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罗琬千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随机划分,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征候规律探讨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中医征候特点,寻找其中医征候规律.方法:选取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跟踪病情调查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征候特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痰湿壅盛为主要病因.痰湿壅盛通常在夜间晨起时发作,引发老年人血压升高.结论:老年高血压通常的中医征候的规律与患者的年龄大小、饮食起居习惯、性别、病情轻重程度以及患病时长等因素相关.

    作者:颜青鲁;张爱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雷公藤红素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是药理活性较高的五环三萜类物质,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系统的文献调查,介绍了雷公藤红素的各种药理活性研究状况,以期为雷公藤红素的药理活性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胡凯;葛卫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8-2011年东兴区乡镇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东兴区乡镇生活饮用水卫生,为提高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东兴区乡镇集中供水枯水期、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4年共检测样品320件,合格率为45.3%.其中枯水期供水水样160件,合格率为40.6%;丰水期供水水样160件,合格率为50.0%.经统计学处理,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无显著差异(0.05 < P< 0.1),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是44.38%和46.25%,无显著差异(0.5 < P < 0.75).4年度合格率,井水、水库水和河水之间的合格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从总体看东兴区集中供水站水质的合格率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15.79%上升到2011年的71.74%.可能与水源和提高水质的净化处理技术有关.4年总体的合格率不高和处理技术与水源有很大相关性.因此提高净水处理技术,加强水源地管理是保证饮水安全的关键.

    作者:钟志琴;李娜;龚诚;刘黎;张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超早期小翼点锁孔切口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翼点锁孔切口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侧裂组在超早期下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皮质组按传统常规骨瓣皮层造瘘口直视下清除血肿,对两组的术后2d内血肿清除情况、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及术后12个月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2d内患者血肿清除情况,侧裂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81.2%,皮质组56.3%,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评定,侧裂组优良率56.3%,皮质组28.0%,术后12个月远期疗效评定,侧裂组优良率71.0%,皮质组41.4%,侧裂组均明显高于皮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损伤小,脑内血肿清除率高,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减少并发病及后遗症,改善预后.

    作者:庹秀均;余海浪;林建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探讨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系统,探讨年龄、性别、给药速度、药物联用等因素的影响.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与高龄或低龄、给药速度过快、药物联用等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详细询问过敏史、控制给药速度、单一用药等预防措施.结论:完善生产工艺,坚持辨证施治,使用前进行过敏试验,注意监测不良反应,避免诱发因素,做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皂角刺与日本皂角刺的生药鉴别

    目的:研究皂角刺及其混伪品日本皂角刺的生药鉴别方法,以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用药.方法:通过药材市场调研和抽样的方法获得样品,采用性状、显微组织鉴别技术,对样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明确了二者在性状、显微特征上的鉴别特征.结论:根据性状和横切面组织显微特征比较,可以准确、快捷鉴别皂角刺真伪.

    作者:赵晶;王帅;金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远节指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带伤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报道其临床应用及手术效果.方法:2009-2012年,切取含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40例53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0~1.5)cm×(1.5~2.5)cm.结果:40例53指伤指转移的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其中26例随访6~10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外观尚可,皮肤弹性好,质地较均匀,随访皮瓣2点辨别觉为5~8mm,手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该皮瓣具有手术简单、外观较好、成功率较高的优点,是临床上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桂萍;王小涛;程鑫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参主要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梳理近三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参药理的文献,提供研究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人参在神经系统、抗肿瘤、心脑血管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概述.结果:人参皂苷Rg类、Rb类等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总结了人参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的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远;张凡;曲胜军;杨彦华;魏熙婷;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成人结肠冗长症34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结肠冗长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4患者均有便秘、长期服用泻剂病史,8例因乙状结肠扭转行急诊手术复位,3~6个月有6例二期手术.34例均在充分准备下择期手术:Ⅰ型27例,行右半、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横结肠单节段冗长结肠扩大切除;Ⅱ型6例,行升-横结肠、横-降结肠、降-乙状结肠扩大切除;Ⅲ型仅1例,保留一半横结肠的结肠次全切除.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2周至3个月后排便1~3次/d,体重增加,摆脱长期使用泻剂,生活质量及体质明显改善.全组均无吻合口瘘、严重腹泻等发生.结论:结肠冗长症外科治疗切除结肠的范围应行扩大趋势,避免复发;对全结肠冗长慎行全结肠切除,避免产生术后严重腹泻,故合理地扩大切除是避免复发和防范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崔智文;谭嘉梦;秦建华;张化礼;王闽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在妇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科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终止妊娠时,研究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刮宫手术治疗.紧急避孕时,大剂量组患者给予25mg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小剂量组患者给予10mg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两组患者除米非司酮药物成分有所不同外,药片的性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方面应完全相同.结果: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终止妊娠时,在成功流产人数、不完全流产人数以及流产失败人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手术终止妊娠患者具有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点.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时,大剂量组患者避孕有效率为89.71%,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有效率72.06%.结论:应用米非司酮不仅能进行终止妊娠和紧急避孕,还能够对患者出现的晚孕促宫颈成熟以及抗肿瘤等进行配合治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窦伟丹;闫洪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与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进行降压治疗与患者7天预后的关系,为脑梗死急性期进行有效压的降压治疗,从而减少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死亡、残疾几率风险的发生.方法:将1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干预组进行降压治疗,使其24h内收缩压下降15%~20%,入院7天时血压稳定降至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水平,并且动态监测两组患者7天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从入院到预后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死亡、残疾发生率.结果:两组入院7天后通过NIHSS评分呈明显降低趋势.干预组82例患者7天后与对照组83例患者进行比较,NIHSS评分、死亡和残疾发生率都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尽快对患者进行合理降压的干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并可明显降低预后7天内的死亡、致残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刘德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应用曲美他嗪后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曲美他嗪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常规治疗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曲美他嗪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57.6%,且曲美他嗪组治疗后LVEF、SV也较治疗前以及常规组治疗后有显著提高.结论:曲美他嗪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发面发挥了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心肌保护作用,临床上他们比单纯的基础药物治疗更进一步改善了心功能,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支向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临床分析.方法:将60例肾内科住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做成抗菌药物应用表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数据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主要集中在预防性和治疗性两大块.60例患者中17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性用药,占28.3%,43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性用药,占71.7%.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占88.5%,不合理用药比例占11.5%.结论:肾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作者:莫顺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虎杖提取物对实验性痛风的作用及机理分析

    目的:评价虎杖提取物对实验性痛风的作用及机理,为临床治疗以及预防痛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8只家兔.连续给药8d之后,取家兔的足关节将尿酸钠溶液注射至其中后进行复制建造模型,在后一次给药20min之后分离家兔后腿膝关节的滑膜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对PPAR-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RT-PCR法对PPAR-γmR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地提高PPAR-γ在家兔滑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使PPAR-γmRNA复制得到增强.结论:虎杖提取物治疗实验性痛风效果显著,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PPAR-γmRNA以及增强PPAR-γ蛋白表达等途径来完成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金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10例脑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手术组、经口唇下-鼻中隔-蝶窦手术组和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组,观察术中出血情况、肿瘤切除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另两组患者;瘤体体积减小程度、异常激素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大于另两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均明显少于另两组患者.结论: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小瘤体体积、降低激素水平,并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脑垂体瘤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房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通过临床观察、记录粘液瘤和附壁血栓的B超影像学数据,结合二者疾病发生特点得出其影像学特征,为更好通过B超诊断心脏粘液瘤和附壁血栓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段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拟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小儿肺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疗程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与早期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5例儿童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前牙反牙合者12例,前牙拥挤者10例,下颌后缩者4例,牙间隙宽者3例,深覆牙合者5例,个别牙扭转错位5例,开牙合6例.结果:经矫治后,45例儿童牙颌畸形患儿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未有其它明显的异常畸形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应及早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纠正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普查,对牙颌畸形患儿给予早期矫治.大力推广、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引导社会、家庭对儿童牙颌畸形早期矫治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韩游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临床治疗,以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穿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伤口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11人,无效1人,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治愈17人,有效24人,无效4人,治愈率为37.8%,有效率为91.1%.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对伤口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穿刺术治疗腹部开放性外伤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德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Ⅱ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经泌尿道感染23例,呼吸道感染15例,胆道感染1例.积极治疗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2.8%,其余34例均痊愈.结论:Ⅱ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泌尿道侵入多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有效.

    作者:李琳;欧阳俊;皮银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