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处理

刘鹏飞;李爱军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阻塞性黄疸, 处理体会, obstructive jaundice,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细胞性黄疸, 临床表现, 合并症状, 发病机理,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患者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黄疸是其常见的合并症状.一般说来,原发性肝癌所合并的黄疸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两者无论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直到处理、预后等都有所不同.现就我院1996年1月~1998年5月期间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急腹症中子宫直肠陷凹积液的超声诊断

    子宫直肠陷凹亦称道格拉斯(Douglas)陷凹是腹膜腔低部位,此陷凹内积液在妇科急腹症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B型超声能及时发现积液的存在,并根据盆腔内超声图像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现报道我科B超诊断64例子宫直肠陷凹积液病例,并探讨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秉兰;林莉;肖立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盆腔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变化的动态观察

    为了解盆腔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变化及其规律,于盆腔手术前24~48 h及术后48~72 h分别抽取静脉血,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的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钙离子浓度 .结果显示:术后血钾、钠显著低于术前(P<0.01, P<0.05),血氯、钙几乎无变化(P均>0.05).说明盆腔手术后3 d内每日至少应补充氯化钠9 g,如果患者术后48~72 h还不能进食,应及时补充氯化钾.钙的补充适合于大手术后的患者,尤其是输血后的患者.血氯的变化不明显,术后每日补充足够的氯化钠即可.

    作者:吴翠华;吴绪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人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33例误漏诊分析

    老年人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而易误漏诊.我们对3家医院1987~1997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33例误漏诊情况从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张光璞;王西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残端漏8例分析

    我院1988~1997年共收治8例十二脂残端漏(其中4例为外院转入).现就其原因、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共同避免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宗进;漆友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女性淋菌性宫颈炎110例

    女性淋菌性宫颈炎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快速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其准确性是常规涂片检查所不能比拟的,本组采用PCR技术检测110例女性淋菌性宫颈炎,其阳性检测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光琳;胡青萍;黄志琨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46例

    肾脏囊性疾病是先天性、遗传性、获得性肾皮质或髓质囊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常见.我院自1989~1997年利用不带穿刺探头的普通B超仪,进行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46例,报道如下.

    作者:田斌群;李世文;李北平;肖红枝;万少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处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黄疸是其常见的合并症状.一般说来,原发性肝癌所合并的黄疸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两者无论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直到处理、预后等都有所不同.现就我院1996年1月~1998年5月期间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鹏飞;李爱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高位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由于对呼吸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我院1995年6月~1997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乳腺癌根治术162例,手术顺利,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荣;王焱林;王有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胃复安中毒23例

    胃复安是常用的止吐药,但由于使用不当引起中毒病例屡见不鲜,现将我院1986年9月~1996年10月收治的胃复安中毒23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克兆;宋云基;王莎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细胞因子的研究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本研究探讨了感染性黄疸和非感染性黄疸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关系.结果显示感染性黄疸患儿的IL-6、TNFα均极显著高于非感染性患儿组(P<0.01),TL-8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表明感染性黄疸患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积极反应,上述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过程,而IL-8的产生没有IL-6和TNFα升高显著,可能与IL-8主要参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提示感染性黄疸患儿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显著增高时,可指导临床积极预防核黄疸发生.

    作者:赵萍;王琳;冯小三;黄绍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79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很多,不同病因的阴道出血处理方式又明显不同,不可简单的对症治疗.因此,了解其原因做到早诊断、早处理,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1994年1月~1998年12月经诊治的79例自然绝经1年以上阴道出血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望艳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及高血压病的关系

    为探讨武汉地区汉族老年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及高血压病的关系,随机选择41例正常老年人,3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其ACE基因型.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2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ACE浓度.结果显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老年人高血压病无相关关系.但血清ACE水平在ACE三种基因型之间有显著差异,DD型者高[(37.50±1.51)U/ml)],显著高于ID型[(23.11±3.03)/U/ml]和II型者[(20.59±2.87)U/ml].提示在武汉地区汉族老年人群体中,ACE基因I/D多态性不是高血压病发病的遗传标志.但ACE基因缺失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ACE水平增高,这可能与该多态性参与介导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沈丹;哈黛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Jaundice)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巩膜、粘膜和皮肤出现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人血清胆红素高为17.1 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CB)3.42 μmol/ L ,非结合胆红素(UCB)13.68 μmol/L,超过34.2 μmol/L必出现黄疸称显性黄疸.

    作者:欧阳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胆囊切除后残株结石的原因分析(附23例报告)

    胆囊残株结石为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我们于1987~1996年共收集23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孙碧文;刘亚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有症状髓石病(附34例报告)

    髓石是牙髓变性的一种,一般无症状,极少数病例可出现剧烈的自发痛,向同侧头面部放射,易误诊为急性牙髓炎,现将临床诊治的34例有症状髓石病报道如下.

    作者:魏明波;冯应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呼吸道异物取出意外6例死因分析

    我院1970~1995年收治的201例呼吸道异物患者中死亡6例,为提高诊疗水平,特作如下死因分析.

    作者:姜春秋;刘元清;金康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伤寒并发肠出血的栓塞放射治疗(附5例报告)

    伤寒并发肠出血是伤寒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尤其是在出血部位不明,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并经动脉灌注止血药物或血管栓塞止血,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此技术治疗伤寒并发肠出血获得成功.

    作者:于杰;吴诗品;窦永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维生素K1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86例

    我科自1995年1月~1998年5月,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辅以维生素K1治疗婴幼儿肺炎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厚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与肝外胆道闭锁鉴别诊断程序的探讨

    探讨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与肝外胆道闭锁(EHBA)鉴别诊断程序.根据病史采用婴儿十二指肠引流术进行十二指肠液检查,若十二指肠液白色或十二指肠液总胆红素<8.5 μmol/L,则行99mTc-亚氨基二乙酸(EHIDA)肝胆显像和B型超声波肝胆检查,若肠道无显像和无胆囊时,再次行动态持续十二指肠液检查.动态持续十二指肠液检查、十二指肠液白色或十二指肠液总胆红素<8.5 μmol/L, 99mTc-EHIDA检查无肠道显像和B超检查无胆囊诊断为EHBA,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IHS与EHBA鉴别诊断程序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黄志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75例淤胆型肝炎临床分析

    淤胆型肝炎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易与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相混淆并导致误诊.现将75例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预后报道如下.

    作者:唐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