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青鲁;张爱芳
对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进行了考证,从麻城地方志、相关史料和药典的记载,以及清朝至北宋年间,历史上的麻城籍人士或在麻城入仕、游历的文化名人的诗词咏赞记载中得出:麻城福白菊早有种植,有观赏、膳用和入药等功能和效用.这些翔实的史料佐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的年代脉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凌礼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痔疮患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10例PPH手术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10例痔疮患者全部治愈,近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PPH手术治疗Ⅲ度以上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作者:朱松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2-(4-甲基哌嗪基)-N-(2,4,6-三甲氧苯基)乙酰胺的简便合成方法.方法:以苯胺为起始原料合成1,3,5-三甲氧基苯,经硝化、还原、酰化、烷基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经1HNMR确认结构.结论:本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龚志强;刘金雷;谢丽莎;兰树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成药是历代医家医疗实践的结晶,具有便于储存、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而很多疾病表现有多种临床证候类型,很难将其与某一种中成药对号入座.由于临床医生或患者往往根据药名或说明书选药,而中成药的说明书仅指出该药的主要功效,引申作用并未标明,致使正确的中成药或者不被应用,或者被盲目使用,影响治疗效果.就中成药的正确运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中成药的使用及患者健康提供借鉴.
作者:丁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确诊为涂阳肺结核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治疗组采用化学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单纯化学药物治疗,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后C-反应蛋白值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值的比较,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率均比对照组为高,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学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治疗可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进一步下降,效果良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李柏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复方田基黄胶囊中虎杖总蒽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40nm波长处测定虎杖总蒽醌含量.结果:大黄素含量在4.44~28.8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8%,RSD=2.6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卓斌;曾聪彦;张文霞;陈文秀;郑雪青;刁军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8.57%,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31.4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43%;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86%,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1.43%,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药物联合推拿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伸筋草不同极性提取物中药效成分α-玉柏碱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其抗家兔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各提取物中α-玉柏碱含量,并用家兔血浆检测各样品对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及IC50.结果:各提取物中α-玉柏碱含量正丁醇>氯仿>石油醚>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α-玉柏碱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焦作用,伸筋草各提取物也均能显著抑制由ADP血小板聚集(P<0.01),以正丁醇提取物作用强,剩余水层作用弱.结论:伸筋草提取物及α-玉柏碱具有明显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作者:邹桂欣;尤献民;刘晶;侯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重建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术前所有患者经X片和CT检查后,根据患者骨折畸形情况进行评估,对其采用相应的重建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X片等影像检查恢复情况,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测定,患者从术前的平均27分提高到平均81分,而在接受随访的20例患者中,没有一例并发症发生,恢复情况良好,疗效较为显著.结论:通过重建手术,患者的踝关节等功能较治疗前有了极大改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铁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10例脑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手术组、经口唇下-鼻中隔-蝶窦手术组和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组,观察术中出血情况、肿瘤切除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另两组患者;瘤体体积减小程度、异常激素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大于另两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均明显少于另两组患者.结论: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小瘤体体积、降低激素水平,并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脑垂体瘤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CSEA镇痛产妇6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5μg舒芬太尼,30min后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为0.08%盐酸罗哌卡因与0.45μg/mL舒芬太尼100mL,持续剂量5mL/h,PCA剂量5mL,锁定时间15min),对照组为同期自然分娩的60例,对比两组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下肢肌力、产程、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失血量及产妇生命体征,观察无痛分娩组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肌力、产程进展、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失血量及产妇生命体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出现5例瘙痒.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丽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8例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08例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B组20例应用传统的手工塑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对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钛钉的使用量,以及术后的临床并发症和塑形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A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钛钉的使用量,以及术后的临床并发症和塑形满意度同B组相比较,均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不仅能够完成解剖复位,而且塑形的满意度较高,并且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能够减少术后临床并发症,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朱文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表征葛根素与大豆磷脂形成的复合物.方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旋光度测定法来表征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DSC曲线和旋光度.结果:DSC结果显示葛根素的特征峰消失,磷脂复合物的相变温度降低.旋光度测量结果显示,复合物的旋光度低于葛根素与大豆磷脂的物理加和.结论:初步确定葛根素与大豆磷脂间的复合是一种弱的相互作用.
作者:张立;崔名全;尹蓉莉;朱双燕;陈柳钦;李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临床治疗,以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穿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伤口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11人,无效1人,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治愈17人,有效24人,无效4人,治愈率为37.8%,有效率为91.1%.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对伤口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穿刺术治疗腹部开放性外伤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德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进行降压治疗与患者7天预后的关系,为脑梗死急性期进行有效压的降压治疗,从而减少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死亡、残疾几率风险的发生.方法:将1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干预组进行降压治疗,使其24h内收缩压下降15%~20%,入院7天时血压稳定降至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水平,并且动态监测两组患者7天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从入院到预后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死亡、残疾发生率.结果:两组入院7天后通过NIHSS评分呈明显降低趋势.干预组82例患者7天后与对照组83例患者进行比较,NIHSS评分、死亡和残疾发生率都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尽快对患者进行合理降压的干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并可明显降低预后7天内的死亡、致残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刘德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使用一日法对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慢性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抗精神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①单一用药占主导地位;②与2005年、2006年比较,氯氮平的使用仍处于第1位;③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率已大幅升高,占58.11%,传统抗精神病药已退居二线.④丙戊酸钠大量使用值得关注.
作者:江昆伙;罗晓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使高危药品在病区的管理得到加强.方法:探讨高危药品病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高危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品对象不明确、放置不规范、有效期不详、无账目记录备用数量、使用时无双人核对制度、医嘱字迹潦草不清等.结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改进如建立高危药品目录、药品分类放置、使用双人核对制度以及医嘱计算机录入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得到加强,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戴盛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东兴区乡镇生活饮用水卫生,为提高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东兴区乡镇集中供水枯水期、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4年共检测样品320件,合格率为45.3%.其中枯水期供水水样160件,合格率为40.6%;丰水期供水水样160件,合格率为50.0%.经统计学处理,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无显著差异(0.05 < P< 0.1),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是44.38%和46.25%,无显著差异(0.5 < P < 0.75).4年度合格率,井水、水库水和河水之间的合格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从总体看东兴区集中供水站水质的合格率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15.79%上升到2011年的71.74%.可能与水源和提高水质的净化处理技术有关.4年总体的合格率不高和处理技术与水源有很大相关性.因此提高净水处理技术,加强水源地管理是保证饮水安全的关键.
作者:钟志琴;李娜;龚诚;刘黎;张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指征变迁因素.方法:回顾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结果:1999年1月-2002年12月间剖宫产率为8.7%,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为22.02%,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为45.3%,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999年1月-2002年12月剖宫产指征主要是胎儿因素、母亲因素;2007年1月-2010年12月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是近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俊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其合理使用问题.方法:对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频数(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某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占全院药品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0.53%、9.76%和10.45%,用药金额和使用频数大的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结论: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系统用药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但其成分复杂,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合理使用值得重视.
作者:刘青;张万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