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饱和技术与MR成像

李伟;张双胜;汤积耀

关键词:MR成像, 饱和技术
摘要:为了消除MR成像的伪影,提高图像的质量,可改变MR的成像参数,采用饱和等技术.饱和技术即是在MR成像中,为了更好的显示目标区,对某一部分施加饱和带,使来自这一部分的信号减少或消失.饱和技术包括预饱和、示踪饱和、脂肪水饱和、磁化传递抑制和幅度选择饱和.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心瓣流场中湍流剪应力的方法学研究

    本文从方法学的角度对目前心瓣流场中湍流剪应力体内外研究方法与检测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估.鉴于诸多方法各自具有的不足,有关湍流剪应力的研究迄今尚缺乏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指出体内无创研究是今后湍流剪应力方法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不断普及的MRI与逐步完善的多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将成为准确性更高、较有前途的湍流剪应力检测方法.

    作者:张桂敏;石应康;唐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公务员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研究

    目的了解公务员乙肝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1364名公务员保健体检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3.12%(179/1364),其中男15.10%(109/722),女10.90%(70/64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HBsAg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的6种组合模式中,以HBsAg、抗-HBe、抗-HBc均为阳性的组合模式多37.99%(68/179),单项则以抗-HBc阳性多69.27%(124/179).结论深圳市公务员HBV感染情况严重.

    作者:王淑文;刘添发;张希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小学生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4月13日~30日,芳村区某小学发生一起麻疹暴发,历时18天,确诊病例16人,罹患率4.06%,无死亡病例.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诊断,证实是一起学龄期流动儿童集体的麻疹暴发.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平息.现将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钟品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比较了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意识障碍、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心脏疾病、出血量、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时间等多因素与脑出血死亡相关.结论脑出血死亡与多因素相关,出血量的多少是致脑出血者死亡极重要的因素.

    作者:黄烈生;沈岩松;杨继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平均电轴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心电轴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88例确诊为CLBBB的QRS平均心电轴改变与正常成年人组QRS平均电轴比较.结果 CLBBB的心电轴为-8.0°±36.1°,明显偏左,其中单纯组与合并左心室肥大(LVH)或并供血不足组间,电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LBBB电轴左偏是常见现象,不应归于合并LVH .

    作者:项会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环孢素A受体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静止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环孢素A受体(CyP) mRNA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环孢素A辅助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经凝胶图像半定量分析,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yP mRNA的表达.结果 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存在有CyP mRNA的表达,静止期较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意义,但在活动期CyP mRNA的表达较正常人和静止期病人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处理后,活动期病人Cy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 SLE病人有CyP mRNA的表达,但活动期明显下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CyP mRNA的表达.

    作者:汪华林;谭树芬;叶丽嫦;徐安平;谢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甙冲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多甙冲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2组的痊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意义.结论使用多甙冲剂从免疫调节及补充微量元素的方向,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国桃;翁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感染性休克血糖变化与器官功能衰竭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高血糖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了57例感染性休克患儿血糖浓度、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浓度.结果随着血糖增高,病死率也逐渐增高,合并器官衰竭组血糖高于无器官衰竭组.死亡组血糖、AG值高于治愈好转组.结论感染性休克可出现高血糖,而血糖越高,越容易出现器官衰竭,越容易导致高AG值酸中毒,并使死亡率升高.

    作者:潘伟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1例报告

    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是世界人口三大死亡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大课题.我院1999年底开展颅内血肿微创穿剌技术,取得了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宣明;李祥福;严松林;孙西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免疫调节关系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测定了46例CHF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分析比较.结果 CHF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IgG、C3升高.结论 CHF患儿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免疫损伤,加重心功能不全.

    作者:阮兢;郑铠军;邓向红;谭益恒;何洁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动物致伤的特点及两种接种程序的抗体水平比较

    目的了解动物致伤特点及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方法注射狂犬疫苗首针后45天采血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常规程序(0、3、7、14、30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75.70%,应用2-2-1程序(0、7、14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2.18%.结论犬伤为本地区动物致伤首位,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重要措施之一,2-2-1程序比常规程序免疫时间短,效果更好.

    作者:陈子秀;郑东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B超对胆囊内隆起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对胆囊内隆起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按B超常规探查作出诊断,部分再做CT、胆道镜、胆囊造影检查作对照分析它们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B超符合率高(90.0%),CT次之(89.5%),胆囊镜(85.7%),X线-胆囊造影47.5%.结论 B超是胆囊内隆起性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特别对早期胆囊癌的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技术和质量保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的定位,疗效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法.方法应用ELKTA体部定位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肺癌、肝癌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利用胸腹骨性标记验证重定位精度,每例治疗3~20次,每次剂量3~15GY,2~4次/周,共治疗肺癌43例,肝癌10例.结果经CT定位和重定位验证,重定位精度,在上下轴方向(VERT)6~14mm,平均9mm;左右轴方向(LAT)5~10mm,平均6mm;前后轴方向(AP)5~10mm,平均7mm.53例病人经6~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肿瘤消失15例,缩小28例,不变5例,局部控制90.6%(48/53),增大5例.结论保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定位精度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并发症.

    作者:刘均;刘跃;宋立友;马丽萍;王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阑尾脓肿的CT一病理学研究

    目的评价阑尾脓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脓肿的CT特征.结果13例CT为右下腹局限性、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3例为右下腹混合性密度肿块并盲肠和部分升结肠壁明显增厚,边界清晰.4例为盲肠周围脂肪内斑片状或网状模糊密度增高影.增强扫描20例均见明显不规则强化,16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4例呈斑片状强化.结论阑尾脓肿的CT表现为右下腹混合性肿块,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以获得正确诊断.确诊常赖于手术和病理.

    作者:黄奕妆;周世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急腹症术前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54例老年急腹症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老年急腹症54例手术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结果起病时间超过24小时与早期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酸碱平衡失调与送治时间是术前主要危险因素,及早治疗与术前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是急腹症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勋;李永炬;梁英棠;陈雅文;余安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进展

    肝细胞分离技术日趋成熟,肝细胞移植成为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但供体短缺和免疫排斥反应,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微囊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这一矛盾.

    作者:刘应生;章乐虹;胡以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耳功能异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耳传音功能异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在临床应用中加以识别和剔除.方法将年龄2月~11岁56例(107耳)小儿依听力损失类型分为感音性聋组和传导性聋组,并设置正常听力对照组,应用GSI 60耳声发射仪分别观察其DPOAE的DP检出率、DP幅值、DP与NF幅值差及相同参数条件下DPOAE测试时间.结果耳蜗功能严重受损和渗出性中耳炎所记录到的DPOAE各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积液导致的中耳传音功能障碍对DPOAE测试结果的影响,与耳蜗功能严重损害时所记录到的DPOAE参数变化,在临床检测中难以区分.因此,临床上在应用DPOAE进行听力评估之前,首先要检测受检者的中耳功能,剔除其对DPOAE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罗仁忠;陈倩;温瑞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对钩体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HD)在对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照组19例,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23例,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HD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20/23).对照组总有效率52.63%(10/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意义.结论 HD能迅速有效治疗钩体病致的ARF及其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薛志强;李小利;乔巨峰;关永东;王巧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行胃造瘘18例,效果满意.其护理要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细致的护理,保持造瘘管通畅,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詹红;周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评价

    目的观察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组48例(常规+奥美拉唑),对照组48例(常规+西米替丁).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16.67%(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作者:梁若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