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朝;王振宇;程玉青;彭红军;齐征;周俊涛;曹培勇
病人,女,34岁.以右上后牙牙龈隆起伴褐色斑点1个月于2013年1月19日来院就诊.该病人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上颌后牙牙龈隆起,表面见褐色斑点,粟粒大小,无疼痛及瘙痒等不适.口腔检查:16颊侧牙龈外观隆起,质地中等偏硬,不活动,无压痛,牙龈表面见1 ~2 mm大小不等,呈暗褐色丘疹.黏膜表面未见破溃,牙齿无松动.
作者:吕晓君;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72例直径<5.0 cm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子宫肌瘤消融的总有效率为88.9%;治疗后月经过多、贫血、痛经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卵巢性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可使瘤体缩小或消失,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影响生殖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万晓丽;夏秀英;罗晓;廖芸;许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51例足副舟骨DR摄影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51例患者均有足副舟骨扭伤史.均摄患足X线足正位和外斜位片,其中21例加照对侧足外斜位以鉴别骨折.结果 51例足副舟骨影像学表现较多样,主要分3型:Ⅰ型为圆形或卵圆形籽骨27例(52.9%),与舟骨完全分离;Ⅱ型与足舟骨通过纤维软骨或软骨相连21例(41.2%);Ⅲ型也称舟骨角型3例(5.9%).Ⅰ型和Ⅲ型足副舟骨影像学表现清晰,而Ⅱ型影像学表现复杂,不易确诊.结论 足副舟骨的影像学表现较复杂多样,尤其Ⅱ型足副舟骨的X线表现易误诊为骨折,需加照健侧副舟骨以鉴别骨折,必要时行CT、MRI或核素扫描以确诊.足正位和外侧斜位可以清晰显示舟骨结节和副舟骨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足副舟骨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胡觉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通量和不同有效膜面积的聚砜膜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4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46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先后采用有效膜面积不同的低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F6HPS、F8HPS)和高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FX60、Fx80)进行单次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尿素氮、血磷等指标.结果 (1)各组透析器血液透析后血磷水平均明显下降,FX60、FX80、F6HPS、F8HPS组血磷下降率平均为61.6%、59.3%、53.6%、53.9%.(2)相同有效膜面积的透析器中高通量透析器组血磷下降率优于低通量透析器组(P<0.05).(3)同样通量的透析器中不同有效膜面积的透析器血磷下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较低通量透析器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磷,不同有效膜的透析器在降低血磷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李敏芝;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例1,女,20岁,外院行正畸前拔牙术,将左上第5齿脱入上颌窦内1h转来我院;例2,男,32岁,左上第6龋齿,拔牙时残根坠入上颌窦内1h.2例均在我院口腔科行齿龈黏膜扩大切口,探查、试图取出脱落入上颌窦内牙齿,但均未能取出,遂转来我科.查体:2例患者左上相应齿缺如,拔牙处创面可见长约0.6 cm齿龈黏膜切口.全口曲面断层X线:左侧上颌窦内齿状高密度影.
作者:严星;蔺文魁;曲高雅;郑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单次静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全麻诱导对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足月妊娠剖宫产320例,ASAⅠ~Ⅱ级,静注氯胺酮1.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随后以30 ml/min的速度静注1%丙泊酚1.5 mg/kg.患者意识消失肌松满意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实施全身麻醉,静脉诱导1 min开始手术,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同步进行.结果 全身麻醉下,产妇未发生麻醉并发症和术中知晓,且新生儿Apgar评分未见异常.结论 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平稳,苏醒迅速,对新生儿影响小.
作者:赵景朝;王振宇;程玉青;彭红军;齐征;周俊涛;曹培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无精子症患者附睾或睾丸精子、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以及非男方因素不育患者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非男方因素患者(n=62)和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n=102)采用射出的精子,无精子症患者(n=24)采用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PESA)或睾丸穿刺抽吸术(TESA)获取精子,比较ICSI后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等.结果 非男方因素患者组女方年龄显著高于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组以及无精子症患者组(P<0.05),然而三组患者的平均获卵数、MⅡ期卵数以及正常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男方因素患者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无精子症患者组(P<0.05),但三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ICSI和TESA-ICSI治疗部分无精子症患者可获得与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甚至非男方因素不育患者同等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是治疗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不育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亚;王荣祥;郭丽;吴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PU)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情况,以及SIBO与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儿童PU患者按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22例)、HP阴性组(8例)两组,通过葡萄糖氢呼吸试验(GHBT)分别检测其SIBO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30例儿童PU患者,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患儿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PU患者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消化性溃疡SIBO发生率高,若合并HP感染,其SIBO发生率增加尤为显著,推测儿童消化性溃疡SIBO阳性率高与幽门螺杆菌存在某种关联.
作者:王为;冷明芳;韩龙;雷丝丝;葛妍芹;蔡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女,48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外耳道针扎样疼痛,可触及绿豆大小包块,无耳流脓、红肿等,当时就诊于乡镇医院(诊断不详),行右耳外耳道肿物切除术,未行病理检查,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复发,右耳疼痛伴少量血性分泌物,就诊于我院,门诊检查外耳道前壁距外耳道口约0.5 cm处可见直径约0.5 cm大小圆形溃疡面,局部肉芽增生,周边无明显肿物生长.活检提示:肉芽增生,诊断为外耳道肉芽,行手术切除肉芽并植皮.切除组织送病检提示:考虑混合瘤可能.术后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半年前再次复发,右耳屏前上方肿物增大伴轻度压痛.
作者:王峰;韩闯举;陈虎;李喜军;马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男,7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紧缩感,位于胸骨正中略偏右,范围约5 cm2左右,伴后背部的对称部位紧缩感.症状呈持续性,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无头痛、头晕,无胸闷、呼吸困难,无心慌,无咳嗽、咳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可平卧入眠.曾在解放军第301医院行冠脉CT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支病变,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左前降支开口处动脉瘤形成.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高时达160/100 mmHg(1 mmHg =0.133kPa),近期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2次/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脂肪肝病史20余年,窦性心动过缓病史10余年.
作者:牛绍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开塞露灌肠联合培菲康口服辅助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病例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光疗、茵栀黄、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培菲康,0.5袋/次,3次/d,并同时进行开塞露灌肠(3ml/次),共3d.结果 在应用开塞露灌肠联合培菲康口服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黄疸指数下降明显(P<0.05).结论 开塞露灌肠联合培菲康口服可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霞;管建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皮瓣下简易封闭负压持续冲洗引流技术预防皮瓣下血肿及血清肿形成,降低感染率,提高皮瓣成活率及改善远期皮瓣成活质量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轴型皮瓣、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48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皮瓣下顺长轴斜行置入一根带多侧孔的硬质引流塑料管,一端连接灌洗液,另一端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负压100~ 150 mmHg(1 mmHg =0.133kPa),持续冲洗负压吸引3~7d.对照组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或橡胶片引流.两组其余治疗措施完全一致.比较两组皮瓣术后感染及血肿、血清肿发生率,皮瓣成活率、远期皮瓣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判定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皮瓣没有血肿、血清肿及感染的发生,皮瓣全部成活率为91.67%,仅2例皮瓣远端1/4左右坏死,经换药后创面顺利愈合,皮瓣质地较硬者12.50%,色素沉着者8.33%,瘢痕增生者4.17%.对照组皮瓣下血肿、血清肿发生率为20.83%,感染率为12.50%,皮瓣完全成活率为70.83%,7例皮瓣远端1/5至1/2部分坏死,3例皮片移植修复,其余创面经换药后愈合,没有出现皮瓣全部坏死的情况,皮瓣后期部分质地较硬者为37.50%,表皮色素沉着者为25%,瘢痕增生者为12.50%.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持续冲洗引流技术可彻底清除皮瓣下渗血、渗液及感染坏死组织、病原微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预防皮瓣下血肿、血清肿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皮瓣远期成活质量.
作者:张新合;杨新蕾;郭志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对抗菌药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236例胆道感染患者,于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36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01株,检出率85.2%,病原菌主要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占64.1%,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耐药性比粪肠球菌高.结论 对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学检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胆道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钱雄杰;沈昊;杨鸿林;沈国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男,47岁.本人饮用瓶中饮料后出现头晕、恶心、胡言乱语2h,昏迷5h.病人室友称其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史,近期未服用任何药物.查体:昏迷,体温37.2℃,血压100/70 mmHg(1 mmHg =0.133 kPa),脉搏94次/min,呼吸30次/min,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未闻及任何异常气味儿,口唇略发绀,胸部和四肢未见皮下出血点或淤斑,心脏检查无异常,肺部未闻及干、湿哕音,腹平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0.1×109/L,N 0.75,Hb 10.8 g/L.血气分析:CO2CP 12 mmol/L,PaO2 85 mmHg,PaCO2 40 mmHg,K 5.7 mmol/L.
作者:韩涛;温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男,20岁,战士.空腹食用苹果(约重90 g)后约8 min,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全身皮肤见散在皮疹伴瘙痒.患者既往有食苹果过敏史,无家族史,无鸡蛋、海鲜、花粉等过敏史.查体:脉搏125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85/5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眼球结膜充血,眼睑肿胀,全身皮肤见散在斑疹.立即予卧床,吸氧,抗过敏等对症处理(0.1%肾上腺素1 ml、异丙嗪50 mg肌注;5%葡萄糖5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入壶静滴)后约30 min,血压升至90/60 mmg,意识转清,皮温转暖后,转至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d后出院.
作者:庞国义;靳青会;任彤萍;王增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依达拉奉+常规治疗)和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脑水肿的程度、治疗前后GCS评分、伤后3个月GOS评估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脑水肿程度均有所减轻,治疗组更明显;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GOS预后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重型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滨;杨涛;王林;王森;刘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动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模型对照组(大黄模型组)和大黄芍药甘草汤组(实验组),用大黄复制泻剂结肠模型并用芍药甘草汤进行干预,观察活性炭在肠道内推进的长度,计算活性炭推进长度占肠道全长的百分比,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胃肠激素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 大黄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肠管显著延长(P<0.01),实验组较大黄模型组肠管显著缩短(P<0.01);活性炭推进长度占肠道全长的百分比:大黄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较大黄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大黄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SP含量显著降低(P<0.05),VIP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与大黄模型组比较,SP含量显著增高,VIP显著下降(P<0.01).结论 大黄可以使肠管延长;芍药甘草汤可以缩短肠管,并通过调节SP和VIP的释放,改善肠道功能.
作者:李爱萍;于洪波;戴林;黄世林;王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波、拔罐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微波、拔罐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泛昔洛韦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1周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1周后,微波、拔罐联合泛昔洛韦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泛昔洛韦组(P<0.05).结论 三联疗法较单独口服泛昔洛韦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于宇;林琼;宋维芳;翁文馨;张添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男,45岁.因牙痛1d来诊.查体:体温36.5℃,87+牙龈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牙冠无缺损.诊断为牙龈炎.给予口服甲硝唑治疗.患者口服甲硝唑0.4g,5 min后出现发热,头痛.复诊查体温39.1℃,余无异常.门诊观察1h后查体温37.5℃,头痛症状消失.半年后又因牙痛服用牙痛安胶囊2颗(每颗牙痛安胶囊含甲硝唑0.2g,人工牛黄5 mg)又出现发热、头痛来诊.查体温39.3 ℃,牙龈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牙冠无缺损.诊断为牙龈炎,甲硝唑药物反应性发热.经口服500 ml白开水,门诊观察1h后体温36.8℃,头痛症状消失.
作者:胡铁石;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儿,男,12岁,学生.流涕、乏力伴低热2d.查体:体温37.7℃,呼吸20次/min,脉搏92次/min,血压:100/60 mmHg(1 mmHg =0.133 kPa).发育正常,精神略差.鼻前庭可见中等量清水样涕,通气欠佳.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充血明显,表面无异常分泌物,咽部充血明显,咽后壁无淋巴滤泡增生.血常规WBC 11.5×109/L,以中性粒升高为主;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给予青霉素注射液480万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441,产品批号A110302815)加入0.9% NaCl液100 ml静滴.
作者:曾文明;冯希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