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朝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之后患者残胃胃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胃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33例非经手术治愈,其中在2周内治愈的患者13例,3周内治愈的患者17例,4周内治愈的患者3例,1例患者经手术治愈.结论:胃瘫综合征患者的诊断需排除吻合口以及输出段的空肠机械性梗阻,通过X线钡餐结合胃镜可有效对其进行诊断.在治疗方面,非手术治疗法是主要疗法,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陈焕忠;张伟斌;张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提高中药材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中药材电子商务进行SWOT分析,提出中药材电子商务发展可行性建议.结论:建立质量标准,保证药品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中药材电子商务的顺利运行.
作者:付非;申蕾;冯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CSEA镇痛产妇6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5μg舒芬太尼,30min后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为0.08%盐酸罗哌卡因与0.45μg/mL舒芬太尼100mL,持续剂量5mL/h,PCA剂量5mL,锁定时间15min),对照组为同期自然分娩的60例,对比两组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下肢肌力、产程、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失血量及产妇生命体征,观察无痛分娩组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肌力、产程进展、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失血量及产妇生命体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出现5例瘙痒.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丽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中药材金银花研究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类型、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中药材金银花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冉锋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全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术后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B组).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血清促卵泡素 (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评价患者术后的卵巢功能.结果: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血清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都有升高,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上升明显,且雌二醇和孕酮的表达下降,术后12个月下降更明显,与全子宫切除术比较,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各项激素水平的变化小.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可以更好地减轻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维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作者:钟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4例间质性肺炎并发严重肺动脉高压(mPAP>40mmHg)的病人,其中2例患者均静脉注射前列环素治疗,而引起低氧血症.结果:静脉注射前列环素治疗,短暂临床症状减轻以后,病人的呼吸困难逐渐加重,2例病人在1年左右死亡,2例在治疗后5年内死亡.结论:间质性肺炎继发肺动脉高压临床恶性程度高,应尽早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张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12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内科治疗、脑室引流术和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自发性脑室内出血Ⅰ级患者内科治疗方式佳,死亡率为0,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死亡率为25.0%,血肿清除术死亡率为20%.Ⅱ级患者以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效果佳,死亡率仅为22.2%.Ⅲ级患者以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佳,死亡率为62.5%.Ⅳ级患者死亡率均为100%.自发性脑室内出血Ⅰ级患者超早期、早期和延期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患者以超早期治疗效果佳,死亡率分别为9.1%和53.3%.结论:自发性脑室内出血I级患者宜采用内科治疗,Ⅱ级患者宜行超早期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Ⅲ级患者以超早期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佳,Ⅳ患者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还需临床进行积极探索.
作者:李俊;肖文锋;王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5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25例给予中西药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0例心绞痛患者单纯给予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给予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后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和心电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比单纯给药治疗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秋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进行降压治疗与患者7天预后的关系,为脑梗死急性期进行有效压的降压治疗,从而减少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死亡、残疾几率风险的发生.方法:将1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干预组进行降压治疗,使其24h内收缩压下降15%~20%,入院7天时血压稳定降至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水平,并且动态监测两组患者7天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从入院到预后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死亡、残疾发生率.结果:两组入院7天后通过NIHSS评分呈明显降低趋势.干预组82例患者7天后与对照组83例患者进行比较,NIHSS评分、死亡和残疾发生率都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尽快对患者进行合理降压的干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并可明显降低预后7天内的死亡、致残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刘德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使高危药品在病区的管理得到加强.方法:探讨高危药品病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高危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品对象不明确、放置不规范、有效期不详、无账目记录备用数量、使用时无双人核对制度、医嘱字迹潦草不清等.结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改进如建立高危药品目录、药品分类放置、使用双人核对制度以及医嘱计算机录入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得到加强,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戴盛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俊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临床分析.方法:将60例肾内科住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做成抗菌药物应用表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数据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主要集中在预防性和治疗性两大块.60例患者中17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性用药,占28.3%,43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性用药,占71.7%.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占88.5%,不合理用药比例占11.5%.结论:肾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作者:莫顺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 5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6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二组260例进行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便用阳性诊断符合率来评价两组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准确度.结果: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组共检出阳性标本166例,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实际为140例,诊断符合率为84.3%,而单独采用阴道镜检查检出的阳性标本有114例,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有假阳性59例,阳性诊断符合率为48.2%,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较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复方田基黄胶囊中虎杖总蒽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40nm波长处测定虎杖总蒽醌含量.结果:大黄素含量在4.44~28.8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8%,RSD=2.6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卓斌;曾聪彦;张文霞;陈文秀;郑雪青;刁军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82例急性鼻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渊舒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通窍鼻炎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鼻炎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俊生;张敏;洪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肺康丸对哮喘复发的预防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哮喘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62例应用肺康丸进行预防复发治疗.用法用量:药物经烘干,研末,做蜜丸,有糖尿病者做水丸,每次服用9g,每日服3次,连续服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12周的第1s用力呼气容量(FEV1)、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动态变化及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提高,服用肺康丸后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康丸对预防哮喘复发有明显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提高控制率,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深入探讨临床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提高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心绞痛患者104例,进行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口服、舌下含服、静脉注射方式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全部患者中有96例治愈,治愈率达92.31%,剩下8例病情明显好转,但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发应,尤其是产生耐药性.结论: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效果较好,但存在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缺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科学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利用带伤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报道其临床应用及手术效果.方法:2009-2012年,切取含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40例53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0~1.5)cm×(1.5~2.5)cm.结果:40例53指伤指转移的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其中26例随访6~10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外观尚可,皮肤弹性好,质地较均匀,随访皮瓣2点辨别觉为5~8mm,手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该皮瓣具有手术简单、外观较好、成功率较高的优点,是临床上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桂萍;王小涛;程鑫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正确评估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腕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腕关节不稳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腕关节不稳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融合组和置换组,分别进行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和腕关节置换术,通过对手术过程的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治疗腕关节不稳的手术方式进行评定.结果: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小于腕关节置换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明显小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明显好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腕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苏杰鹏;袁婉华;郭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炮制改变苦杏仁功效及归经的体内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炮制苦杏仁与常规工艺苦杏仁相比较,观察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炮制苦杏仁较传统加工工艺,不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效果显著,尤其是止咳平喘和润肠通便作用明显.
作者:杨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