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薇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临床分析.方法:将60例肾内科住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做成抗菌药物应用表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数据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主要集中在预防性和治疗性两大块.60例患者中17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性用药,占28.3%,43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性用药,占71.7%.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占88.5%,不合理用药比例占11.5%.结论:肾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作者:莫顺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术在鼻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对25例鼻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使用游离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矫正.结果:25例患者游离皮瓣均理想成活,切口I期愈合,术后早期皮瓣稍肿胀,术后4个月,肿胀基本消失,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年后无1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结论:游离皮瓣修复术操作简单、疗效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仙煌;林秋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对80例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0例患者共实施手术105项,其中子宫粘膜息肉电切除术1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除术28例,子宫内膜切除术12例,子宫不全纵隔电切除术 7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5例,卵巢畸胎瘤剔除术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切除术1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8例,盆腔粘连松解、输卵管粘连松解、造口术及美蓝通液术21 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宫腔镜、腹腔镜可联合应用于妇科临床手术,同时实施宫腔内与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冉隆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俊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方法:68例肥胖伴高血压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KGM口服,治疗12周后评价其对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影响.结果:KGM降低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1).结论:KGM防治肥胖伴高血压病及肥胖相关疾病前景广阔.
作者:柯有甫;郑军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痔疮患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10例PPH手术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10例痔疮患者全部治愈,近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PPH手术治疗Ⅲ度以上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作者:朱松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两种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轻、中、重度宫腔粘连,根据术后防粘连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组(A组)和宫内置节育器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例数低于B组,治愈、有效例数均高于B组,无效例数低于B组.结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对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明显.
作者:苏玲芝;吴买华;周顺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手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7d总有效率高达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早术后5h即下床运动,平均(11.10±4.29)d;术后早进食为24h,平均(22.08±8.49)min;短留置引流管时间为24h,平均(34.84±12.79)min;术中出血量少为10mL,平均(57.53±24.40)mL;住院时间短为3d,平均(4.50±1.50)d;手术时间短38min,平均(50.42±15.49)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病变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其执着于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和应用,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现将彭师活用经方辨证论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案例三则概述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陈氏秋云;彭万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进行了考证,从麻城地方志、相关史料和药典的记载,以及清朝至北宋年间,历史上的麻城籍人士或在麻城入仕、游历的文化名人的诗词咏赞记载中得出:麻城福白菊早有种植,有观赏、膳用和入药等功能和效用.这些翔实的史料佐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的年代脉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凌礼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病原菌特点,探讨VAP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11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上机时间,分析VAP发病率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110例患儿中有41例发生VAP,发生率为37.27%,VAP患儿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未发生VAP的患儿,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VAP的重要原因,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用药.
作者:王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CT检查对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塞27例,脑出血13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给予进一步检查,分析CT检查在诊断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结果:CT在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CT对脑梗死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作为对脑卒中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探讨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系统,探讨年龄、性别、给药速度、药物联用等因素的影响.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与高龄或低龄、给药速度过快、药物联用等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详细询问过敏史、控制给药速度、单一用药等预防措施.结论:完善生产工艺,坚持辨证施治,使用前进行过敏试验,注意监测不良反应,避免诱发因素,做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带来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68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患的资料,将其分为微创组病患36例,其他为对照组.微创组在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后行EST+LC,对照组则采用开腹手术切开胆总管及切除胆囊以去除结石.结果:微创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明显较短,在术后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进行比较,微创组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微创组结石复发2例(5.56%),低于对照组(10例),占总体的31.2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对比,微创组和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2.78%)和11(34.38%);微创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上均具有显著性(P<0.05);胆漏发生例数比较,微创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来说,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恢复情况,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肖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黄帝内经>时代已经成熟运用于临床,近代中医学家也有很多传承与创新.梅全喜、何庭华主编的<中药熏蒸疗法>,对于外治法的理论渊源、药物选择、组方配伍规律、不同病种临床应用方法、外治医疗器械的创新等作了系统论述,资料翔实,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作者:曹东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东兴区乡镇生活饮用水卫生,为提高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东兴区乡镇集中供水枯水期、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4年共检测样品320件,合格率为45.3%.其中枯水期供水水样160件,合格率为40.6%;丰水期供水水样160件,合格率为50.0%.经统计学处理,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无显著差异(0.05 < P< 0.1),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是44.38%和46.25%,无显著差异(0.5 < P < 0.75).4年度合格率,井水、水库水和河水之间的合格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从总体看东兴区集中供水站水质的合格率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15.79%上升到2011年的71.74%.可能与水源和提高水质的净化处理技术有关.4年总体的合格率不高和处理技术与水源有很大相关性.因此提高净水处理技术,加强水源地管理是保证饮水安全的关键.
作者:钟志琴;李娜;龚诚;刘黎;张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CSEA镇痛产妇6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5μg舒芬太尼,30min后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为0.08%盐酸罗哌卡因与0.45μg/mL舒芬太尼100mL,持续剂量5mL/h,PCA剂量5mL,锁定时间15min),对照组为同期自然分娩的60例,对比两组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下肢肌力、产程、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失血量及产妇生命体征,观察无痛分娩组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肌力、产程进展、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失血量及产妇生命体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出现5例瘙痒.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丽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宁夏固原地区4种地质条件下铁棒锤根、茎、叶及果实中乌头碱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为铁棒锤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色谱柱ThermoODS-HYPERSIL(4.6mm×250mm,5μm);DAD检测器;流动相0.1%乙二胺水溶液-甲醇-乙腈(37:39:24);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测定了16批次样品,其中铁棒锤根部乌头碱的含量高,高为固原地区黑城乡铁棒锤根中乌头碱的含量1.7494(mg/g);铁棒锤茎部中乌头碱的含量低.结论:宁夏固原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铁棒锤及其不同生长部位之间乌头碱的含量存在差异.所测定的乌头碱含量数据可作为宁夏铁棒锤药材标准化种植的实验依据.
作者:马学琴;康小兰;付雪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用葛根芩连汤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提取物灌胃,连续6周,采集大鼠血清,用半自动生化仪测量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值,计算肝指数,并做病理学观察.结果:葛根芩连汤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HDL-C、LDL-C和ALT水平.大鼠肝脏切片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葛根芩连汤治疗组肝组织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结论:葛根芩连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
作者:余学钊;杨伟峰;刘合刚;郭琰;陈佳;李峰杰;李贻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痛觉神经调控着初级传入的敏感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内脏初级传入敏感性异常,胃肠部分传入敏感性低下或受抑制,部分传入又病理性敏感化;胃局部微环境改变.
作者:方胜林;孙炳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