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雅琪;李铭舜
陈皮又称为橘皮、柑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其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证.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考证陈皮的名称、品种来源和功效,同时对“橘皮去白”以及陈皮“下气利水”之功效进行了阐述.
作者:屈杰;韦长林;李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优化中药复方十子代平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分别采用回流、超声振荡两种方法提取中药复方十子代平方中总黄酮成分,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其佳提取工艺.结果:中药复方十子代平方中总黄酮佳提取工艺为温度60℃,料液比1∶20,乙醇65%,时间为90min.结论:超声振荡法适于中药复方十子代平方总黄酮成分的提取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特点.
作者:张英;李翠丽;王炜;高秀娟;劳凤云;李继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知母是临床常用中药,但其治疗水肿的功效却较少提及.对古籍及现代文献中关于知母抗水肿功效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知母主要通过清肺火、滋肾阴、清利下焦湿热三方面发挥抗水肿作用.
作者:贺雅琪;李铭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二妙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二妙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口腔溃疡36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随访半年复发5例.结论:二妙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可促进疡面愈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媛;张雅兰;赵秀敏;裴丰;李凤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和HCG肌注支持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0.77%、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5.38%、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动脉PI及RI值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子宫动脉RI、PI指数,改善子宫蜕膜血流灌注,全面改善患者胎盘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芸;徐迎涛;吴君;钟秀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比较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利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阴液具有滋养濡润、充养血脉的生理功能.外感热病易于化燥化火而伤津液,耗竭真阴.《伤寒论》为第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的经典专著,书中立法处方多次体现张仲景辨治外感热病的“存阴液”思想.通过分析几首《伤寒论》名方,初略呈现“存阴液”思想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提供用药思路.
作者:王宝家;陈禹霖;屈杰;杨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荨麻疹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轻微嗜睡感患者4例,但对治疗效果无影响,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瑞雷;赵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半夏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中药半夏取该植物的干燥块茎入药,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未经炮制的半夏毒性较重,因此其炮制及临床配伍尤为关键.对半夏的炮制沿革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鲍永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新医改的实施、就业形势的严峻化以及基层医疗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使高职高专药学教育面临新的任务及挑战.如何使学生更好地面向基层,成为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是每个教学者需要思考的课题.以药学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习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作者:张雪晓;李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优选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以期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有关物质、pH为评价指标,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和稳定性实验,考察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种类缓冲盐溶液(pH=5.7)对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影响.结果:加入0.05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可有效提高法莫替丁注射液的稳定性.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有效,稳定性好,质量可控.
作者:崔效廷;吴荣翠;李瑞明;贾雪峰;石井冈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3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世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报表46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类、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与超剂量不合理用药、溶媒用量等因素有关,发生时间集中于用药30min内,涉及多个器官,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损害、药物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超剂量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发病急,涉及多系统.
作者:伏祥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中药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剂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礼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糖尿病胃轻瘫是继发于糖尿病,以胃动力低下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积极寻找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诊治方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胃轻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金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的局限于肺部的慢性纤维性间质性炎症,治疗难度较大.对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方法与思路提出建议.
作者:季节;王飞;杨诗宏;章瑞斌;郭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寻找新的有效抗疟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伯氏疟原虫鼠疟实验模型,比较常山复方、金牛草、山豆根、鹅不食草、常山、仙鹤草、青蒿等药物的50%醇提取物抗疟活性,比较抗疟活性强醇提取物中不同萃取部位对疟原虫的抑制效果.结果:常山复方的50%醇提取物疟原虫抑制率为83.46%,高于青蒿药材的67.33%,抗疟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山复方的50%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93.78%,与青蒿素的95.92%接近.结论:常山复方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疟活性,可作为抗击疟疾的候选药物.
作者:周泽琴;张雄飞;胡梁及;蔡兴;钟娜娜;朱盛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加减华盖散合扶正治本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减华盖散合扶正治本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时间、治疗天数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9%,显著高于的对照组的80.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华盖散合扶正治本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防止慢阻肺、肺心痛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清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紫苏叶提取物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高脂高胆固醇条件、正常条件及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条件喂养家兔各10只,测定各组家兔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观察其动脉情况.结果:实验前,各组家兔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8周,正常组家兔的各项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四组与实验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紫苏高剂量组家兔各项指标与紫苏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脂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脂组各项指标值波动范围大,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苏叶提取物可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梁景岩;王英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加味牵正散辨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