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精神科589例住院病人抗精神药物处方调查

江昆伙;罗晓炜

关键词:慢性精神病患者, 抗精神药, 处方,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使用一日法对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慢性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抗精神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①单一用药占主导地位;②与2005年、2006年比较,氯氮平的使用仍处于第1位;③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率已大幅升高,占58.11%,传统抗精神病药已退居二线.④丙戊酸钠大量使用值得关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腕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

    目的:正确评估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腕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腕关节不稳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腕关节不稳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融合组和置换组,分别进行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和腕关节置换术,通过对手术过程的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治疗腕关节不稳的手术方式进行评定.结果: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小于腕关节置换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明显小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明显好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腕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苏杰鹏;袁婉华;郭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魔芋葡甘露聚糖减肥降压的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方法:68例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KGM口服,治疗12周后评价其对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结果:KGM降低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1).结论:KGM防治肥胖伴高血压病及肥胖相关疾病前景广阔.

    作者:柯有甫;郑军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材电子商务SWOT分析

    目的:提高中药材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中药材电子商务进行SWOT分析,提出中药材电子商务发展可行性建议.结论:建立质量标准,保证药品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中药材电子商务的顺利运行.

    作者:付非;申蕾;冯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使高危药品在病区的管理得到加强.方法:探讨高危药品病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高危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品对象不明确、放置不规范、有效期不详、无账目记录备用数量、使用时无双人核对制度、医嘱字迹潦草不清等.结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改进如建立高危药品目录、药品分类放置、使用双人核对制度以及医嘱计算机录入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得到加强,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戴盛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平肝化痰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平肝化痰方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使用自拟方平肝化痰方治疗,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以6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无不良反应出现,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不良反应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肝化痰方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鲁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苯氧胺片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禁用西药三苯氧胺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33例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对照患者有21例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8例、对照组有10例出现月经失调或白带异常现象,在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后第2个月便恢复正常.结论: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共同发挥作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汤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随机划分,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琬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解析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乳腺肿瘤患者126例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进行手术切除取标本作病理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乳腺恶性肿瘤36例,乳腺良性肿瘤90例,通过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4.74%、95.56%.两组患者硬度、面积、直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直径、硬度、面积三项参数价值尤其高.

    作者:谢剑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药物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8.57%,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31.4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43%;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86%,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1.43%,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药物联合推拿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病例,探讨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阴道试产的比例和成功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再次剖宫产率为82.0%,试产后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80.0%.瘢痕子宫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社会原因为主.瘢痕不足两年者60例,占30.0%;瘢痕不明显者5例,占2.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发生并发症,增加产妇和胎儿的危险,应该在综合考虑和检测的基础上确定产妇的分娩方式,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李惠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全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术后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术后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B组).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血清促卵泡素 (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评价患者术后的卵巢功能.结果: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血清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都有升高,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上升明显,且雌二醇和孕酮的表达下降,术后12个月下降更明显,与全子宫切除术比较,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各项激素水平的变化小.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可以更好地减轻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维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作者:钟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科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妇科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0岁的发生率为62.96%,≥40岁的发生率为39.62%;术前紧张呕吐发生率为62.50%,不紧张患者发生率为25.00%;体征指数≥24发生率为71.05%,<24发生率为26.19%;疼痛的患者发生呕吐66.67%,未发生疼痛为18.75%;应用吗啡硬膜外镇痛的患者中有87.50%发生恶心呕吐,未应用吗啡硬膜外镇痛中有30.36%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体重>60kg 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66.67%,体重≤60kg患者发生率41.51%.结论:年龄、术前紧张、体质指数、体重、术后疼痛、使用镇痛泵及镇痛药和术后低血压等因素与腹部术后恶心呕吐有关.

    作者:林国珍;林芝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卒中40例CT检查分析

    目的:讨论CT检查对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塞27例,脑出血13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给予进一步检查,分析CT检查在诊断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结果:CT在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CT对脑梗死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作为对脑卒中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彭万年教授运用经方治验糖尿病性心脏病验案三则

    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其执着于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和应用,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现将彭师活用经方辨证论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案例三则概述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陈氏秋云;彭万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胆囊大部分切除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手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7d总有效率高达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早术后5h即下床运动,平均(11.10±4.29)d;术后早进食为24h,平均(22.08±8.49)min;短留置引流管时间为24h,平均(34.84±12.79)min;术中出血量少为10mL,平均(57.53±24.40)mL;住院时间短为3d,平均(4.50±1.50)d;手术时间短38min,平均(50.42±15.49)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病变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卵巢良性肿瘤168例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了解发病情况、超声所见、化验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对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腹痛急性期静点抗生素5d,后服桂枝茯苓丸3个月.结果:168例复查超声肿瘤均痊愈,且无复发.结论:桂枝茯苓丸对卵巢良性肿瘤有良好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作者:王其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疆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新疆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新疆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经降糖治疗后,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化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疆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必须尽早诊断,积极控制血糖,采用全程化疗方案,以保证控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

    作者:杨雪琴;秦莉;刘基平;再娜普古力·达吾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取抗病毒、吸氧以及止咳镇静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方案.对照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止咳天数分别为(3.74±1.34)d、(6.33±2.13)d;平喘天数分别为(2.72±1.17)d、(5.45±1.87)d;哮鸣音消失天数分别为(4.82±1.61)d、(7.34±1.85)d;住院天数分别为(6.82±2.22)d、(9.84±2.41)d.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十分显著.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劳妙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考证

    对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进行了考证,从麻城地方志、相关史料和药典的记载,以及清朝至北宋年间,历史上的麻城籍人士或在麻城入仕、游历的文化名人的诗词咏赞记载中得出:麻城福白菊早有种植,有观赏、膳用和入药等功能和效用.这些翔实的史料佐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的年代脉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凌礼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儿科药物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儿科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不合理用药者185例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总结儿科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常见不良反应,探讨儿科合理用药注意事项.结果:基层儿科普遍存在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185例不合理用药中抗生素不合理运用占51.4%,止泻药占24.3%,止咳药占13.0%,生物制剂占8.1%,解热镇痛药占3.2%;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部位中,皮肤及附件占55.2%,注射部位占7.0%,呼吸系统占12.4%,消化系统占16.8%,中枢神经系统占8.6%.结论:进一步加强儿科合理用药教育,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林郁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