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45例老年心绞痛疗效观察

李秋莉

关键词:中西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老年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5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25例给予中西药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0例心绞痛患者单纯给予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给予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后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和心电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比单纯给药治疗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目的:表征葛根素与大豆磷脂形成的复合物.方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旋光度测定法来表征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DSC曲线和旋光度.结果:DSC结果显示葛根素的特征峰消失,磷脂复合物的相变温度降低.旋光度测量结果显示,复合物的旋光度低于葛根素与大豆磷脂的物理加和.结论:初步确定葛根素与大豆磷脂间的复合是一种弱的相互作用.

    作者:张立;崔名全;尹蓉莉;朱双燕;陈柳钦;李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司坦唑醇分散片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HPLC对司坦唑醇分散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YWG C18(10μm,4.6mm×250m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25∶75);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司坦唑醇在19.08~228.96μg/mL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总回收率为99.54%(n=9),RSD(n=9)为0.9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司坦唑醇分散片的质量.

    作者:周明礼;苏小兰;梁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8例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08例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B组20例应用传统的手工塑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对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钛钉的使用量,以及术后的临床并发症和塑形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A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钛钉的使用量,以及术后的临床并发症和塑形满意度同B组相比较,均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不仅能够完成解剖复位,而且塑形的满意度较高,并且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能够减少术后临床并发症,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朱文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材电子商务SWOT分析

    目的:提高中药材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中药材电子商务进行SWOT分析,提出中药材电子商务发展可行性建议.结论:建立质量标准,保证药品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中药材电子商务的顺利运行.

    作者:付非;申蕾;冯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45例老年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5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25例给予中西药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0例心绞痛患者单纯给予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给予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后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和心电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比单纯给药治疗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秋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临床分析.方法:将60例肾内科住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做成抗菌药物应用表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数据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主要集中在预防性和治疗性两大块.60例患者中17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性用药,占28.3%,43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性用药,占71.7%.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占88.5%,不合理用药比例占11.5%.结论:肾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作者:莫顺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方法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骨折迟缓愈合患者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牵引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0%,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光密度值在治疗过程中均有增高表现,观察组增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迟缓愈合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参主要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梳理近三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参药理的文献,提供研究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人参在神经系统、抗肿瘤、心脑血管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概述.结果:人参皂苷Rg类、Rb类等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总结了人参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的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远;张凡;曲胜军;杨彦华;魏熙婷;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间质性肺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4例间质性肺炎并发严重肺动脉高压(mPAP>40mmHg)的病人,其中2例患者均静脉注射前列环素治疗,而引起低氧血症.结果:静脉注射前列环素治疗,短暂临床症状减轻以后,病人的呼吸困难逐渐加重,2例病人在1年左右死亡,2例在治疗后5年内死亡.结论:间质性肺炎继发肺动脉高压临床恶性程度高,应尽早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张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顶空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乳酸中残留溶剂

    目的:建立乳酸中残留溶剂甲醇限度检查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外标法,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毛细管色谱柱Elite-WAX(Crossbond-PEG) 30m×0.25mm,2.5μm.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方法的线性较好,甲醇回收率分别为98.8%,RSD<2%.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测定乳酸中甲醇残留量.

    作者:许琦;张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中成药的正确选用

    中成药是历代医家医疗实践的结晶,具有便于储存、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而很多疾病表现有多种临床证候类型,很难将其与某一种中成药对号入座.由于临床医生或患者往往根据药名或说明书选药,而中成药的说明书仅指出该药的主要功效,引申作用并未标明,致使正确的中成药或者不被应用,或者被盲目使用,影响治疗效果.就中成药的正确运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中成药的使用及患者健康提供借鉴.

    作者:丁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考证

    对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进行了考证,从麻城地方志、相关史料和药典的记载,以及清朝至北宋年间,历史上的麻城籍人士或在麻城入仕、游历的文化名人的诗词咏赞记载中得出:麻城福白菊早有种植,有观赏、膳用和入药等功能和效用.这些翔实的史料佐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的年代脉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凌礼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平肝化痰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平肝化痰方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使用自拟方平肝化痰方治疗,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以6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无不良反应出现,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不良反应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肝化痰方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鲁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彭万年教授运用经方治验糖尿病性心脏病验案三则

    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其执着于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和应用,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现将彭师活用经方辨证论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案例三则概述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陈氏秋云;彭万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治理医疗逐利行为,推进中医药健康发展

    针对医疗中出现的逐利行为,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透过医疗逐利行为,剖析了中医药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加强中医药健康发展的思路.

    作者:黄妮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病例,探讨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阴道试产的比例和成功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再次剖宫产率为82.0%,试产后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80.0%.瘢痕子宫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社会原因为主.瘢痕不足两年者60例,占30.0%;瘢痕不明显者5例,占2.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发生并发症,增加产妇和胎儿的危险,应该在综合考虑和检测的基础上确定产妇的分娩方式,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李惠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犬上前牙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临床装置的上前牙压低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评价其压低上前牙的有效性,为其后的系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择9只犬,每只犬在上颌两侧第二切牙牙根和第三切牙牙根之间唇侧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每侧施加100g的牵引力压低上前牙.结果:上前牙发生了明显的压低移动,四周平均压低(2.83±0.28)mm,微型种植体无松动、位移,牙压低装置未发生脱落.结论:以犬为实验对象,采用微型种植体可以作为有效的正畸支抗压低上前牙,建立科学、简单、可靠的正畸牙压低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压低的力量精确、可控.

    作者:韩淼;胡晓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治疗方案的选择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12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内科治疗、脑室引流术和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自发性脑室内出血Ⅰ级患者内科治疗方式佳,死亡率为0,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死亡率为25.0%,血肿清除术死亡率为20%.Ⅱ级患者以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效果佳,死亡率仅为22.2%.Ⅲ级患者以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佳,死亡率为62.5%.Ⅳ级患者死亡率均为100%.自发性脑室内出血Ⅰ级患者超早期、早期和延期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患者以超早期治疗效果佳,死亡率分别为9.1%和53.3%.结论:自发性脑室内出血I级患者宜采用内科治疗,Ⅱ级患者宜行超早期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Ⅲ级患者以超早期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佳,Ⅳ患者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还需临床进行积极探索.

    作者:李俊;肖文锋;王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科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妇科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0岁的发生率为62.96%,≥40岁的发生率为39.62%;术前紧张呕吐发生率为62.50%,不紧张患者发生率为25.00%;体征指数≥24发生率为71.05%,<24发生率为26.19%;疼痛的患者发生呕吐66.67%,未发生疼痛为18.75%;应用吗啡硬膜外镇痛的患者中有87.50%发生恶心呕吐,未应用吗啡硬膜外镇痛中有30.36%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体重>60kg 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66.67%,体重≤60kg患者发生率41.51%.结论:年龄、术前紧张、体质指数、体重、术后疼痛、使用镇痛泵及镇痛药和术后低血压等因素与腹部术后恶心呕吐有关.

    作者:林国珍;林芝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人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诱因、特点及其对抗菌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感染得到控制并治愈,10例死亡,其中死于感染未控制8例,死于脑疝2例.结论: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细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V、先锋必耐药严重,对喹诺酮类较敏感.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者,广谱抗菌素、激素为其主要诱因,对可疑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可考虑喹诺酮类抗菌素为首选用药.

    作者:景志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