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分型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赵丽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分型,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医分型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方法:搜集近几年关于NAFLD分型的相关文献,从个体一般情况、地区差异性、疾病相关性以及检查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医学研究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分型的相关因素做了大量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地区差异性上有待完善、疾病相关性上有待规范,在检查方式上可继续创新.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34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痊愈24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力根达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辨证论治116例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6例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74例患者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110/11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8%(45/7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832,P<0.01).观察组患者可分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肝阳上亢及肝肾阴虚4种类型,其中风痰阻络型患者多,占40.5%(47/116),4种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自强;吴正清;胡土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治疗组患者给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每日3次,同时照射NB-UVB,隔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NB-UVB照射治疗3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0.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丹;黄建伟;黄瑞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起;孙保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梗塞通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76例

    目的:探讨梗塞通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塞通丸与西医常规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典军;刘芳;沈靖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3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世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肝速康片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肝速康片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48nm,测定肝速康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45 1x+0.013 6,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3.36~16.8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其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04%和1.3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可满足肝速康片质量控制的要求,可用于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马春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蛋黄油治疗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3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蛋黄油治疗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患者36例,均给予蛋黄油外敷创口,每日换药时涂擦1次,7天为1个疗程,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21例,占58.3%;有效15例,占41.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蛋黄油可有效促进肛肠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岩;张相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慢性肾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整理收集慢性肾炎的相关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的角度论述近年来的研究近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高晓庆;卫培峰;白杨;欧莉;高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闫平分期论治原发性痛经临证经验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难以彻底治愈.导师闫平多以中医辨证论治,认为该病以肾阳虚为本,以寒凝、气滞、血瘀为标,肝郁是关键病机,应分期论治.总结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李英;闫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海拔高度对重庆产桔梗皂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对重庆产桔梗中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V定量测定桔梗中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的含量,采用手持GPS进行测定海拔高度.运用SPSS19.0软件对海拔高度与4个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庆产桔梗中皂苷的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采样区域海拔高度与对应桔梗中皂苷D、D2、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总皂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88(P1=0.012),r2=0.987(P2=0.011),r3=0.996(P3 =0.004),r4=0.960(P4=0.04),表明海拔高度与桔梗皂苷的含量有相关性.结论:桔梗皂苷的含量与其生长海拔高度有关,为重庆产桔梗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娇;姜登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黄莺教授运用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临证经验

    目的:慢性湿疹由血虚风燥引起,属于中医中“顽癣湿毒”范畴,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常年不愈.当归饮子是黄莺教授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用以治疗慢性湿疹每每见效.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养阴生津、补血活血、补气、祛风法治疗慢性湿疹,每获良效.现总结其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张萨;张森茂;杨黎明;向联飞;高静;唐超;黄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伤寒论》方中“存阴液”思想应用举隅

    阴液具有滋养濡润、充养血脉的生理功能.外感热病易于化燥化火而伤津液,耗竭真阴.《伤寒论》为第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的经典专著,书中立法处方多次体现张仲景辨治外感热病的“存阴液”思想.通过分析几首《伤寒论》名方,初略呈现“存阴液”思想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提供用药思路.

    作者:王宝家;陈禹霖;屈杰;杨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6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中药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起效快,安全性高,不影响患者乳房外形与功能,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来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中药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剂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礼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祛痰化瘀作用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化瘀作用.方法: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30min后采用酚红法检测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同时,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1h后测定大鼠排痰量,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采用肾上腺素+冷水刺激制造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化瘀作用.结果:复方熊胆茵陈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排痰量;复方熊胆茵陈颗粒高剂量可改善肾上腺素+冷水刺激诱导的急性血瘀大鼠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复方熊胆茵陈颗粒具有一定的祛痰化瘀作用.

    作者:郑海音;徐伟;黄鸣清;李煌;洪振丰;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儿康宁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体重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膳治疗厌食症可有效提高患儿食欲,增加患儿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洋;潘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的局限于肺部的慢性纤维性间质性炎症,治疗难度较大.对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方法与思路提出建议.

    作者:季节;王飞;杨诗宏;章瑞斌;郭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对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工艺及稳定性进行考察,并验证处方工艺.方法:对维生素C泡腾片处方筛选、工艺优化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综合评价该处方工艺的重现性、可靠性和药品有效期.结果:处方组成为维生素C、碳酸氢钠、枸橼酸、20% PVP和聚乙二醇(PEG)6 000等,制备方法为非水酸碱制粒混合压片,可制得合格的维生素C泡腾片.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成本低廉,适用于扩大生产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兰;江海香;吴荣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妇安宁颗粒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妇安宁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条件,以出膏率为筛选指标,优选黄柏、苦参蛇、床子等药物佳水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4h,加12倍水,提取时间1.5h,提取2次.结论:优选工艺可大限度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并可大限度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损失,且重复性好,方法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钱桂英;吴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