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肾毒性

杨继红;吴华;李春晖;李彪;徐中武

关键词:奈替米星, 肾毒性, 泌尿系感染
摘要: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和肾毒性.方法对23例反复泌尿系感染者,中段尿培养致病菌株对奈替米星敏感而使用奈替米星,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在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尿渗透压、肌酐清除率及尿培养.对用药前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治疗后随诊3个月,观察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奈替米星治疗敏感病菌株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治愈率是81.8%,临床有效率是90.9%.治疗期间和结束后随诊期间,未见肾毒性和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腹症术前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54例老年急腹症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老年急腹症54例手术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结果起病时间超过24小时与早期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酸碱平衡失调与送治时间是术前主要危险因素,及早治疗与术前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是急腹症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勋;李永炬;梁英棠;陈雅文;余安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颈腹联合切口下咽、颈段食道癌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下咽、颈段食道癌颈腹联合切口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例患者行癌肿切除,食道剥脱、胃代食道咽胃肠吻合术,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11例患者均可戴气管套管出院,仅一例出现咽瘘.结论对手术前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筠;梁健新;陈丽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桩冠修复磨牙严重缺损的临床观察

    采用螺纹钉和非金属核联合制成桩冠修复严重缺损的磨牙,使其恢复形态与功能.对30例38颗修复后磨牙经过半年到两年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彬;杨茂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肾毒性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和肾毒性.方法对23例反复泌尿系感染者,中段尿培养致病菌株对奈替米星敏感而使用奈替米星,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在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尿渗透压、肌酐清除率及尿培养.对用药前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治疗后随诊3个月,观察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奈替米星治疗敏感病菌株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治愈率是81.8%,临床有效率是90.9%.治疗期间和结束后随诊期间,未见肾毒性和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继红;吴华;李春晖;李彪;徐中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比较了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意识障碍、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心脏疾病、出血量、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时间等多因素与脑出血死亡相关.结论脑出血死亡与多因素相关,出血量的多少是致脑出血者死亡极重要的因素.

    作者:黄烈生;沈岩松;杨继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提高对Peutz-Jeghers综合征胃肠道息肉恶变风险的认识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分析了13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及追踪.结果发现黑色素斑12例,胃肠道息肉11例,其中结肠息肉6例,1例癌变.8例有家族聚集现象.因肠套叠急症手术3例.结论该病存在不完全外显现象及恶变风险,对家系成员应长期跟踪随访;肠套叠发生发展隐袭,应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潮文;姚燕丹;蔡少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探讨SPECT肝细胞显像评价肝硬化程度

    目的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功能及肝硬化程度. 方法对25例肝硬化患者及1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肝胆动态显像,通过三室模型获得肝细胞摄取、排泄功能的放射性-时间曲线,计算肝细胞摄取和排泄等功能指标. 结果肝硬化组高峰时间、平均残存时间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高峰值摄取指数、摄取斜率、排泄斜率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肝细胞显像是一种灵敏评价肝细胞代谢功能的无创性方法,可用于分析肝硬化程度.

    作者:程木华;凌云彪;潘志恒;汪壮流;张峰;陈维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公务员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研究

    目的了解公务员乙肝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1364名公务员保健体检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3.12%(179/1364),其中男15.10%(109/722),女10.90%(70/64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HBsAg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的6种组合模式中,以HBsAg、抗-HBe、抗-HBc均为阳性的组合模式多37.99%(68/179),单项则以抗-HBc阳性多69.27%(124/179).结论深圳市公务员HBV感染情况严重.

    作者:王淑文;刘添发;张希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与Eswl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目的探讨Eswl术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并发症比较.方法通过Eswl术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出两种方法的优势与缺点,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Eswl术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输尿管镜并发症发生率为9.90%.结论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只有通过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

    作者:戴奇山;钟惟德;蔡岳斌;魏鸿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免疫调节关系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测定了46例CHF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分析比较.结果 CHF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IgG、C3升高.结论 CHF患儿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免疫损伤,加重心功能不全.

    作者:阮兢;郑铠军;邓向红;谭益恒;何洁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统性血管炎:流行病学、分类和环境因素

    有经验的临床医师继续面临系统性血管炎的许多挑战.该病的疾病谱和严重性都有很大范围,从突然威胁生命或视力的疾病到相对轻微的皮肤病变.5年来在其发病机理的研究上有了稳定的进展,但事件触发和结局的确切性质仍未明了.病因显然是多因素的,影响这种疾病的可能因素有:种族、遗传(HLA和其他)、性别和环境(紫外线、感染、毒素、药物、吸咽及手术).甚至有限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提示在不同的血管炎综合征中并非所有的影响因素在同时起作用.本文将着重于分类、流行病学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作用方面的新进展.Systemic Vasculitis:Epidemiology,Clas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1例报告

    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是世界人口三大死亡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大课题.我院1999年底开展颅内血肿微创穿剌技术,取得了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宣明;李祥福;严松林;孙西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视开展临床病理学,临床影像学的研究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病理学的发展是临床医学中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病理诊断学的发展经历了各个阶段:直接观察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水平,分子检测水平和基因水平.目前常规病理检查来自活检脱落的细胞检查和尸检.尸检是重要的病理检查途径,但是大多数医院尸检率极低,不到10%.尸检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中起来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医院应设法提高尸检率.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临床病理特点、肿瘤的浸润和扩散,以期对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有所裨益.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重新光镜观察宫内膜癌病理、浸润及扩散情况并进行病理分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结果本组中有异常子宫出血124例(98.4%),子宫内膜样腺癌多(86.5%),临床Ⅰ期占82.1%,G3淋巴结转移率(43.7%)明显高于G2(12.2%)和G1(2.7%),深肌层浸润的淋巴结转移率(43.7%)明显高于浅肌层浸润者(3.2%).结论子宫内膜癌突出的症状是子宫出血,几乎绝大多数是腺癌.手术时要根据大体观察、术前诊断、术中冰冻等结果,对其组织亚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米贤军;储兵;熊小英;万波;黄永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30例病儿尸检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尸检病理确诊,探讨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30例小儿尸检病例进行病理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结果总的尸检率为52.63%(130/247).基本符合99例,符合率76.15%,误诊31例,误诊率23.85%.结论误诊的影响因素为:①临床表现多样性;②对某些传染病缺乏警惕性;③年龄小,病情重,演变快.尸检仍是检验临床诊断的关键手段.

    作者:李丽妍;林明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思密达、黄荆叶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方法.方法将轻度、中度轮状病毒肠炎的两组患儿2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治疗、治疗I组加口服思密达、治疗Ⅱ组加服思密达及黄荆叶粥.结果止泻时间及病程,治疗I组治疗Ⅱ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Ⅱ组短于Ⅰ组(p<0.01 ).结论思密达、黄荆叶联合治疗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冬云;侯燕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行胃造瘘18例,效果满意.其护理要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细致的护理,保持造瘘管通畅,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詹红;周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动物致伤的特点及两种接种程序的抗体水平比较

    目的了解动物致伤特点及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方法注射狂犬疫苗首针后45天采血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常规程序(0、3、7、14、30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75.70%,应用2-2-1程序(0、7、14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2.18%.结论犬伤为本地区动物致伤首位,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重要措施之一,2-2-1程序比常规程序免疫时间短,效果更好.

    作者:陈子秀;郑东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生素的临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抽检50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抗生素应用现况调查.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5.6%;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为34.1%、其次喹诺酮类为26.3%和青霉素类为19.1%;单种应用42.4%;抗生素选用以经验为主92.1%;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38.5%,病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39.0%;大部分医师能做到合理应用. 结论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非常重要.应根据病原学和药敏学首选窄谱抗生素,尽量应用一种抗生素,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作者:林红燕;叶晓光;王若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肺心病并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本文根据本院近5年来156 例肺心病并发冠心病16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6例肺心病患者,16例并发冠心病(10.2%).男11例,女5例,年龄56~72岁.

    作者:黎教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