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伽玛刀治疗肺癌20例的临床观察

李春田;刘思杰;张伟;白丽梅;邵亮;牛婷婷

关键词:肺肿瘤, 军队离退休干部, 伽玛刀, 疗效
摘要:我院自2004年6月-2010年5月,应用OPEN式全身伽玛刀治疗军队离退休干部肺癌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9例,女1例,年龄61~89岁,中位年龄83.2岁.病灶直径2.6~7.3 cm,平均4.7cm,均经CT影像、痰脱落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鳞癌11例,腺癌7例,大细胞肺癌1例,小细胞肺癌1例.患者因高龄、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糖尿病等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6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23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3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20 mg/(kg·d),连用5~7d.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 b注射液,疗程5~7d.观察两组体温消退时间、腮腺及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及有无发生睾丸萎缩.结果 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腮腺肿痛消退、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1例发生睾丸萎缩,治疗组无睾丸萎缩.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色玲;陈世伟;刘焜;万金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对照冠脉造影(CAG)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可疑冠心病(CHD)患者,回顾性分析TET及CAG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TET阳性68例,CAG结果真阳性42例;TET阴性32例,CAG结果假阴性10例.与CAG对照得出TET检出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0.8% (42/52),特异性为45.8% (22/48),准确度为64% (64/100).结论 TET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准确度,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作者:辛勤;王忠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舒利迭联用富露施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复合制剂)和富露施(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富露施0.6g口服,3次/d;对照组(18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和生存质量(QOL)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1占预计值%、QOL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和QO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舒利迭与富露施联合应用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QOL评分.

    作者:陈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ART治疗反复IUI失败病人的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患者继续应用体外授精(IVF)方式治疗的实验室结果.方法 对2010年1-12月在本中心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反复IUI失败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92对IUI患者转入ART治疗,其中86个周期进行IVF治疗(对照组),共17周期进行补救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治疗,有6周期进行ICSI治疗.与同年其他原因进行IVF治疗的周期相比,86个周期反复IUI失败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受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N率,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复IUI治疗失败的患者采用R-ICSI与其他R-ICSI相比,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2PN率,卵裂率以及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反复IUI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存在着受精失败的可能,采取短时授精联合R-ICSI可以有效的解决受精障碍和低受精的情况.

    作者:纪红;沙爱国;李萍;蒋晓明;刘巧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战争条件下介入救治肾脏损伤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战争条件下,野战心血管急重伤症救治方舱救治肾脏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肾脏闭合性及开放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在野战心血管急重伤症救治方舱内,通过超声检查、血管介入影像诊断、栓塞等手段对战争条件下的肾脏损伤实行模拟救治.结果 3只实验动物成功构建肾脏闭合性损伤模型,完成B超快速筛查、血管造影诊断后,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成功;3只实验动物成功构建肾脏开放性损伤模型,通过血管造影诊断后,给予球囊封堵止血成功.结论 应用野战心血管急重伤症救治方舱介入救治肾脏损伤是可行的,在战争条件下的肾脏损伤救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梁卓;梁明;姚天明;孙景阳;霍煜;韩雅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液分析仪(UF-1000i)检测参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尿液分析仪(UF-1000i)检测参数细菌计数以及WBC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78例具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的患者尿液WBC计数和细菌计数,以及尿液干化学亚硝酸盐检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WBC计数和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以1ogisitic回归分析上述三个指标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是否独立.结果 WBC计数以及细菌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0(0.83~0.97)和0.95(0.91 ~0.9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的佳诊断界值为46.45个/μl,此时的诊断敏感性(95%可信区间)以及特异性(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9(0.61 ~0.91)和0.91(0.79~0.98).细菌计数的佳诊断界值为251.20个/ml,此时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1(0.76 ~0.98)和0.84(0.71~0.94).亚硝酸盐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45和0.98.WBC计数、细菌计数和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均与尿路感染独立相关.结论 WBC计数、细菌计数和亚硝酸盐检测对尿路感染均有一定益处.其中WBC计数与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效能相似.三者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互不重叠,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尿路感染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孙子涵;胡志德;杜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原因导致的心室电风暴5例

    心室电风暴起病急,病情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救治5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科共救治心室电风暴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2 ~70岁,平均(40.5±3.6)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低钾血症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自服中药1例,既往体健、饮用自制药酒1例.本组患者除1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低钾血症为入院24 h后发病外,其余均在入院后4h内发病,其中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入院1h内发病.发病前均未口服或静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作者:杨柏新;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半脱位漏诊1例

    病人,男,13岁.因摔伤致右胸锁部肿痛2h就诊,急诊摄胸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遂建议患者回家休息,因肿痛无缓解,次日再次就诊,查体:右胸锁关节肿胀,压痛(+),双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右胸锁关节稍突起,下压有弹性感,右锁骨纵轴叩击痛(+);CT示:右锁骨近端骨折,断端累及胸锁关节面,胸锁关节向前半脱位;诊断:右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半脱位;行右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半脱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见右胸锁关节无突起等畸形,下压时无弹性感或疼痛等,活动右肩部时无不适.

    作者:叶志扬;徐天睿;刘好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对61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了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回顾性分析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 61例患者中60例经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能有效止血,有效率98.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严重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劲松;李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熊去氧胆酸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在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7月入住我科新生儿病房的PNAC早产儿4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儿均停止胃肠外静脉营养,并给予相同的基础支持治疗,观察组另给予UDCA 10 ~30 mg/(kg·d),分2~3次口服,茵栀黄口服液3~5 ml/次,2次/d;对照组仅给予UDCA10~30 mg/(kg·d).治疗14d后分别比较血总胆汁酸、胆红素、肝酶等指标下降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AL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AST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UDAC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PNAC经济、安全、有效,疗效好于单用UDAC治疗.

    作者:许波;王曼秋;曹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口畸形与唇外翻畸形治疗体会

    小口畸形及唇外翻畸形不仅影响病人的面容美观,而且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和进食功能,因此,有效治疗这两种畸形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本院收治小口畸形及唇外翻畸形共90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翁旭豪;杨学荣;戎慈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腹膜转运特性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评价腹膜转运特性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结果,将62例稳定的CAPD患者分为高转运(H)组和低转运(L)组.测定血浆和腹透透出液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并计算蛋白质分解率(nPCR)、标准化总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瘦体质量%(LBM%).同时观察透析充分性指标:每周总肌酐清除率(TCcr/W)与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W)],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及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H组患者腹透液与血中肌酐比值(D/Pcr)和TCcr显著高于L组(P<0.05),而血肌酐(Scr)水平较L组显著降低(P<0.01),H组每日经腹透液丢失的总蛋白质、Alb均显著高于L组(P<0.05).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H组的Alb、TF水平和SGA评分显著低于L组(P<0.05),其他营养指标也低于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中及经腹透透出液丢失的白蛋白与转运类型相关.结论 高转运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较低转运者差,故应加强对高转运CAPD患者的营养管理及饮食指导.

    作者:朱文龙;贾莉;孟令杰;王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亚硒酸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硒对成人桥本甲状腺炎(HT)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76例HT患者中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21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55例,分别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根据甲状腺功能给予不用药或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处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硒酸钠,观察亚硒酸钠对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 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中硒治疗组患者的TPOAb、TGAb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1,P<0.05),而甲状腺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及亚临床甲减组,随着TSH的下降,两组TPOAb、TGAb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硒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硒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硒能降低HT患者甲状腺的自身抗体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甲状腺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吕飞娟;杨燕玲;许景生;朱华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南战区6580名官兵疲劳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南战区6 580名官兵疲劳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疲劳量表-14(FS-14)对南战区6 580名官兵的疲劳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南战区陆军和海军官兵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空军官兵,陆军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海军;干部和士官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义务兵;大专以上学历官兵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高中学历官兵,大专学历官兵体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初中学历官兵;已婚官兵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未婚官兵,以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P<0.01).结论 南战区官兵疲劳状况需重点关注以下人群:陆军官兵、干部和士官、高学历官兵和已婚官兵.

    作者:王真真;罗显荣;汪粲;杨璇;尉国勤;郭壁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常见致病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08-2011年我院微生物耐药数据和医院药库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医院及呼吸专科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医院及呼吸专科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 (1)我院分离大肠埃希菌普遍高于mohnarin公布福建省四家省级医院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普遍低于mohnarin公布福建省四家省级医院耐药率;(2)2008-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率变化不大,2011年耐药率明显降低;(3)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阿奠西林-棒酸和左氧氟沙星是我院尤其是呼吸专科使用频度高,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 (1)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0种药物耐药率高于70%,不适于经验用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无明显变化,耐药率下降,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青霉素耐药-率均高于50%,不适于经验用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明显增高,耐药率变化不大.(2)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和左氧氟沙星在我院耐药率高于50%,可暂停使用,或实施循环用药策略.(3)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自动化仪器进行检测,可为抗生素使用管理提供更科学数据.

    作者:王智华;林庆喜;李静梅;张扬丽;游学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隐匿性阴茎改良Devine术探讨

    目的 总结隐匿性阴茎改良Devine术的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对近50例隐匿性阴茎手术方法的变化,提出对改良Devine术的几种技术改进.结果 对改良Devine术技术改进后,阴茎皮肤缝合处感染、局部皮瓣坏死裂开明显减少,水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改良Devine术对隐匿性阴茎有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姜黎明;许春;江城;刘焜;吴勇智;赵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结核20例临床表现分析

    近年来,肺结核患者没有典型症状的病例较多,为避免误诊、漏诊,我们收集了2011年5月-2012年9月我院的20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18 ~32岁(22.2±4.4)岁,全部以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来院就诊.诊断根据1998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分类与诊断标准[1].20例中发热、盗汗、食欲不振各10例.发热多为低热,波动在37~ 38℃.乏力13例,咳血5例,血沉≥15 mm/h 13例,结核抗体阳性2例.白细胞总数≥10×109/L 3例,≤4×109/L 2例.20例患者中,1例做胸透检查,19例拍胸部正侧位片,其中3例根据胸片直接确诊为肺结核.另外17例中有2例胸片未见异常,1例胸膜增厚,1例肋膈角变钝,因临床高度怀疑肺结核,经复查肺CT确诊.20例患者中有18例来自农村.

    作者:白月辉;石莹;吴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腺性膀胱炎患者38例,选用硬膜外麻醉,行经尿道电切术(TUR)切除膀胱内病灶至浅肌层;术后行羟基喜树碱或吡柔比星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出院后门诊随访临床疗效.结果 38例均获随访6~36个月.30例治愈,6例好转,2例无效,其中3例术后5~16个月复发,38例均无恶变.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满意,手术安全性高且易于开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关维民;徐衍盛;杨宝龙;赵豫波;刘萃龙;鹿尔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皮性卵巢癌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上皮性卵巢癌是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瘤,死亡率却居于首位.卵巢癌因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故难以早期诊断,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到晚期.虽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和系统的放化疗治疗,但卵巢癌复发转移病人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40%.近年来,卵巢癌的生物学治疗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已经成为卵巢癌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给卵巢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纪巍;王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腰痛患者768例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诊断情况分析

    目的 总结768例中老年腰痛患者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将年龄为50~ 85岁的768例中老年腰痛患者,按年龄段分为四组,应用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转子)的骨密度值.摄胸腰椎正侧位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中老年腰痛患者L1~4、股骨颈、Ward's三角和大转子四个部位骨密度显示:除大转子骨密度在70~79岁组与50 ~59岁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他三个部位在70~79岁和80岁组与50 ~59岁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768例X线胸腰侧位片,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总患病率为17.81%,50 ~59岁组为10.19%,80岁以上为40.00%,脊椎压缩性骨折随年龄增加呈直线上升.结论 中老年腰痛多伴有骨质疏松或脊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时要依靠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建议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以预防和推迟骨质疏松或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作者:刘茗露;韩庆国;丁振凯;刘煜;徐明志;年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