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风暴后除颤电极参数稳定性研究

许国卿;于海波;梁延春;刘荣;高阳;徐白鸽;武敏;焉晓蕾;王祖禄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除颤电极, 电风暴, 电极参数
摘要: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发生电风暴后除颤电极参数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ICD手术且术后发生ICD电风暴的6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比较患者ICD电风暴前,电风暴后即刻、3个月、12个月的除颤电极参数(阈值、阻抗、R波振幅)的变化情况.结果 发生ICD频繁放电后24 h内测量的即刻除颤电极的起搏阈值测定值较电风暴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波振幅测定值较电风暴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测定值与电风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在电风暴后3、12个月,起搏阈值测定值较电风暴后即刻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阈值、阻抗、R波振幅的测定值与电风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CD电风暴患者即刻阈值较电风暴前有所升高,即刻R波振幅、阻抗较电风暴前无明显变化,长期随访观察除颤电极参数稳定.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的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肺栓塞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77例中低危患者为A组,43例高危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患者的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的肺动脉干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较高,右心相关指标较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心动图方便、快捷,临床可用于评估急性肺栓塞的病情程度及预后状况,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旭;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早期肺癌术后感染及疼痛状态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感染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0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10 h的疼痛程度;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术后7、14 h的认知功能;结果 B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0.0%(1/10),明显低于A组的30.0%(3/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10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h,B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显著降低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及疼痛状态,安全性高.

    作者:梁璐;苏保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介入封堵联合电转复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先后进行介入封堵及心脏电转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6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8例PDA合并持续性A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行PDA介入封堵术,术后3个月再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AF.封堵术后1、3、6个月随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复律后1年电话随访AF复发情况及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复查主动脉造影显示3例存在微量分流,其余均完全封堵.封堵后24 h及第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复律后1年,患者NYHA心功能持续改善.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以及栓塞事件.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AF电复律治疗,成功率100%.术后1年电话随访时,仅有1例左心房内径50 mm患者于复律后8个月再次出现AF,其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 合并持续性AF的PDA患者,先后进行PDA介入封堵及AF电复律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肖家旺;王琦光;张端珍;韩秀敏;张坡;陈火元;崔春生;孟立立;朱鲜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效果及对颅内压脑氧代谢影响

    目的 探讨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及其对颅内压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1)与观察组(n=41).常规组给予甘露醇,观察组给予高渗盐复合液.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脑氧代谢、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均低于常规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的比例为85.4%(35/41),高于常规组的46.3%(19/41);重残和植物存活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脑氧代谢和预后.

    作者:罗小川;刘雪萍;李海荣;李佳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中心左心耳封堵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LAAC的44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患者置入LAmbre封堵器(A组),26例置入Watchman封堵器(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术后3、6、12个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率均为100.0%,A组18例患者全部一次性释放成功,B组术中有3例(11.5%)患者经历了回收封堵器.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封堵器表面血栓、心包积液、大出血及死亡事件.A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心包积液,B组2例(7.7%)患者术后出现微量心包积液;A组有1例(5.6%)患者发现术后即刻残余漏,B组有4例(15.4%)患者发现术后即刻残余漏,两组患者封堵器残余漏大小均≤3 mm.A组患者全部完成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复查,残余漏仍为1例(5.6%);B组12例完成术后TEE复查,残余漏为4例(33.3%).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封堵器表面血栓、大出血、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体循环栓塞、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 应用LAmbre及Watchman封堵器行LAAC均具有较高的置入成功率,对预防NVAF所致的脑卒中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小的残余漏不增加卒中及栓塞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梁明;王英芝;杨桂棠;孙鸣宇;金志清;丁明英;张奇;吕洋;韩雅玲;王祖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诊断与外科治疗在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救治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T诊断并行手术治疗严重闭合性肝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17年解放军113医院收治的42例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采用肝周纱布堵塞术、清创缝合术、清创性肝切除术等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42例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患者术前CT肝损伤分级与术中探查分级相符30例(71.4%);术中探查发现腹部合并伤19例,与术前CT发现腹部合并伤相符12例,占腹部合并伤63.2%.42例患者中,治愈38例(90.5%);死亡4例(9.5%).42例患者中,1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8.1%.结论 术前CT检查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严重闭合性肝外伤的关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平;许平平;贺小武;谢鹏;王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尼可地尔组和联合组,每组59例.尼可地尔组应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尼可地尔基础上联合应用芪参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5%(54/59),高于尼可地尔组的79.7%(4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上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尼可地尔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一氧化氮显著上升,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一氧化氮高于尼可地尔组,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控制血脂和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严维力;高鹏;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钠通道蛋白迁移障碍与心律失常

    电压门控钠通道是通过控制动作电位起始和传播的关键因素.分布于心肌组织的钠通道主要为1. 5 亚型(NaV1. 5),其对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心脏的协同收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通道蛋白在心肌细胞闰盘和侧膜的分布存在差异:闰盘处NaV1. 5 所贡献的电流在动作电位传播中远大于侧膜;而侧膜处NaV1. 5 主要影响动作电位的异向传播的产生和维持.

    作者:尹元立;李泱;高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不同方式运动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不同的运动康复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且愿意接受和坚持运动治疗的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次运动指导后家庭运动康复组(A组,n=18)与院内长期指导运动康复组(B组,n=15).有氧运动方案选择功率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20~40 min,运动强度为无氧阈对应心率.运动康复前后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以评估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成随访,中位数随访时间212 d,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患者的峰值公斤摄氧量平均提高达34.8%,其中,B组提高更明显,达54.3%.运动治疗后,A组大通气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治疗后,B组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负荷及大通气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可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力,鼓励患者进行医师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以更好地提高依从性及疗效.

    作者:孙毅;张剑;梁延春;李毅;张权宇;张伊;贺婧斐;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指导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希氏束起搏器置入的2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房室间期的参数变化.结果 术后3 d调节80~160 ms房室间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间机械延迟、左心室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室间期120 ms时,左心室充盈时间长.结论 希氏束起搏可以改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运动同步性,超声指导优化房室间期简便可行,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作者:李雪;王星懿;刘楠楠;高越;焦晓芳;李贵申;梁延春;于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自身QRS波时限变化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自身QRS波时限(QRSD)变化与心脏解剖逆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CRT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RT术后6个月自身QRSD变化将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QRSD、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CRT应答率等;根据CRT有无应答分为CRT应答组、CRT无应答组,比较两组自身QRSD缩短患者的比例.结果 术后6个月,Ⅰ组起搏QRSD明显短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LVESV缩小明显大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CRT应答率显著高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CRT应答,13例CRT无应答,CRT应答率为78.3%(47/60).CRT应答组26例(55.3%)患者自身QRSD缩短,CRT无应答组2例(15.4%)自身QRSD缩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术后自身QRSD变窄与心脏解剖逆重构具有相关性,QRSD变窄的患者CRT应答率较高.

    作者:刘荣;梁延春;于海波;徐白鸽;高阳;焉晓蕾;许国卿;王娜;王祖禄;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的4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YHA)将140例NYHAⅡ级患者分为A组,185例NYHAⅢ级患者为B组,90例NYHAⅣ级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参数.结果 3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均不同程度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高度、面积、容积均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室壁瘤瘤体面积及室壁瘤瘤体容积均呈正相关.结论 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功能与室壁瘤范围相关,超声心动图可精准测量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范围,对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阳;周微微;韩雅玲;徐凯;王艳秋;焦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LAAO)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LAAO的18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参数变化及封堵器封堵情况.结果 X线造影条件下测得的左心耳腰部直径高于135°条件下超声观测到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测量的左前降支、左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峰及二尖瓣返流容积与术后随访期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术后封堵效果较好.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新手段,效果理想,安全性高.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封堵术前筛查患者、术中指导封堵器选择及引导封堵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隋仑;李雪;周薇薇;齐妙;王星懿;刘楠楠;焦小芳;王祖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1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经口或经肛的进镜方法,其中,经口67例,经肛97例,双向进镜19例.若发现病变,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口进镜67例,经肛进镜97例,双向进镜19例.阳性病变检出率为85.2%(156/183).其中,小肠溃疡占17.4%(32/183);小肠息肉占13.1%(24/183);克罗恩病占9.2%(17/183),小肠良、恶性肿瘤占8.7%(16/183),小肠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占6.0%(11/183).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后,65.3%(64/98)患者可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及结束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少数患者有咽部不适、轻微腹胀等,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较高,检查安全有效,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田野;邵晓冬;任丽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33例军队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研究

    目的 分析军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2017年收治的32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9例非军人患者为A组,33例军人患者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发病前诱因、就诊时间及临床表现的特征,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同年龄段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发病季节主要为夏季,其余依次为春季、秋季及冬季,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冬季,春季、夏季高于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发病季节主要为春季,其余依次为秋季、夏季及冬季,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冬季,春季、秋季高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季节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发病至住院时间为(3.58±5.32)d短于A组的(7.08±9.6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前诱因及前驱症状方面,A组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病史,B组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症状,两组患者均存在的主要发病诱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预后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尽早治疗,以减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病率、残疾率及病死率.

    作者:王雪笠;朱艳霞;余鹏霄;王丽;周毅;李波;高利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Notch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Notch 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方法 选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DM)组、糖尿病假手术(DM-sham)组、心肌梗死(MI)组、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DM-MI)组,每组6只,建立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I组、DM-MI组CK-MB浓度、肌钙蛋白浓度与对照组、DM组和DM-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及MI组三组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I组与对照组、DM组、DM-sham组、MI组比较,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DM-MI组Jagged-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Jagged-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糖尿病和单纯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组织中,Notch受体和配体的表达均升高的趋势,而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的Notch信号通路各指标反而呈降低的趋势.

    作者:伍放;张学民;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处理策略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处理策略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每例患者,评估术前和术后的心血管危险、出血、血栓风险,并进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危险分层.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代谢当量(MET)<4,1例MET在4~10之间.6例患者先行外科肿瘤手术治疗,并于6个月内择期或因心脏事件入心血管内科治疗,其中,4例患者为中危,2例患者为高危;9例患者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择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其中,6例患者为中危,3例患者为高危.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前,均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术中抗凝药物应用比伐卢定者12例,普通肝素者3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单支病变者3例,多支病变者12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者14例,行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者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87 d,无院内新发脑卒中、心律失常、院内死亡、院内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或原有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事件出现;出现6例院内出血事件,其中,5例为BARC 2型胃肠道肿瘤患者,未输血.中位随访时间为18.1个月.随访中,2例患者病死,均为非心源性死亡;2例出血;3例无计划再次血运重建,其中,2例为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发心绞痛;无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具有更高的出血和血栓风险,以及更高的院内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需进行心血管风险和非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估,选择非心脏外科手术时间和处理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翟恒博;韩雅玲;关绍义;李娜;黄光华;马颖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痔上黏膜环切术后肛门坠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0例PPH术后出现肛门坠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PPH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B组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肛门坠胀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 d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76.7%(23/30),明显低于B组的90.0%(2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肛门坠胀症状评分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PPH术后肛门坠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春红;樊平;许方方;石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风暴后除颤电极参数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发生电风暴后除颤电极参数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ICD手术且术后发生ICD电风暴的6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比较患者ICD电风暴前,电风暴后即刻、3个月、12个月的除颤电极参数(阈值、阻抗、R波振幅)的变化情况.结果 发生ICD频繁放电后24 h内测量的即刻除颤电极的起搏阈值测定值较电风暴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波振幅测定值较电风暴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测定值与电风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在电风暴后3、12个月,起搏阈值测定值较电风暴后即刻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阈值、阻抗、R波振幅的测定值与电风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CD电风暴患者即刻阈值较电风暴前有所升高,即刻R波振幅、阻抗较电风暴前无明显变化,长期随访观察除颤电极参数稳定.

    作者:许国卿;于海波;梁延春;刘荣;高阳;徐白鸽;武敏;焉晓蕾;王祖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30例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艾司洛尔组应用艾司洛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艾司洛尔基础上联合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左室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95.4%(62/65),高于艾司洛尔组的81.5%(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心肌缺血负荷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A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E峰、E/A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端脑钠肽前体、丙二醛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10/65),高于联合组的4.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林雪;孙海清;姚俊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