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芳;方鹏骞;胡梦含;柳俊
区域卫生平台建设是当前卫生信息化的热点问题,而双向转诊作为平台中重要的衔接环节,其运转是否有效将影响平台的整体功能.文章从完善双向转诊运转机制的角度,论证了建立双向转诊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双向转诊监控体系的概念模型和监控内容,并研究在已有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上应添加的功能模块和保障措施,以期实现双向转诊的信息化、标准化和实时监控.
作者:杨洁敏;张晓苗;李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襄阳市公立医院人力资本增值激励现状.方法:对襄阳市公立医院进行现场调查和访谈.结果:调查发现襄阳市公立医院对员工的医疗保健重视程度不够,医院培训形式不能满足员工需求,医院学习型组织建设有待加强,员工对医院的激励机制满意度较低.结论:医院应加强员工的医疗保健,重视员工培训,完善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作者:李群芳;方鹏骞;胡梦含;柳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医生和护士合作关系现状与合作满意度,从而改善医护关系,提高合作意识和工作质量.方法:对武汉市几所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临床合作行为量表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在与医生和谐相处、对医护合作抱有良好态度等方面得分较高,但是在工作能得到尊重方面得分较低.医生在认为护士能够执行医嘱,完成医疗行为等方面得分较高,但是在角色期望方面得分较低.医护合作意愿、医护社会支持是影响医护临床合作行为的因素.结论:医生和护理人员需加强合作,相互沟通理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石宏伟;唐其柱;陈芳;裴大军;许珍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了解程度、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及改善意见.方法:采用自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调查问卷,对湖北省6所不同等级高校(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各2所)的444名临床专业学生的态度和意见进行调查.结果:在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了解程度上,只有1.8%的学生非常了解,20.3%的学生部分了解,46.2%的学生只是听说,而31.8%的学生则完全没有听说过此项制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此项制度的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3方面:学校等级、家庭收入、性别.其中二本学生对此项制度的接受程度高,三本其次,一本低.结论:临床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对此项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此项制度的宣传.不同等级学校学生对此项制度相关条款的意见存在显著性差异,国家有关部门若针对某些可行性意见进行改进和完善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支持度和接受度.
作者:王梦雄;黄红蓝;李明月;杨淑君;徐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法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和配套的管理监督体系,提出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应从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条例和标准,加快推行并完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食品安全事件通报处理制度,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
作者:黄卿;张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深圳市2002-2008年医学科技经费投入和产出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影响深圳市医学科研产出的主要经费投入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深圳市医学科技经费投入呈显著增长趋势,科研产生相应增长.国家级基金经费、省级投入的科研经费和市级及以下投入的科研经费数是深圳市医学科研产生的主要经费投入影响因素.结论:国家级基金和省级科研经费投入对基础性高水平研究有促进作用.
作者:方爱平;石之粦;孙国平;贝冬莲;周丽萍;罗晓琼;罗乐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当前,STS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本文尝试将STS教育引入《医药经济与管理》的课程教学中,探索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伦理责任等3个层面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发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教学管理上辅以配套改革,以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作者:夏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对精神病判定过程和送治、收治行为的分析,提出要尽快为精神卫生立法,规范判断过程.避免正常人因判定操作的模糊性而被乱贴标签强制收治,防止犯罪分子假借法律对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病人的量刑规定来逃脱法律制裁,同时尊重和捍卫真正精神病患者的权利.
作者:谢树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频繁就诊于门诊多科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60例频繁就诊于某医院门诊多科室患者(研究组)与60例在门诊单个科室就诊患者(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作相关分析.同时,对60例研究组又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每组30例,分析采取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8.15,P<0.001,t=16.62,P<0.001);其主诉多系统生理症状的出现频次也显著多于对照组;同时其躯体疾病确诊率、实验室检查阳性支持率、疗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降低(t=3.13,P<0.01,t=4.68,P<0.01),多系统生理症状的出现频次有明显减少.结论:频繁就诊于门诊多科室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多种躯体化症状,需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应对能力,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为积极配合诊疗创造条件.
作者:张鹏;陈汉华;王娜;胡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院客户服务部承担着门诊咨询和导引服务、集中预约大型检查项目、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出院病人、调查门诊病人构成、监测窗U等候时间、岗前培训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客户服务部承担的工作是门诊服务流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是门诊服务流程的对外延伸,是门诊服务流程的反馈,是门诊服务流程的重要补充.
作者:姚峥;张育;马志娟;唐凤君;徐立新;王卫;李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生在诊断许多疾病时都存在性别偏差.样本偏差、评估偏差以及标准偏差是造成这种性别偏差的主要原因.医生在临床诊断时应重视和避免性别偏差.
作者:姜敏敏;李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当代医学生幸福感、自我和谐、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yff幸福感量表、自我和谐量表(SSCS)和大学生压力量表以及压力应付方式问卷对温州医学院380名医学生进行考察.结果:医学生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医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医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即压力应对方式越成熟,幸福感程度越高.自我和谐、压力应对方式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自我和谐、压力应对方式能预测幸福感.
作者:杨晨虹;谢茜茜;汤茗月;蒋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各地疫苗安全事件不时发生,尤以第二类疫苗情况为甚.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不当管制、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工作不力等因素.基于宪政视角,第二类疫苗监管机制改革方向应秉持“宪政、善治”的新理念,建立、完善、落实相关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结构、运行方式,调适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求实现保障公民健康权这一监管工作新愿景.
作者:李筱永;陈秉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门诊处方差错率,确保门诊处方质量.笔者采用6σ管理法改进模型,即D(定义)、M(评估)、A(分析)、I(改进)、C(控制)对门诊处方差错进行“诊断”和干预.通过对6σ管理法实施前后2月的处方差错率进行比较,其差错率分别为0.1348%、0.1013%、0.0253%,而6σ管理法实施后2月改进效果明显.因此,应用6σ管理法对门诊处方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门诊处方质量.
作者:江锦良;冯占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对医保卡模式、就诊卡模式、城市一卡通模式、银行联名卡模式和身份证模式等模式的比较,以及对医疗“一卡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医院应从卡片模式、卡片采用介质、卡片编码和卡片功能等方面构建医疗“一卡通”,并建议在建设医疗“一卡通”时采用云技术搭建医疗“一卡通”省级或市级平台.
作者:白雪;陈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健康教育对新生儿急性肺炎父母知识水平和护理技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住院患儿父母50人,调查其对新生儿急性肺炎护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常见的新生儿急性肺炎问题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然后再统计其对护理知识的知晓和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父母对婴幼儿肺炎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急性肺炎父母进行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培训,能有效提高其对新生儿急性肺炎的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从而促进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沈小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实施国家软实力建设,就必须对受西方科学主义严重冲击的中医药文化加大保护传播力度.还原中医药文化特色,重新从战略上审视及定位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传播成为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秀明;姚峥嵘;张洪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院以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为模板,结合该院实际情况,逐步实现路径本士化,并以此研发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嵌入原有医生工作站中,与HIS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对诊疗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诊疗行为的系统性、科学性;同时强化变异管理,促进临床路径的优化和实施.与已有HIS系统相比,该系统能有效促进临床路径的本土化、实施和推广,有效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路阳;吴元元;席峰;祝恒嘹;蒋丽娣;陆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探讨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武汉市14所妇幼卫生机构2000-2009年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其调查数据运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职称结构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人员总量不足、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武汉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仍需完善,应制定武汉市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规划.
作者:王玉芹;罗五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科学评价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出国培训项目实施绩效,为科技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2006年度立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6年项目完成率为90.5%: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43.7岁,副高级以上职称占95.4%,硕士以上学历占82.8%;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培训的占82.9%;培训的技术中达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占86.0%,重大和较大创新技术82.9%; 16项技术的承担者平均2.38篇论文被SCI收录,18项技术平均获得3.03个国际课题;培训后31项技术在临床应用,平均为每例患者减少费用5150元,31项引进技术每年可为患者减少费用达2410.72万元.结论:项目完成情况较好,还应在选题立项以及全过程管理等方面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收效.
作者:郭金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