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沪玮;岑钧华;范慧光;胡明;雷建;黎绍基;胡启适;黄炯强;李树本;陈渭球;刘衍民
探讨胸腔镜下重度肺气肿双侧同期减容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①总结8例重度肺气肿双侧同期减容术的护理措施: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进行呼吸运动训练,作好呼吸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效叩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术后主要的并发症重点防治;进行康复训练和出院前指导.②8例均于肺功能改善状态下步行出院.术后第1、3、6、10月随访,肺功能逐步好转,6分钟活动能力提高,胸片示膈肌形态有改善.
作者:简淑谊;刘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放射粒子植入手术的有关手术配合与管理. 方法以12例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病人术中护理与多学科有机结合协调手术流程管理总结分析. 结果成功顺利配合放射粒子植入手术. 结论规范护理行为与管理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与必备的条件.
作者:杨玉珍;刘桂卿;杨少芳;吴开俊;叶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要求医学信息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中热门的话题是创建PACS(图像传输和存储系统)和DD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PACS与DDR的出现,引起了影像学乃至临床医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医学界对医学信息数字化更大兴趣和创新需求.我科是1999年3月开始与珠海友通科技公司合作,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平面型X线探测器和该公司的软件(DR -2000数字化X 射线软件包)及部分设备,创建国内较早的PACS和DDR.经3年的临床应用,积累一些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67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1月,加重2天,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经扩张冠脉、营养心肌、止痛等治疗.于3日后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程顺利,术后 4小时拔出血管鞘,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术后第2天出现穿刺口血肿,血压80/44mmHg,红细胞2.41×1012/L、血红蛋白61g/L ,予输血、补液治疗 ,穿刺口血肿无增大,血压105/65 mmHg.术后第8天排黑便,大便潜血强阳性,予急行胃镜检查,结果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予止血、保护胃粘膜、抗感染、纠正贫血等治疗,严密监护及护理,一周后无排黑便,生命体征稳定,贫血得以纠正,康复出院.
作者:赵莺柳;陈影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外科一词是在腹腔镜外科发展之后提出的,它的定义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应包括腹腔镜外科、内镜外科、介入放射治疗和介入超声治疗等.这些微创方法治疗的病种过去是用开腹手术或开胸手术治疗,而这些微创方法的治疗结果等于或好于传统手术方法,对病人机体的创伤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显著性.在这些方法中,腹腔镜外科的应用范围广泛,已经取代了部分传统手术;其他方法都是传统外科手术的补充方法.
作者:刘国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多种微创外科技术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方法在腹腔镜超声和术中胆道造影指导下,联合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对12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进行微创外科治疗. 结果 1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手术时间并无延长.部分残留结石病人经术后胆道镜取净结石,随访2年未见远期并发症. 结论多种微创外科技术联合应用治疗胆石症安全可靠、切实可行,可望成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微创化治疗的有效新途径.
作者:彭和平;陈德;邵子力;卢海武;薛平;胡以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措施. 对21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使用StryKER 公司CBC Consta Vac 引流血回输器行自体血回输,在整个回输过程保证回输装置密封,禁忌有气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回输过程无不良反应或栓塞、凝血等异常. 良好的护理是减少回输引流血并发症的保证.
作者:单纪琳;卢伟杰;伍美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胆总管探查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实践证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比传统的手术损伤小、病人痛苦轻、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受到病人欢迎.1995年4月~2002年8月,我们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共215例.本文重点介绍手术方法、手术技巧.
作者:刘衍民;侯东生;华沪玮;曾可伟;孙北望;欧阳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89Sr及89Sr联合止痛性局部外照射对鼻咽癌(NPC)伴多发性骨转移瘤,缓解骨痛效果、改善生存质量意义. 方法 100例NPC骨转移瘤患者分别应用89Sr及89Sr结合局部止痛性外照射治疗.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后疼痛的缓解、骨代谢的变化、起效时间及对病人VCA-IgA的水平和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结果 89Sr及89Sr联合局部外照射治疗NPC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有效率分别为81.0%和95.2%;起效时间,89Sr联合局部外照射组明显提前(p<0.01).VCA-IgA及外周血相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结论 89Sr及89Sr联合局部止痛性放疗对鼻咽癌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均有一定的疗效,联合局部止痛性放疗,可提高疗效,而毒副作用不增加,是一种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枫;周同冲;刘淑华;任志刚;刘致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医院信息报障系统是一套集电脑设备资源管理、软件故障自动检测、故障申报登记、故障排除登记、电脑设备跟踪等于一体的故障管理系统,这一系统的使用规范了医院的电脑设备的管理行为,记录了每一设备的故障情况,减少了故障的出现,提高了故障的排除速度,增强了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者:李建军;肖雄全;张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腺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对她们来说,美好的容貌很重要,而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会在颈部留下6~8cm长的手术疤痕,这自杀式的长伤疤会给患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何缩小手术切口和把手术切口转移到更隐蔽的部位,一直是甲状腺外科学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作者:王存川;吴东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14例病人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病人均取出结石,术后均未发生胆瘘及结石残留.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具有探查可靠、成功率高、痛苦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梁宇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78年法国成功施行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后,窥镜外科-微创外科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手术科医生利用高清晰的图像系统、微型器械以及新颖的手术方法使手术对病人的损伤减少到小程度,受到病人的广泛欢迎.现在的腹腔镜、窥镜外科技术已应用到普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骨科、脑外科和五官科.
作者:陈小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间125I颗粒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125I颗粒对17例恶性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 结果 17例患者中均无局部复发,1例横结肠癌术后6个月肝转移.1例中心型肺癌,术中不能切除植入125I颗粒2个月肿瘤消失,17个月后发现脑转移,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植入125I颗粒,术后1个月内白细胞下降,目前17例均生存. 结论本组病例证明125I颗粒组织间放疗靶心准,全身反应小,疗效可靠.
作者:徐兴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前言1972年X-CT问世,阿伦科马克(AIIan M Cormack)的重建图像理论(Reconstruction),首创从数字重建X线断层图像,为数字影像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开辟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光辉大道.从此MRI、SPECT、PET等数字影像陆续出现,这位美国塔夫茨大学物理教授于1979年与英国EMI公司制造首台头部X-CT的汉斯菲尔德工程师同时获得了当年的医学与生理学诺贝尔奖,轰动全球.迄今20多年来,数字影像技术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近10年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DR与PACS现已成为全球医学影像技术与临床应用的放射学家、医学物理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学家及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的新技术,一旦占临床放射检查70%以上的X线检查和透视都从模拟化变为数字化,X线成像不用胶片的时代快要到来,全面数字化的医院普遍使用HIS、RIS与PACS系统,真正无胶片的医院(Filmless hospital)将在全球推广,这就是21世纪的革命性的现代化数字化医院的光辉前景.
作者:谢楠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开展颈部无疤痕甲状腺切除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SET). 方法切口选择在乳晕上缘、胸骨旁,在内镜下行甲状腺肿瘤或腺体次全切除术. 结果 1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声嘶、呛咳,颈部水肿、隆起明显改善. 结论颈部无疤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手术关键在于良好的显露和止血.
作者:华沪玮;岑钧华;范慧光;胡明;雷建;黎绍基;胡启适;黄炯强;李树本;陈渭球;刘衍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