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群英;丘敏;林亮君;黄岸佳
目的:观察针刺、热敏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热敏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治愈率为45.71%,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率为21.42%,总有效率为88.1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热敏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以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6例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其中奥美拉唑组33例,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兰索拉唑组33例,治疗药物为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对比两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有效率、幽门螺杆菌阴性率及复发率.结果:兰索拉唑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明显较奥美拉唑组短,第1、4、7、28天腹痛消失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抑制作用强,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优于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结论: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有明显疗效,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效快且复发少,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骨脂醇提物和水煎物抗疲劳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小鼠游泳疲劳模型,以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BLA)、血清尿素氮(BUN)及肝糖原为指标比较补骨脂醇提物和水煎物抗疲劳活性的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醇提补骨脂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BL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水煎补骨脂组小鼠仅肝糖原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骨脂醇提物具有缓解疲劳的作用,且其作用强度大于水提物.
作者:邹润;梁刘玲;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编号数字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显效54例,有效6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几腹泻控制时间、脱水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健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自拟加味泻浊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肾性贫血患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左旋卡尼丁进行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自拟加味泻浊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加味泻浊方对于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方镇福;戴秀娟;林秀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养生知识的普及,药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从药膳类型、剂型、功效、销售途径、营销方式、定价等方面对广东省居民的药膳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更加合理地应用药膳提供参考.
作者:范文昌;葛虹;车明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常规使用内科药物治疗,其中两组分别于2天和14天后进行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唐丽君;张金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过岗龙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3',4 7,5',5,7-五甲氧基黄酮和3',4'-亚甲二氧基-5,,5,6,7-四甲氧基黄酮为对照品,对过岗龙片进行薄层鉴别,并考察不同展开系统、不同点样量、不同薄层板、薄层板不同厚度、不同检视方式、不同CMC-Na浓度、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对过岗龙片薄层色谱的影响.结果:以3,,4,,5,,5,7-五甲氧基黄酮和3',4'-亚甲二氧基-5',5,6,7-四甲氧基黄酮为对照品,石油醚-乙酸乙酯(2:5)为展开系统,过岗龙片薄层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可行性好,可作为过岗龙片的薄层鉴别方法.
作者:赵永恒;王嵩;周毅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钩藤碱是钩藤中的主要生物碱之一,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减慢心率和抑制心肌收缩力等生物效应.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钩藤碱,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对近五年来学者采用的钩藤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小媛;康梦莹;马家宝;农莉;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电针对左侧MCAO大鼠皮质中shh及gli1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经神经行为学评分将手术组分为模型组及电针组.采用Zealonga评分法以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情况,记录比较不同组间大鼠的死亡率,以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对大鼠左侧皮质的shh及gli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治疗后,电针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左侧皮质的shh及gli1的蛋白及基因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而电针组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电针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电针可提高MCAO大鼠皮质shh及gli1的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雅吟;陶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显著疗效,且疗程较短.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正立;吴加亮;尹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中医综合疗法与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综合疗法,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附桂骨痛胶囊和筋骨痛消丸,同时采取中药熏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活动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KOA较西医综合疗法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康复护理中风早期肢体瘫痪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中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手法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下肢肌力、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中医治疗组的上下肢肌力、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手法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手法康复护理对中风早期瘫痪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纯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活络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活络通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病案资料梁某,男,57岁,农民,2013年9月16日初诊.患者因反复右足跟痛6年余就诊,既往于当地人民医院行X线检查提示:右足跟骨刺,予以手术治疗后疼痛较前缓解,出院后患者未待康复即下地劳作,时值冬天寒冷之际,此后患者足跟部每遇天气转凉或阴雨天即疼痛发作,严重时常影响正常活动,期间就诊于多家医院,相关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中医予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黄和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心络瘀解汤改善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心络瘀解汤和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络瘀解汤和复方丹参片改善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症状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怀平;梅花·尼合买提;耿乃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慢性脓疱性皮肤病,发病局限于掌跖,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红斑、鳞屑以及无菌性小脓疱.近年来,关于掌跖脓疱病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就掌跖脓疱病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掌跖脓疱病患者的诊治提供帮助.
作者:吕正涛;牟子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实验组,按照病情分为轻度和中重度;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测量其出生48h后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中动脉搏动指数(PI),对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度实验组新生儿出生48h后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中动脉搏动指数(PI)均接近于对照组,而中重度组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以及中动脉搏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天麻止痛方联合芬必得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必得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头痛方联合芬必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天麻止痛方联合芬必得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芬必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青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在医学界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争议,几度面临批判甚至被取缔的局面,但仍然几度发展几度兴旺.纵观医史几千年,运气学说依然受到很多著名医家的推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逐渐摆脱西医原始理论的束缚,不再把人体简单地视为机器.人们逐渐把预防医学提到很高的地位,然而把预防疾病作为理论核心的运气学说却正面临着伪科学的指责.观如今高校教材引用讲解运气内容极少且片面.运气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探索性讨论运气学说与针灸相结合来“治未病”的科学性.
作者:唐宏智;李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