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惠玲
病人,女,34岁.以右上后牙牙龈隆起伴褐色斑点1个月于2013年1月19日来院就诊.该病人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上颌后牙牙龈隆起,表面见褐色斑点,粟粒大小,无疼痛及瘙痒等不适.口腔检查:16颊侧牙龈外观隆起,质地中等偏硬,不活动,无压痛,牙龈表面见1 ~2 mm大小不等,呈暗褐色丘疹.黏膜表面未见破溃,牙齿无松动.
作者:吕晓君;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51例足副舟骨DR摄影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51例患者均有足副舟骨扭伤史.均摄患足X线足正位和外斜位片,其中21例加照对侧足外斜位以鉴别骨折.结果 51例足副舟骨影像学表现较多样,主要分3型:Ⅰ型为圆形或卵圆形籽骨27例(52.9%),与舟骨完全分离;Ⅱ型与足舟骨通过纤维软骨或软骨相连21例(41.2%);Ⅲ型也称舟骨角型3例(5.9%).Ⅰ型和Ⅲ型足副舟骨影像学表现清晰,而Ⅱ型影像学表现复杂,不易确诊.结论 足副舟骨的影像学表现较复杂多样,尤其Ⅱ型足副舟骨的X线表现易误诊为骨折,需加照健侧副舟骨以鉴别骨折,必要时行CT、MRI或核素扫描以确诊.足正位和外侧斜位可以清晰显示舟骨结节和副舟骨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足副舟骨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胡觉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我国人群静息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为AMI临床急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静息心率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 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死亡的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生存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7篇文献,总样本量2 911例.其中心率慢组1 561例,死亡77例;心率快组1 350例,死亡217例;合并RR=0.30,95% CI是(0.27 ~0.42).漏斗图分析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 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水平与病死率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控制不佳者死亡危险增加,心率可能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婧;陈汉想;李伟;郭秋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之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是否要进行髌骨置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急诊科、骨科就诊并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随机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研究组患者在关节置换术中接受髌骨置换的治疗,对照组则不进行髌骨置换,治疗后所有患者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2、3个月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KSS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3、6个月的Feller髌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Feller髌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髌骨评分.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女,32岁.在哺乳3个月突然断乳后,右侧乳房出现肿块,有压痛,无乳头内陷、溢血等,此后肿块渐增大,性质同前.曾于外院行右乳针吸涂片检查提示少量炎症细胞,未见肿瘤证据.曾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近1周出现畏寒、发热.超声检查:右侧乳腺内未探及正常腺体回声,内可探及不均匀性低回声区,范围约为14cm×8.5 cm×13 cm,边界不清,内部可探及多处低至无回声区,内部充满细小回声点.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低回声内部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左侧乳腺内可探及多处低回声区,其一大小为3.5 cm×2.1 cm,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低回声周边及内部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右侧腋窝可探及多个低回声区,较大的为1.8 cm×5 cm.
作者:黄聚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无精子症患者附睾或睾丸精子、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以及非男方因素不育患者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非男方因素患者(n=62)和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n=102)采用射出的精子,无精子症患者(n=24)采用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PESA)或睾丸穿刺抽吸术(TESA)获取精子,比较ICSI后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等.结果 非男方因素患者组女方年龄显著高于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组以及无精子症患者组(P<0.05),然而三组患者的平均获卵数、MⅡ期卵数以及正常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男方因素患者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无精子症患者组(P<0.05),但三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ICSI和TESA-ICSI治疗部分无精子症患者可获得与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甚至非男方因素不育患者同等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是治疗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不育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亚;王荣祥;郭丽;吴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Notch1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乙型肝炎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21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5例,正常对照20例,抽取抗凝外周血,以免疫磁珠法分离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别抽提两种细胞的总RNA,荧光定量PCR分析Notch1、Hes1、Jag1和NF-κB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CD4+T细胞中仅NF-κB在AHB和CHB组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其他基因各组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中Notch1、Jag1和Hes1的mRNA表达在AH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同时其在CHB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F-κB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otch1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CD4+和CD8+T细胞的异常分化参与调节乙肝病毒感染.
作者:崔燕红;龚燕萍;韩志君;吴传勇;蒋廷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战伤疼痛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与外军对比,我军目前在战伤镇痛方面的研究形势有待加强.本文就近十年来术后急性疼痛的易感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阿片诱导的痛觉超敏、术后持续性疼痛及其处置、围术期疼痛的基因治疗现状等进行回顾;对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介绍了未来可能应用于临床的局麻药控释技术.
作者:李林;刁玉刚;张铁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男,20岁,战士.空腹食用苹果(约重90 g)后约8 min,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全身皮肤见散在皮疹伴瘙痒.患者既往有食苹果过敏史,无家族史,无鸡蛋、海鲜、花粉等过敏史.查体:脉搏125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85/5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眼球结膜充血,眼睑肿胀,全身皮肤见散在斑疹.立即予卧床,吸氧,抗过敏等对症处理(0.1%肾上腺素1 ml、异丙嗪50 mg肌注;5%葡萄糖5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入壶静滴)后约30 min,血压升至90/60 mmg,意识转清,皮温转暖后,转至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d后出院.
作者:庞国义;靳青会;任彤萍;王增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对抗菌药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236例胆道感染患者,于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36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01株,检出率85.2%,病原菌主要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占64.1%,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耐药性比粪肠球菌高.结论 对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学检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胆道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钱雄杰;沈昊;杨鸿林;沈国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动态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当传至第2代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神经细胞个数相同,观察组在接种后的第3天加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为50μg/L),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营养因子.分别于给药后的第2、4、6天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视网膜神经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第2天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451±0.049、给药后第4天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376±0.043、体外培养1个月神经元细胞存活数为13.10±1.35、NSE阳性表达细胞数10.53±1.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第6天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291±0.03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短时间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保护视网膜神经元细胞.
作者:穆小茜;程淑霞;王艳;黄海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S-1)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3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0):采用替吉奥胶囊(80~ 120 mg/d),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d 1~28,休息14d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n=19):采用DCF方案治疗,即多西紫杉醇75 mg/m2,d1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1静脉滴注;氟尿嘧啶300 mg/m2,d1 ~5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d1~5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35.0%与31.6%)和临床获益率(65%与5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1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龚敏;韩大跃;张晨;崔晓楠;单路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经皮黄疸仪在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皮黄疸仪检测856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同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经皮黄疸仪黄疸指数>6、>12.9、>1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02 μmol/L、>220.6μmol/L、>255μmol/L分别作为各自诊断出生24 h内、出生24 h后足月儿、出生24 h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以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作为金标准,采用Yerushalmy四格表评价模式,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经皮黄疸仪诊断出生24 h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55.56%)欠佳,但诊断出生24h后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95.73%)及特异度(90.11%)均好,诊断出生24h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94.12%)好,特异度(85.23%)尚可.结论 经皮黄疸仪用于出生24 h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筛查时漏诊率低,可根据其检测结果及早采取退黄治疗,但对于出生24 h内具有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尽早诊治.
作者:徐洪涛;聂国明;余健;赵玲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男,7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紧缩感,位于胸骨正中略偏右,范围约5 cm2左右,伴后背部的对称部位紧缩感.症状呈持续性,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无头痛、头晕,无胸闷、呼吸困难,无心慌,无咳嗽、咳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可平卧入眠.曾在解放军第301医院行冠脉CT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支病变,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左前降支开口处动脉瘤形成.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高时达160/100 mmHg(1 mmHg =0.133kPa),近期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2次/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脂肪肝病史20余年,窦性心动过缓病史10余年.
作者:牛绍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人,男,45岁.因牙痛1d来诊.查体:体温36.5℃,87+牙龈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牙冠无缺损.诊断为牙龈炎.给予口服甲硝唑治疗.患者口服甲硝唑0.4g,5 min后出现发热,头痛.复诊查体温39.1℃,余无异常.门诊观察1h后查体温37.5℃,头痛症状消失.半年后又因牙痛服用牙痛安胶囊2颗(每颗牙痛安胶囊含甲硝唑0.2g,人工牛黄5 mg)又出现发热、头痛来诊.查体温39.3 ℃,牙龈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牙冠无缺损.诊断为牙龈炎,甲硝唑药物反应性发热.经口服500 ml白开水,门诊观察1h后体温36.8℃,头痛症状消失.
作者:胡铁石;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小儿骨科接受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85例,90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射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 术后1~3年随访结果为,按Mckay标准,术后无患儿出现髋痛,严重跛行的情况,优良率为96.5%;按Severin标准,术后无患儿再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情况,优良率为94.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术可以很好地纠正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并大限度地保留关节功能.
作者:田琦;周胜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银翘温胆汤治疗放射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使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90例患者采用银翘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治疗2、4、6周后以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肺功能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31)为标准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肺功能恢复时间、症状控制起效时间及完全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F-β1表达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呈递减趋势,但治疗组患者各期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银翘温胆汤对放射性肺炎有一定治疗作用,与西药联合应用有增效作用,并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陈连生;杨光华;付尚志;薛耀辉;付相建;余胜珠;吴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09年6月-2012年4月我院采用提拉钉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3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8~65岁.病程6个月~17年.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有腰痛或腿痛及下肢肌力感觉改变等症状,其中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麻木21例,腰痛伴双下肢痛麻木者12例.滑脱分级: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7例,Ⅲ度滑脱4例;病变部位:L4滑脱13例,L5滑脱20例.
作者:田乃宜;丁亚强;郭义城;张武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通量和不同有效膜面积的聚砜膜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4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46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先后采用有效膜面积不同的低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F6HPS、F8HPS)和高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FX60、Fx80)进行单次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尿素氮、血磷等指标.结果 (1)各组透析器血液透析后血磷水平均明显下降,FX60、FX80、F6HPS、F8HPS组血磷下降率平均为61.6%、59.3%、53.6%、53.9%.(2)相同有效膜面积的透析器中高通量透析器组血磷下降率优于低通量透析器组(P<0.05).(3)同样通量的透析器中不同有效膜面积的透析器血磷下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较低通量透析器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磷,不同有效膜的透析器在降低血磷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李敏芝;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成人吸入性窒息发病及预后相关特征.方法 对2005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成人吸入性窒息病例误吸前慢性病、误吸原因、误吸时意识状态、吸入异物、误吸后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日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32例,男26例,女6例.平均年龄(60.31±24.80)岁.急性期病死率34.4%,误吸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65.6%,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62.5%.84.4%误吸发生于意识障碍中,87.5%吸入胃内容物.急性期死亡组(11例)与存活组(21例)比较,误吸前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高、慢性病累及系统数多,误吸当日首次抢救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分值高(P<0.05).结论 成人吸入性窒息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多见于意识障碍中胃内容物反流,急性期病死率高,预后不良与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患慢性病有关.
作者:张岩;乔锐;聂岩;边瓯;季瑞芬;何瑞;刘际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