江;易鑫;刘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34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痊愈24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力根达来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