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受体阻滞剂影响静息心率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李婧;陈汉想;李伟;郭秋慧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 心率,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分析
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我国人群静息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为AMI临床急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静息心率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 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死亡的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生存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7篇文献,总样本量2 911例.其中心率慢组1 561例,死亡77例;心率快组1 350例,死亡217例;合并RR=0.30,95% CI是(0.27 ~0.42).漏斗图分析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 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水平与病死率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控制不佳者死亡危险增加,心率可能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小儿骨科接受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85例,90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射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 术后1~3年随访结果为,按Mckay标准,术后无患儿出现髋痛,严重跛行的情况,优良率为96.5%;按Severin标准,术后无患儿再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情况,优良率为94.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术可以很好地纠正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并大限度地保留关节功能.

    作者:田琦;周胜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的安全评价

    目的 探讨单次静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全麻诱导对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足月妊娠剖宫产320例,ASAⅠ~Ⅱ级,静注氯胺酮1.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随后以30 ml/min的速度静注1%丙泊酚1.5 mg/kg.患者意识消失肌松满意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实施全身麻醉,静脉诱导1 min开始手术,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同步进行.结果 全身麻醉下,产妇未发生麻醉并发症和术中知晓,且新生儿Apgar评分未见异常.结论 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平稳,苏醒迅速,对新生儿影响小.

    作者:赵景朝;王振宇;程玉青;彭红军;齐征;周俊涛;曹培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检测项目PT、APTT、FIB性能验证实验分析

    目的 验证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分析性能.方法 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的标准和指南文件对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及携带污染率进行了验证,并与质量目标要求和厂商声明的分析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批内精密度<1/4允许总误差(Tea)(CLIA,88),批间精密度<1/3Tea(CLIA'88),正确度试验结果满足1/2Tea(CLIA' 88);分析测量范围项目FIB结果相关性好(r>0.975),线性理想(斜率接近于1);生物参考区间及携带污染率与厂商提供的相符合.结论 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项目PT、APTT、FIB在精密度、正确度、生物参考区间、分析测量范围、携带污染率等5个方面满足质量目标要求和厂家声明的分析性能.

    作者:王兴祖;王秋菊;庄岳鹏;赵桂梅;凌月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鼻内镜辅助取出医源性上颌窦内脱落牙齿2例

    例1,女,20岁,外院行正畸前拔牙术,将左上第5齿脱入上颌窦内1h转来我院;例2,男,32岁,左上第6龋齿,拔牙时残根坠入上颌窦内1h.2例均在我院口腔科行齿龈黏膜扩大切口,探查、试图取出脱落入上颌窦内牙齿,但均未能取出,遂转来我科.查体:2例患者左上相应齿缺如,拔牙处创面可见长约0.6 cm齿龈黏膜切口.全口曲面断层X线:左侧上颌窦内齿状高密度影.

    作者:严星;蔺文魁;曲高雅;郑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通量和膜面积的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清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通量和不同有效膜面积的聚砜膜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4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46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先后采用有效膜面积不同的低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F6HPS、F8HPS)和高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FX60、Fx80)进行单次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尿素氮、血磷等指标.结果 (1)各组透析器血液透析后血磷水平均明显下降,FX60、FX80、F6HPS、F8HPS组血磷下降率平均为61.6%、59.3%、53.6%、53.9%.(2)相同有效膜面积的透析器中高通量透析器组血磷下降率优于低通量透析器组(P<0.05).(3)同样通量的透析器中不同有效膜面积的透析器血磷下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较低通量透析器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磷,不同有效膜的透析器在降低血磷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李敏芝;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拔罐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微波、拔罐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泛昔洛韦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1周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1周后,微波、拔罐联合泛昔洛韦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泛昔洛韦组(P<0.05).结论 三联疗法较单独口服泛昔洛韦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于宇;林琼;宋维芳;翁文馨;张添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β受体阻滞剂影响静息心率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我国人群静息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为AMI临床急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静息心率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 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死亡的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生存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7篇文献,总样本量2 911例.其中心率慢组1 561例,死亡77例;心率快组1 350例,死亡217例;合并RR=0.30,95% CI是(0.27 ~0.42).漏斗图分析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 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水平与病死率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控制不佳者死亡危险增加,心率可能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婧;陈汉想;李伟;郭秋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四磨汤、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控制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痊愈率、有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2.7%(16/22)、22.7%(5/22)、95.5% (21/22),其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学检验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对抗菌药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236例胆道感染患者,于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36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01株,检出率85.2%,病原菌主要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占64.1%,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耐药性比粪肠球菌高.结论 对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学检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胆道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钱雄杰;沈昊;杨鸿林;沈国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动态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动态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当传至第2代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神经细胞个数相同,观察组在接种后的第3天加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为50μg/L),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营养因子.分别于给药后的第2、4、6天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视网膜神经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第2天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451±0.049、给药后第4天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376±0.043、体外培养1个月神经元细胞存活数为13.10±1.35、NSE阳性表达细胞数10.53±1.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第6天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291±0.03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短时间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保护视网膜神经元细胞.

    作者:穆小茜;程淑霞;王艳;黄海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门脉性胆道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门脉高压常导致胆道解剖形态的改变,在后期可发展为症状性门脉性胆道病.门脉性胆道病的形成与胆管受压、缺血、感染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赖于MRCP等检查,治疗可采用内科治疗或外科治疗,但门体分流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作者:施建设;张诚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套石篮联合低压灌注输尿管镜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套石篮联合低压灌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0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6例)和对照组(274例),两组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观察组采用套石篮联合人工手控低压灌注,对照组采用灌注泵进行灌注.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5.9%和77.7%,术中结石逃逸落回肾盂或肾盏内比率分别为4.1%和2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套石篮联合手控低压灌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显著降低了结石逃逸进入肾盏内的比例,提高了碎石成功率.

    作者:丁俊;周晨曦;吴渊文;李国波;朱旭明;陈国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厦门174医院297例老年CAP患者,根据CURB-65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n=193)和高风险组(n=104).分别检测入院第1天血WBC、NLR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比较两组间各变量的差异,并就NLR与CURB-65以及上述检验指标的相关性、对老年CAP住院患者死亡预测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NLR在高风险组为(6.39±4.23),低风险组为(2.85±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总数在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CURB65呈较强相关性.NLR预测老年人CAP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 =0.781.结论 NLR可用于临床对老年CAP患者病情严重度的评估,对预报老年CAP死亡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阙永康;张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误服乙二醇中毒抢救成功1例

    病人,男,47岁.本人饮用瓶中饮料后出现头晕、恶心、胡言乱语2h,昏迷5h.病人室友称其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史,近期未服用任何药物.查体:昏迷,体温37.2℃,血压100/70 mmHg(1 mmHg =0.133 kPa),脉搏94次/min,呼吸30次/min,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未闻及任何异常气味儿,口唇略发绀,胸部和四肢未见皮下出血点或淤斑,心脏检查无异常,肺部未闻及干、湿哕音,腹平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0.1×109/L,N 0.75,Hb 10.8 g/L.血气分析:CO2CP 12 mmol/L,PaO2 85 mmHg,PaCO2 40 mmHg,K 5.7 mmol/L.

    作者:韩涛;温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牙龈黏膜皮内痣1例

    病人,女,34岁.以右上后牙牙龈隆起伴褐色斑点1个月于2013年1月19日来院就诊.该病人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上颌后牙牙龈隆起,表面见褐色斑点,粟粒大小,无疼痛及瘙痒等不适.口腔检查:16颊侧牙龈外观隆起,质地中等偏硬,不活动,无压痛,牙龈表面见1 ~2 mm大小不等,呈暗褐色丘疹.黏膜表面未见破溃,牙齿无松动.

    作者:吕晓君;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1例

    病人,女,48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外耳道针扎样疼痛,可触及绿豆大小包块,无耳流脓、红肿等,当时就诊于乡镇医院(诊断不详),行右耳外耳道肿物切除术,未行病理检查,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复发,右耳疼痛伴少量血性分泌物,就诊于我院,门诊检查外耳道前壁距外耳道口约0.5 cm处可见直径约0.5 cm大小圆形溃疡面,局部肉芽增生,周边无明显肿物生长.活检提示:肉芽增生,诊断为外耳道肉芽,行手术切除肉芽并植皮.切除组织送病检提示:考虑混合瘤可能.术后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半年前再次复发,右耳屏前上方肿物增大伴轻度压痛.

    作者:王峰;韩闯举;陈虎;李喜军;马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颈鳞癌术后组织中CEACAM6和MMP-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子宫颈鳞癌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83例子宫颈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及50例慢性宫颈炎的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中CEACAM6和MMP-7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 观察组中CEACAM6和MMP-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EACAM6和MMP-7在不同分化、不同宫颈管内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转移和不同Ki67阳性率中表达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EACAM6和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CEACAM6和MMP-7异常表达,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CEACAM6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可能是其促进肿瘤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颜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外科ICU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2010-2012年我科对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进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为神经外科ICU病房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7~ 78 (41.8±9.5)岁.38例均为脑出血及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长期卧床痰液阻塞不能咳出,而普通吸痰器吸不出痰的患者.血气分析显示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Ⅱ型呼吸衰竭,经使用多种抗生素都无效或疗效欠佳.

    作者:敬梅;谢晓燕;王永兴;江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LR7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收集35例SS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TLR7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IL-10的表达.结果 SS患者TLR7mRNA的表达量[(2.28±0.54)2-(△△c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中的TNF-α含量(中位数为5.6 ng/L)显著升高(P<0.05),IL-10(中位数为0.5 ng/L)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SS患者TLR7 mRNA表达显著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燕;李虎;李闻捷;张建荣;徐玉莲;朱俊;秦琴;邓安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误诊1例

    病人,女,32岁.在哺乳3个月突然断乳后,右侧乳房出现肿块,有压痛,无乳头内陷、溢血等,此后肿块渐增大,性质同前.曾于外院行右乳针吸涂片检查提示少量炎症细胞,未见肿瘤证据.曾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近1周出现畏寒、发热.超声检查:右侧乳腺内未探及正常腺体回声,内可探及不均匀性低回声区,范围约为14cm×8.5 cm×13 cm,边界不清,内部可探及多处低至无回声区,内部充满细小回声点.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低回声内部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左侧乳腺内可探及多处低回声区,其一大小为3.5 cm×2.1 cm,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低回声周边及内部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右侧腋窝可探及多个低回声区,较大的为1.8 cm×5 cm.

    作者:黄聚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