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亚洲;宋新华;毋艳君;霍永军;裴森;韩宝军;谢晓娟;张承立;张东魁
Array多焦点人工晶体是美国眼力健公司近研制出的第二代硅胶可折叠的区带渐进性屈光性多焦人工晶体(AMO Array Zonal-progreesive Multifocal U-traviolet-Absorbing Silicone Posterior Chamber Lens).
作者:高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陈××女36岁农民住院号:7622因复视、四肢无力5天,于2001年8月10日就诊.1周前曾感冒,无畏寒、发热、抽搐史,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
作者:戴红梅;庄成和;刘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年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视力好,散光小,明显优于常规三联手术.
作者:钟建;殷汝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矫正术后白内障手术时间、屈光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晶体度数选择的可靠性.方法:经RK、PRK、ALK、LASIK治疗后的白内障病人6例(9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用经SRK三元回归公式自动计算的近正视化或近视(-5.00D)的人工晶体,随访3月~3年对白内障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前节和眼底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屈光矫正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的9只眼中,2只眼达到了术前预测的屈光度,接近正视;3只眼达到术前预测的-5.0的屈光度,随时间的推迟,近视度数逐渐回退;4只眼未达到术前预测的屈光度,产生+5.00~~+7.00的屈光度,其中2只眼行人工晶体更换术.结论:对于近视眼屈光矫正术后的白内障病人,若白内障术前预测人工晶体度数较大时,SRK公式所计算的人工晶体度数可参考并使用;如预测人工晶体度数较小(<+10.00D)时,人工晶体值仅供参考.选择佳的人工晶体计算公式和改进角膜屈光度的测量方法是消除屈光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度数发生错误的关键,也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研究课题.
作者:施玉英;云波;董喆;张红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从1990年Gimbel等[1]设计介绍了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以来,国际上已广泛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术来去除晶状体前囊膜,以保证前囊膜开口边缘光滑、完整,使囊袋内的超声乳化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
作者:秦勇;林振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9月,对26例(28只眼)瞳孔全后粘连白内障患者,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建华;乔光;李若溪;廉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前,角膜缘移植术已成为重建角膜上皮的重要手段,但尚少对角膜缘干细胞生存微环境的深入研究.
作者:邓宏伟;李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应用HRT-Ⅱ(Heideberg Retina Tomograph)系统测定正常人眼的视盘结构参数.方法:随机筛选出的不同年龄的正常个体100名,依年龄分成3组进行HRT-Ⅱ检查,得出不同年龄人体的视盘参数的正常值.结果:应用HRT-Ⅱ系统提供的视盘各类参数,主要是杯的面积(cup area),缘的面积(rim area),杯的深度(cup depth),杯的容积(cup volume),杯/盘面积比(cup/disc are ratio),缘容积(^marea),平均神经纤维层的厚度(NFL),通过统计分析3组数值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比较该组数据,较以往欧洲及美国所提供的数据有一定差异,该组数据值较以往国内参考值亦有差异,可供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参考.
作者:尹则琳;张金华;韩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及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5例经10%KOH湿片或湿片墨汁法直接镜检查到真菌菌丝或孢子确认为真菌性角膜炎者进行菌属鉴别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氟康唑静滴联合局部应用二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和三唑粉及制霉菌素药粉滴眼或5%那他霉素眼液治疗1周,无效且视力<0.1者选择手术.结果:本组115眼中48眼经药物治疗病情痊愈,32眼行板层角膜移植,35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植片透明39眼(58.20%),混浊26眼(38.80%).真菌病灶复发3眼(4.47%),其中1眼经药物治疗后感染控制,2眼药物治疗无效.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应早期辅助实验室诊断,早期联合用药或手术治疗.
作者:姬亚洲;宋新华;毋艳君;霍永军;裴森;韩宝军;谢晓娟;张承立;张东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作者自2000年4月至2000年10月间应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睑球粘连10例,下穹窿浅窄整复术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日昌;刘英芝;刘景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翼状胬肉术后较易复发使得该病一直属于眼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们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联合羊膜移植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叶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通过异体巩膜移植再造眼睑的手术,能够使因如肿瘤的切除手术或者外伤等原因所造成的眼睑部分缺损的患者得到修补和治愈,我们重点介绍4例异体巩膜移植再造眼睑手术来对手术进行总结.
作者:路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于2001年元月开始,采用泪道注药探通的方法治疗15例(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郝小波;张亚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60岁因左眼间断性视物模糊4个月,加重3天,于1999年12月9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坤丽;张风英;李晓清;杨素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白内障、青光眼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文献报道极少[1].1996年1月至2000年11月,我院眼科住院病人发生ARF共9例,主要为白内障、青光眼患者.
作者:李志敏;俞雷;李明;王鲜;刘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减少手术次数,缩短疗程.方法:对全部结膜囊缩窄的病例同期行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和结膜囊游离植皮术.结果:全部病例均皮瓣成活,眼座无外露,结膜囊成形好,义眼安放满意,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缩窄的病例,可以同期行眼座植入和结膜囊成形术,只要掌握手术要领,就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次数,使疗程缩短.
作者:朱莉;蔡季平;魏锐利;朱煌;李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VisionBlue(0.06%台盼蓝)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是否有助于连续环形撕囊(CCC)及整个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方法:30例30只眼,术中前房注入0.1ml VisionBlue,观察前囊膜着色效果、撕囊成功率、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囊膜保护的完整率以及角膜内皮、眼压和房水炎症反应等.结果:28眼前囊膜周边及中央一次性均匀着色,2只眼经过两次染色后着色均匀;撕囊全部成功顺利,在后续的超乳手术中保留的囊膜边界清晰,完整率30/30;术中无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炎症反应轻,眼压及角膜内皮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追踪3个月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VisionBlue染色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技术,提高了前囊膜的可见度,有助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CCC和整个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林振德;朱晓波;程冰;邹玉平;冯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单纯切除、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翼状胬肉患者共48例(48只眼),随机分为一组(胬肉单纯切除),二组(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三组(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球结膜是否有结膜翼状胬肉样组织增生.结果:随访3月-25月,一组16例5例复发(31%);二组1例复发(6.2%);三组无1例复发.结论:单纯的手术切除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翼状胬肉的复发.羊膜移植目的在于恢复角膜缘基质微环境,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于恢复角膜缘干细胞的数量,因而,两种手术方法均可行.但角膜缘上皮联合结膜移植手术方式系自体眼表组织移植,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是处理翼状胬肉复发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李颖;倪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小梁切除术是当今手术治疗青光眼的经典术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有一定比例失败于滤过道阻塞,发生率可达15~30%,究其原因,主要是滤过道疤痕形成导致阻塞,滤过泡无功能,眼压再升高.
作者:陈平;郑玉炎;王素英;张友胜;江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角膜上皮干细胞(corneal epithelial stem cells)的发现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逐渐了解,大大增强了人们对部分眼表疾病的认识,针对角膜上皮干细胞缺乏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炜;黄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