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环孢素A受体mRNA的表达

汪华林;谭树芬;叶丽嫦;徐安平;谢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孢素A受体, 信使RNA
摘要:目的探讨静止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环孢素A受体(CyP) mRNA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环孢素A辅助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经凝胶图像半定量分析,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yP mRNA的表达.结果 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存在有CyP mRNA的表达,静止期较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意义,但在活动期CyP mRNA的表达较正常人和静止期病人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处理后,活动期病人Cy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 SLE病人有CyP mRNA的表达,但活动期明显下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CyP mRNA的表达.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提高对Peutz-Jeghers综合征胃肠道息肉恶变风险的认识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分析了13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及追踪.结果发现黑色素斑12例,胃肠道息肉11例,其中结肠息肉6例,1例癌变.8例有家族聚集现象.因肠套叠急症手术3例.结论该病存在不完全外显现象及恶变风险,对家系成员应长期跟踪随访;肠套叠发生发展隐袭,应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潮文;姚燕丹;蔡少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1例报告

    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是世界人口三大死亡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大课题.我院1999年底开展颅内血肿微创穿剌技术,取得了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宣明;李祥福;严松林;孙西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小学生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4月13日~30日,芳村区某小学发生一起麻疹暴发,历时18天,确诊病例16人,罹患率4.06%,无死亡病例.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诊断,证实是一起学龄期流动儿童集体的麻疹暴发.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平息.现将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钟品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肺不张的原因及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2例经胸部X线或胸部CT诊断为肺不张的患者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经纤支镜检查肺不张162例,其中肺癌106例(65.4%)、慢性炎症35例(21.6%)、结核19例(11.7%),其他病变2例,纤支镜检查诊断率依次为89.7%、91.3%、87.8%.纤支镜下主要表现为肿块型病变、浸润型病变、外压性改变等.结论肺不张的常见原因仍为肺癌、慢性炎症、结核.为提高诊断率,应重视活检技术,采取活检、刷检等多方法取材及必要时纤支镜复查.对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均应予纤支镜检查.

    作者:曾峰;肖伟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股疝的诊治

    术前确诊11例,误诊7例,出现绞窄6例,均治愈出院,随访半年至2年,复发4例.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在基层医院,因股疝常出现嵌顿或绞窄,以采用经腹股沟部股疝修补术为佳.

    作者:伍洪森;莫捷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评价

    目的观察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组48例(常规+奥美拉唑),对照组48例(常规+西米替丁).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16.67%(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作者:梁若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集体毒蕈中毒的救治体会

    我院1993年~2000年6月救治集体毒蕈中毒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例,男13例,女8例,<14岁9例,>60岁1例.每例进食蕈块10克~200克,喝汤10ml~300ml,进食后5分钟~12小时出现症状,喝汤者先出现症状或首先发生昏迷.

    作者:林玉如;陈中和;曾二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及预防

    目的总结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了126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年龄、异物性质的关系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岁占29.0%,异物多为骨刺类,1~3岁占65.9%,异物多为种仁类,>3岁占11.1%;异物在体内停留<24小时发生感染及肺气肿为35.0%,>24小时者为78.0%;喉及气管异物者发生呼吸困难为77.0%,支气管异物者为8.9%.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生理机能未完善、喂养看护不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有关.

    作者:陶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动物致伤的特点及两种接种程序的抗体水平比较

    目的了解动物致伤特点及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方法注射狂犬疫苗首针后45天采血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常规程序(0、3、7、14、30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75.70%,应用2-2-1程序(0、7、14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2.18%.结论犬伤为本地区动物致伤首位,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重要措施之一,2-2-1程序比常规程序免疫时间短,效果更好.

    作者:陈子秀;郑东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生素的临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抽检50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抗生素应用现况调查.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5.6%;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为34.1%、其次喹诺酮类为26.3%和青霉素类为19.1%;单种应用42.4%;抗生素选用以经验为主92.1%;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38.5%,病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39.0%;大部分医师能做到合理应用. 结论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非常重要.应根据病原学和药敏学首选窄谱抗生素,尽量应用一种抗生素,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作者:林红燕;叶晓光;王若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30例病儿尸检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尸检病理确诊,探讨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30例小儿尸检病例进行病理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结果总的尸检率为52.63%(130/247).基本符合99例,符合率76.15%,误诊31例,误诊率23.85%.结论误诊的影响因素为:①临床表现多样性;②对某些传染病缺乏警惕性;③年龄小,病情重,演变快.尸检仍是检验临床诊断的关键手段.

    作者:李丽妍;林明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清脂胶囊对大鼠血液生化和器官毒性作用的影响

    目的确定清脂胶囊对受试物作用的靶器官和生化毒性作用.方法以1、5、10g/kg.b.w. 清脂胶囊对大鼠连续经口给样30天,作血常规、血液生化和组织器官病理检查.结果除大鼠体重下降,血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下降,表明清脂胶囊具有减肥去脂功能.其它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作用,也不引起心、肝、肾、脾、睾丸的实质性改变.结论提示清脂胶囊毒性较低,可安全服用.

    作者:吴丽明;简洁莹;陈瑞仪;池莉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技术和质量保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的定位,疗效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法.方法应用ELKTA体部定位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肺癌、肝癌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利用胸腹骨性标记验证重定位精度,每例治疗3~20次,每次剂量3~15GY,2~4次/周,共治疗肺癌43例,肝癌10例.结果经CT定位和重定位验证,重定位精度,在上下轴方向(VERT)6~14mm,平均9mm;左右轴方向(LAT)5~10mm,平均6mm;前后轴方向(AP)5~10mm,平均7mm.53例病人经6~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肿瘤消失15例,缩小28例,不变5例,局部控制90.6%(48/53),增大5例.结论保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定位精度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并发症.

    作者:刘均;刘跃;宋立友;马丽萍;王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甙冲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多甙冲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2组的痊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意义.结论使用多甙冲剂从免疫调节及补充微量元素的方向,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国桃;翁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饱和技术与MR成像

    为了消除MR成像的伪影,提高图像的质量,可改变MR的成像参数,采用饱和等技术.饱和技术即是在MR成像中,为了更好的显示目标区,对某一部分施加饱和带,使来自这一部分的信号减少或消失.饱和技术包括预饱和、示踪饱和、脂肪水饱和、磁化传递抑制和幅度选择饱和.

    作者:李伟;张双胜;汤积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统性血管炎:流行病学、分类和环境因素

    有经验的临床医师继续面临系统性血管炎的许多挑战.该病的疾病谱和严重性都有很大范围,从突然威胁生命或视力的疾病到相对轻微的皮肤病变.5年来在其发病机理的研究上有了稳定的进展,但事件触发和结局的确切性质仍未明了.病因显然是多因素的,影响这种疾病的可能因素有:种族、遗传(HLA和其他)、性别和环境(紫外线、感染、毒素、药物、吸咽及手术).甚至有限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提示在不同的血管炎综合征中并非所有的影响因素在同时起作用.本文将着重于分类、流行病学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作用方面的新进展.Systemic Vasculitis:Epidemiology,Clas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对钩体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HD)在对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照组19例,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23例,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HD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20/23).对照组总有效率52.63%(10/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意义.结论 HD能迅速有效治疗钩体病致的ARF及其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薛志强;李小利;乔巨峰;关永东;王巧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阑尾脓肿的CT一病理学研究

    目的评价阑尾脓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脓肿的CT特征.结果13例CT为右下腹局限性、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3例为右下腹混合性密度肿块并盲肠和部分升结肠壁明显增厚,边界清晰.4例为盲肠周围脂肪内斑片状或网状模糊密度增高影.增强扫描20例均见明显不规则强化,16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4例呈斑片状强化.结论阑尾脓肿的CT表现为右下腹混合性肿块,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以获得正确诊断.确诊常赖于手术和病理.

    作者:黄奕妆;周世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B超对胆囊内隆起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对胆囊内隆起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按B超常规探查作出诊断,部分再做CT、胆道镜、胆囊造影检查作对照分析它们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B超符合率高(90.0%),CT次之(89.5%),胆囊镜(85.7%),X线-胆囊造影47.5%.结论 B超是胆囊内隆起性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特别对早期胆囊癌的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肾毒性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和肾毒性.方法对23例反复泌尿系感染者,中段尿培养致病菌株对奈替米星敏感而使用奈替米星,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在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尿渗透压、肌酐清除率及尿培养.对用药前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治疗后随诊3个月,观察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奈替米星治疗敏感病菌株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治愈率是81.8%,临床有效率是90.9%.治疗期间和结束后随诊期间,未见肾毒性和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继红;吴华;李春晖;李彪;徐中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