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杨柳;郭小伟;刘春枝;孟庆勇;潘玉林

关键词:多裂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观察组)和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患者(对照组)各5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Cobb角纠正情况、椎体压缩率、手术指征、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含量以及肌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Cobb角以及椎体压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d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椎旁肌肌电图静息状态与收缩状态异常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相对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患者椎旁肌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的优势.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4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住院顺序编号的单双号分为强光疗组与传统光疗组各73例,分别采取高强度光[35~45μW/(cm2·nm)]与常规强度光[10~12μW/(cm2·nm)]进行光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疗效、氧化应激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强光疗组累计光疗与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光疗组(P<0.05);两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强光疗组12、24 h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光疗组(P<0.05);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光疗能够在更短时间内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水平,且氧化应激损伤与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疗效优于传统光疗.

    作者:李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ICU重症创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

    重症创伤患者伤后因多有直接的胸部创伤、排痰困难、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以及剧烈应激诱导的免疫紊乱等多种因素,致伤后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据报道,创伤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约为 36%,而需机械通气的重症创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 70% [1,2].为此,我们分析了 2014 年 7 月 ~ 2018 年7 月我院 ICU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望能有助于此类患者的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熊乾援;许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6月 ~2017年6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内侧柱支撑重建(研究)组46例和锁定钢板(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两组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二次手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优良率、CMS及Neer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骨折愈合、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均显著减小(P<0.01);二次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锟;郑世军;张大伟;许伟朋;赵东晓;李东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NSAID相关性肠炎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的药物,可改善由风湿性疾病引起的炎性症状,并可缓解疼痛.非甾体抗炎药中常用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功能,近年来广泛用于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因而 NSAIDs 的临床应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也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为广泛的一类处方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长期大量服用时可出现副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 NSAIDs 引起的胃损害,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服用 NSAIDs可引起下消化道的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NSAIDs 相关性肠炎、肠穿孔、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NSAIDs 相关性肠炎在NSAIDs 的肠道损害中常见,是一种以肠道慢性失血、蛋白丢失、回肠吸收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肠炎.

    作者:张虹;李子银;彭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回肠膀胱术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回肠膀胱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30例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回肠膀胱手术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并与采取传统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回肠膀胱术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雷华双;邓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耶尔森菌肠炎

    耶尔森菌肠炎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感染性疾病.该病除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及结缔组织疾患等并造成慢性迁延性疾病,在部分患者可引发败血症,甚至造成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乃至威胁生命.

    作者:秦梦琳;方向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某三甲医院ICU与非ICU目标监测菌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非ICU)病原菌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质控菌株ATCC25922、ATCC29213;药敏结果判断标准参照2016、2017版CLSI标准.检测多重耐药菌(MDR);计算耐药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ICU多重耐药率远高于非ICU(P<0.05),ICU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没有耐药菌株;对复方新诺明之外的其他抗菌药物,ICU比非ICU耐药率高出明显(均P<0.05);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除了阿米卡星,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ICU均明显高于非ICU(P<0.05);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ICU也显著高出非ICU(P<0.05或0.01).结论 主要目标监测菌ICU比非ICU更耐药、MDR检出率更高,因此要做好ICU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刘佳霖;廖亚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肠黏膜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导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早由 Boley 等[1]于 1963 年提出,1966年 Marston等[2]将其命名为缺血性结肠炎,是缺血性肠病中的一种类型.2015 年《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由美国胃肠病协会(American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ACG)制定的《ACG 临床指南:结肠缺血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形式、诊断方法和处理》[ 3].IC过去被认为是临床少见病,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IC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第二重要因素.此外,由于部分轻症患者并未就诊,并且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该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所以,它的发病率有可能比统计的数据还要高.

    作者:邵立华;吕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显微镜结肠炎

    显微镜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是以慢性复发性水样腹泻为表现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内镜下无或轻度异常的黏膜改变.根据肠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将 MC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lymphocytic colitis,LC)和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CC).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去十年 MC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慢性非出血性腹泻的常见病因.相比于炎症性肠病,对于 MC的认识较少,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MC因患者症状呈持续性、复发性的特点,影响生活质量,而逐渐受到重视.

    作者:任宏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十一酸睾酮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

    目的 介绍十一酸睾酮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今后该药疹的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在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抗过敏、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隔离消毒、预防感染、精心的皮损护理与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创面皮肤由起疱、破溃,到干燥、皮肤新生,痊愈出院.结论 抗过敏、隔离消毒、预防感染、精心护理皮损等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十一酸睾酮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顺利痊愈的重要基础.

    作者:韩敏;王与;饶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伦琴射线发现 2 年后的 1897 年[1],它是由于腹腔或者盆腔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引起的肠管(包括小肠、大肠)黏膜损伤[2],很多证据表明放射性肠炎本质上是一种炎症.放射性肠炎按照起病时间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肠炎两类.急性放射性肠炎多在放疗期间发病,临床症状多在2 至 12 周左右自行缓解;慢性放射性肠炎一般在是放疗结束后的几个月至数年的时间内发展而来的[3],临床表现不典型,随着病程迁延,可致肠壁增厚、溃疡以及肠纤维化,导致梗阻、瘘、出血或局部脓肿[ 4].随着肿瘤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生存期不断延长,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病率逐步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及治疗均存在困难,得到诸多关注.

    作者:吴龙云;庞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女性HPV感染及基因分型年龄分布的临床调查

    目的 分析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患者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基因分型的年龄分布,为本地区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8336例参加HPV分型检测的女性患者进行HPV感染及基因分型年龄分布分析,计算HPV感染率、构成比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绘制年龄段曲线图.结果 HPV感染前3位的亚型为HPV16(5.2%)、HPV52(3.5%)和HPV58(2.9%);2015~2017年总体感染率逐年下降,但前3位的亚型无下降趋势;HPV感染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存在差异,<26、>55岁年龄段在HPV感染前三位的亚型、高危亚型、多重感染的感染率较其他年龄段高.结论 HPV感染以HPV16、52、58为主要亚型,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在宫颈癌筛查中对年轻女性或老年女性患者要多给予关注.

    作者:李瑞敏;宋文月;尹保娜;安芳;褚艳蓉;张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高龄髋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高龄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年龄≥75岁行单侧髋部手术的8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单纯喉罩全麻,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管、苏醒、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T0时点比较,对照组T1、T2时点MAP升高,HR明显增快(P<0.05);T1、T2时点对照组MAP、HR均高于观察组(P<0.05);T1、T2时点两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高龄髋部手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循环系统稳定,不良反应小,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勇辉;彭辉;张国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盐酸纳美芬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11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肾上腺髓质素(AD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β-内啡肽(β-EP)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1.2%),治疗后观察组的ADM、NSE、CK-BB、β-E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死亡.结论 盐酸纳美芬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且安全性佳.

    作者:金娟;康文清;李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脑血流动力学及脑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9例行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骨缺损修补距首次开颅时间分为超早期组与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颅骨修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超早期组手术前后患侧皮层、基底节区、丘脑rCBV的改变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早期组手术前后患侧皮层、基底节区rCBF的改变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深部丘脑的改变量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基底节区的MTT的改变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的改变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超早期组术后NIHSS和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颅骨修补对大脑血流灌注的改善效果更明显,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金盼盼;胡飞;蒋泳;岑波;肖国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观察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40例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照组给予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比较两组分娩后的会阴情况、并发症、产程、住院时间、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率分别为23.33%、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83%、30.83%,而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2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均P<0.01);两组会阴裂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二产程、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0.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性生活恢复时间、性交痛发生率分别为(3.14±1.12)d、(97.53±2.11)分、(61.85±6.97)d、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2±1.64)d、(85.64±4.79)分、(86.23±9.31)d、25.83%(均P<0.01).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有效减轻分娩对产妇会阴造成的损伤,缩短产妇住院时间,预后良好.

    作者:程玉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便秘与肠道菌群

    慢性便秘是一种以症状为基础的胃肠道疾病,其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 3 次 /周)、粪便干结、伴或不伴排便不尽感为特征[ 1].同时可导致腹痛、腹胀、头晕、头痛等不适[2].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普通人群的便秘患病率从 0. 7%到 79%不等(中位数为16%).儿童便秘的患病率在 0. 7% ~ 29. 6%之间(中位数 12%).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似乎都可影响便秘的发生[ 3].除了传统治疗方法外,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新手段.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人群的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宿主各种生理活动,包括胃肠动力[4].本文拟对肠道菌群与慢性便秘的关系进行概述.

    作者:李英莉;刘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胎心宫缩图监护下经阴道羊膜腔内灌注治疗孕32周前羊水过少

    目的 观察胎心宫缩图监护下经阴道羊膜腔内灌注(AI)对孕32周前羊水过少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孕32周前羊水过少的患者98例在胎心宫缩图监护下采用阴道AI进行分娩(观察组),选取同期孕32周前羊水过少的患者98例采用常规分娩方式分娩(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胎儿娩出1、5 min后阿氏(Apgar)评分、羊水指数(AFI)及胎心监护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羊水Ⅲ度粪染及胎儿窘迫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娩出1、5 min后Apgar评分、AFI及胎心监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孕妇的产褥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心宫缩图监护下经阴道AI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张志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激性心肌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胸痛10 h,加重伴胸闷、呼吸困难7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患者于10 h前与家属争吵后突然出现胸痛,胸痛呈持续性发作,未予以重视.7h前胸痛加重,从睡梦中痛醒,伴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无放射痛,无大汗、咯血、发热、晕厥、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症状.上述症状持续2h未见明显缓解,急送至外院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异常,前壁心肌缺血.

    作者:邓秋艳;童传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小儿重症肺炎中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 ~2017年4月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患儿临床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家属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气促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和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