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非;申蕾;冯波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俊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建立HPLC对司坦唑醇分散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YWG C18(10μm,4.6mm×250m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25∶75);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司坦唑醇在19.08~228.96μg/mL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总回收率为99.54%(n=9),RSD(n=9)为0.9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司坦唑醇分散片的质量.
作者:周明礼;苏小兰;梁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论述手足癣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阐述方药组成及用法.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和典型病案,说明该验方对治疗手足癣的特点及疗效.
作者:汪智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12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内科治疗、脑室引流术和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自发性脑室内出血Ⅰ级患者内科治疗方式佳,死亡率为0,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死亡率为25.0%,血肿清除术死亡率为20%.Ⅱ级患者以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效果佳,死亡率仅为22.2%.Ⅲ级患者以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佳,死亡率为62.5%.Ⅳ级患者死亡率均为100%.自发性脑室内出血Ⅰ级患者超早期、早期和延期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患者以超早期治疗效果佳,死亡率分别为9.1%和53.3%.结论:自发性脑室内出血I级患者宜采用内科治疗,Ⅱ级患者宜行超早期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Ⅲ级患者以超早期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佳,Ⅳ患者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还需临床进行积极探索.
作者:李俊;肖文锋;王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Ⅱ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经泌尿道感染23例,呼吸道感染15例,胆道感染1例.积极治疗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2.8%,其余34例均痊愈.结论:Ⅱ型糖尿病并发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泌尿道侵入多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有效.
作者:李琳;欧阳俊;皮银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随机划分,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琬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浙江省基层名中医俞承烈主任中医师采用中医药诊疗本病,提出先定病位、次辨病性、再析病理、后拟处方、兼调饮食的辨治方法,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黄敏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利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苯氧胺片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禁用西药三苯氧胺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33例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对照患者有21例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8例、对照组有10例出现月经失调或白带异常现象,在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后第2个月便恢复正常.结论: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共同发挥作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汤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肺康丸对哮喘复发的预防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哮喘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62例应用肺康丸进行预防复发治疗.用法用量:药物经烘干,研末,做蜜丸,有糖尿病者做水丸,每次服用9g,每日服3次,连续服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12周的第1s用力呼气容量(FEV1)、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动态变化及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提高,服用肺康丸后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康丸对预防哮喘复发有明显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提高控制率,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 5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6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二组260例进行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便用阳性诊断符合率来评价两组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准确度.结果: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组共检出阳性标本166例,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实际为140例,诊断符合率为84.3%,而单独采用阴道镜检查检出的阳性标本有114例,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有假阳性59例,阳性诊断符合率为48.2%,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较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病例,探讨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阴道试产的比例和成功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再次剖宫产率为82.0%,试产后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80.0%.瘢痕子宫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社会原因为主.瘢痕不足两年者60例,占30.0%;瘢痕不明显者5例,占2.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发生并发症,增加产妇和胎儿的危险,应该在综合考虑和检测的基础上确定产妇的分娩方式,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李惠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诺维本联合阿霉素化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晚期和复发乳腺癌患者,对其用诺维本联合阿霉素静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2例,进展16例;疾病控制率为78.13%,总有效率为59.38%;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及脱发等.结论: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行诺维本联合阿霉素化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徐寰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正确评估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腕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腕关节不稳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腕关节不稳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融合组和置换组,分别进行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和腕关节置换术,通过对手术过程的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治疗腕关节不稳的手术方式进行评定.结果: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小于腕关节置换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明显小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明显好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腕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苏杰鹏;袁婉华;郭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非洛地平可以让全身动脉血管扩张,也是肾动脉血管扩张剂,适用于预防高血压,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它可以作为利尿剂,并可以结合β-阻滞剂.总结了非洛地平的合成实验,合成滤波器佳参数的正交实验设计,并评估这些产品合成的主要途径.
作者:宋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使高危药品在病区的管理得到加强.方法:探讨高危药品病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高危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品对象不明确、放置不规范、有效期不详、无账目记录备用数量、使用时无双人核对制度、医嘱字迹潦草不清等.结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改进如建立高危药品目录、药品分类放置、使用双人核对制度以及医嘱计算机录入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得到加强,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戴盛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翼点锁孔切口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侧裂组在超早期下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皮质组按传统常规骨瓣皮层造瘘口直视下清除血肿,对两组的术后2d内血肿清除情况、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及术后12个月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2d内患者血肿清除情况,侧裂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81.2%,皮质组56.3%,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评定,侧裂组优良率56.3%,皮质组28.0%,术后12个月远期疗效评定,侧裂组优良率71.0%,皮质组41.4%,侧裂组均明显高于皮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损伤小,脑内血肿清除率高,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减少并发病及后遗症,改善预后.
作者:庹秀均;余海浪;林建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乳腺肿瘤患者126例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进行手术切除取标本作病理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乳腺恶性肿瘤36例,乳腺良性肿瘤90例,通过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4.74%、95.56%.两组患者硬度、面积、直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直径、硬度、面积三项参数价值尤其高.
作者:谢剑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肠粘连与肠梗阻的临床区别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治疗的肠粘连与肠梗阻病例的治疗情况.结果:肠粘连与肠梗阻术后有17例患者手术成功并已康复,1例患者因中毒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3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在院方的积极救治后康复.结论:手术间期病情程度可作为判断治疗方案的有用指标.肠粘连与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如条件允许,应积极手术治疗,首要目的是解除肠粘连与肠梗阻.
作者:曹洪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针对医疗中出现的逐利行为,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透过医疗逐利行为,剖析了中医药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加强中医药健康发展的思路.
作者:黄妮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进行了考证,从麻城地方志、相关史料和药典的记载,以及清朝至北宋年间,历史上的麻城籍人士或在麻城入仕、游历的文化名人的诗词咏赞记载中得出:麻城福白菊早有种植,有观赏、膳用和入药等功能和效用.这些翔实的史料佐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的年代脉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凌礼潮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