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道异物取出意外6例死因分析

姜春秋;刘元清;金康业

关键词:呼吸道异物取出, 诊疗水平, 死因分析, 死亡, 患者
摘要:我院1970~1995年收治的201例呼吸道异物患者中死亡6例,为提高诊疗水平,特作如下死因分析.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特殊低分割放疗(附58例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常规分割放疗的优点已被许多研究证实,特别对于那些有局部淋巴结受累的患者,但仍有9%~19%的局部复发[1~3].此外,每周5次放疗不利于门诊或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每天放疗的患者.我们研究了一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采用特殊低分割方式放疗,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法.

    作者:陈艳平;胡炳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若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则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和健康.现就我院1993~1998年收治的9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熊英;阮素芬;熊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残端漏8例分析

    我院1988~1997年共收治8例十二脂残端漏(其中4例为外院转入).现就其原因、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共同避免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宗进;漆友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18例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多发病,目前仍靠手术治疗.自1904年Toti氏[1]倡导泪囊鼻腔吻合术以来,此术一直被公认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的方法.其目的是在泪囊与鼻腔之间建立一条新通道来代替阻塞的鼻泪管引流泪液,以解除泪囊积脓和泪溢两大症状.

    作者:骆向阳;庞郁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肝内胆汁淤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流的障碍使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抵达十二指肠,伴有胆汁内成分,如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可分为肝内肝细胞胆汁分泌功能障碍和肝外胆管系统机械性梗阻,前者为内科性黄疸,后者为外科性黄疸.由于两者处理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我们就目前常用、具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及影象学检查分述如下.

    作者:邹刚;袁光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盆腔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变化的动态观察

    为了解盆腔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变化及其规律,于盆腔手术前24~48 h及术后48~72 h分别抽取静脉血,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的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钙离子浓度 .结果显示:术后血钾、钠显著低于术前(P<0.01, P<0.05),血氯、钙几乎无变化(P均>0.05).说明盆腔手术后3 d内每日至少应补充氯化钠9 g,如果患者术后48~72 h还不能进食,应及时补充氯化钾.钙的补充适合于大手术后的患者,尤其是输血后的患者.血氯的变化不明显,术后每日补充足够的氯化钠即可.

    作者:吴翠华;吴绪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呼吸道异物取出意外6例死因分析

    我院1970~1995年收治的201例呼吸道异物患者中死亡6例,为提高诊疗水平,特作如下死因分析.

    作者:姜春秋;刘元清;金康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缺氧缺血后的脑损伤,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机体缺氧缺血时,还易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1],我们对2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了解其对机体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红玲;谷小华;熊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胆囊切除后残株结石的原因分析(附23例报告)

    胆囊残株结石为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我们于1987~1996年共收集23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孙碧文;刘亚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46例

    肾脏囊性疾病是先天性、遗传性、获得性肾皮质或髓质囊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常见.我院自1989~1997年利用不带穿刺探头的普通B超仪,进行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46例,报道如下.

    作者:田斌群;李世文;李北平;肖红枝;万少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伤寒并发肠出血的栓塞放射治疗(附5例报告)

    伤寒并发肠出血是伤寒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尤其是在出血部位不明,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并经动脉灌注止血药物或血管栓塞止血,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此技术治疗伤寒并发肠出血获得成功.

    作者:于杰;吴诗品;窦永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维生素K1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86例

    我科自1995年1月~1998年5月,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辅以维生素K1治疗婴幼儿肺炎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厚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有症状髓石病(附34例报告)

    髓石是牙髓变性的一种,一般无症状,极少数病例可出现剧烈的自发痛,向同侧头面部放射,易误诊为急性牙髓炎,现将临床诊治的34例有症状髓石病报道如下.

    作者:魏明波;冯应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75例淤胆型肝炎临床分析

    淤胆型肝炎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易与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相混淆并导致误诊.现将75例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预后报道如下.

    作者:唐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及高血压病的关系

    为探讨武汉地区汉族老年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及高血压病的关系,随机选择41例正常老年人,3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其ACE基因型.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2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ACE浓度.结果显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老年人高血压病无相关关系.但血清ACE水平在ACE三种基因型之间有显著差异,DD型者高[(37.50±1.51)U/ml)],显著高于ID型[(23.11±3.03)/U/ml]和II型者[(20.59±2.87)U/ml].提示在武汉地区汉族老年人群体中,ACE基因I/D多态性不是高血压病发病的遗传标志.但ACE基因缺失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ACE水平增高,这可能与该多态性参与介导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沈丹;哈黛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Jaundice)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巩膜、粘膜和皮肤出现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人血清胆红素高为17.1 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CB)3.42 μmol/ L ,非结合胆红素(UCB)13.68 μmol/L,超过34.2 μmol/L必出现黄疸称显性黄疸.

    作者:欧阳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79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很多,不同病因的阴道出血处理方式又明显不同,不可简单的对症治疗.因此,了解其原因做到早诊断、早处理,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1994年1月~1998年12月经诊治的79例自然绝经1年以上阴道出血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望艳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高位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由于对呼吸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我院1995年6月~1997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乳腺癌根治术162例,手术顺利,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荣;王焱林;王有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胆道手术的警示点(附4例报告)

    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存胆道疾病是临床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处理不当可遭致不良后果.现报道近五年来我院4例并存肝炎肝硬化的胆道疾病患者的诊治教训,以资借鉴.

    作者:刘志苏;雷道雄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近况

    幽门螺杆菌(Hp)被公认为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WHO将其归为第一类致癌因子[1].但Hp的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p致病机制的研究近况作一介绍.

    作者:沈磊;罗和生;谭诗云;余保平;沈志祥;于皆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