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用苹果致过敏性休克1例

庞国义;靳青会;任彤萍;王增强

关键词:苹果, 过敏性休克
摘要:病人,男,20岁,战士.空腹食用苹果(约重90 g)后约8 min,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全身皮肤见散在皮疹伴瘙痒.患者既往有食苹果过敏史,无家族史,无鸡蛋、海鲜、花粉等过敏史.查体:脉搏125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85/5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眼球结膜充血,眼睑肿胀,全身皮肤见散在斑疹.立即予卧床,吸氧,抗过敏等对症处理(0.1%肾上腺素1 ml、异丙嗪50 mg肌注;5%葡萄糖5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入壶静滴)后约30 min,血压升至90/60 mmg,意识转清,皮温转暖后,转至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d后出院.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β受体阻滞剂影响静息心率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我国人群静息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为AMI临床急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静息心率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 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死亡的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生存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7篇文献,总样本量2 911例.其中心率慢组1 561例,死亡77例;心率快组1 350例,死亡217例;合并RR=0.30,95% CI是(0.27 ~0.42).漏斗图分析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 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水平与病死率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控制不佳者死亡危险增加,心率可能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婧;陈汉想;李伟;郭秋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硝唑致发热1例

    病人,男,45岁.因牙痛1d来诊.查体:体温36.5℃,87+牙龈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牙冠无缺损.诊断为牙龈炎.给予口服甲硝唑治疗.患者口服甲硝唑0.4g,5 min后出现发热,头痛.复诊查体温39.1℃,余无异常.门诊观察1h后查体温37.5℃,头痛症状消失.半年后又因牙痛服用牙痛安胶囊2颗(每颗牙痛安胶囊含甲硝唑0.2g,人工牛黄5 mg)又出现发热、头痛来诊.查体温39.3 ℃,牙龈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牙冠无缺损.诊断为牙龈炎,甲硝唑药物反应性发热.经口服500 ml白开水,门诊观察1h后体温36.8℃,头痛症状消失.

    作者:胡铁石;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颈鳞癌术后组织中CEACAM6和MMP-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子宫颈鳞癌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83例子宫颈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及50例慢性宫颈炎的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中CEACAM6和MMP-7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 观察组中CEACAM6和MMP-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EACAM6和MMP-7在不同分化、不同宫颈管内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转移和不同Ki67阳性率中表达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EACAM6和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CEACAM6和MMP-7异常表达,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CEACAM6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可能是其促进肿瘤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颜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氯苯那敏致急性尿潴留1例

    病人,男,56岁,因双上肢及颈部皮肤有大小不等风团伴瘙痒,考虑为接触性皮肤过敏.约15点给予氯苯那敏注射液10 mg肌注.此后开始感觉排尿困难,至21:30小腹胀痛,无法排尿,遂来就诊.给予急诊导尿后腹痛腹胀缓解.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前列腺增生,平时有排尿困难,未正规治疗.遂给予坦洛新胶囊每晚1粒口服,患者第2天未再出现尿潴留.

    作者:李成全;崔浩;杨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青霉素致球结膜水肿1例

    病儿,男,12岁,学生.流涕、乏力伴低热2d.查体:体温37.7℃,呼吸20次/min,脉搏92次/min,血压:100/60 mmHg(1 mmHg =0.133 kPa).发育正常,精神略差.鼻前庭可见中等量清水样涕,通气欠佳.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充血明显,表面无异常分泌物,咽部充血明显,咽后壁无淋巴滤泡增生.血常规WBC 11.5×109/L,以中性粒升高为主;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给予青霉素注射液480万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441,产品批号A110302815)加入0.9% NaCl液100 ml静滴.

    作者:曾文明;冯希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套石篮联合低压灌注输尿管镜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套石篮联合低压灌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0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6例)和对照组(274例),两组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观察组采用套石篮联合人工手控低压灌注,对照组采用灌注泵进行灌注.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5.9%和77.7%,术中结石逃逸落回肾盂或肾盏内比率分别为4.1%和2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套石篮联合手控低压灌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显著降低了结石逃逸进入肾盏内的比例,提高了碎石成功率.

    作者:丁俊;周晨曦;吴渊文;李国波;朱旭明;陈国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显微手术治疗成人腰骶椎管内脂肪瘤远期随访疗效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腰骶椎管内脂肪瘤的病变特点、手术方式与远期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成人腰骶椎管内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和随访结果.结合性别、年龄、脂肪瘤分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有无腰骶椎管探查手术史、是否部分切除脂肪瘤等因素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院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51例(66.2%),无一例患者症状加重,经统计学分析,腰骶椎管探查手术史与远期神经功能再次恶化显著相关,性别、年龄、脂肪瘤类型、症状持续时间、部分切除与神经功能远期再次恶化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成人腰骶椎管内脂肪瘤安全可靠,手术应尽早实施.腰骶椎管探查手术史与成人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远期预后关系密切.

    作者:周青;汤可;周敬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四磨汤、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控制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痊愈率、有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2.7%(16/22)、22.7%(5/22)、95.5% (21/22),其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联合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之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是否要进行髌骨置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急诊科、骨科就诊并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随机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研究组患者在关节置换术中接受髌骨置换的治疗,对照组则不进行髌骨置换,治疗后所有患者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2、3个月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KSS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3、6个月的Feller髌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Feller髌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髌骨评分.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提拉钉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33例

    2009年6月-2012年4月我院采用提拉钉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3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8~65岁.病程6个月~17年.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有腰痛或腿痛及下肢肌力感觉改变等症状,其中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麻木21例,腰痛伴双下肢痛麻木者12例.滑脱分级: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7例,Ⅲ度滑脱4例;病变部位:L4滑脱13例,L5滑脱20例.

    作者:田乃宜;丁亚强;郭义城;张武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人眼部带状疱疹误诊17例分析

    带状疱疹好发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1].眼部带状疱疹由于发生在眼部附近,加上许多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够,经常发生误诊.现将17例老年人眼部带状疱疹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齐中华;侯玉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热疗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增殖及p-Akt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简称鸦油乳)联合热疗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膀胱癌细胞形态、增殖、细胞周期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鸦油乳(1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鸦油乳(5、10、20、3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鸦油乳(1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鸦油乳(1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BIU-87膀胱癌细胞24 h后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倒置光学显微镜结果显示,热疗组、鸦油乳组和鸦油乳联合热疗组的细胞数均明显减少,部分细胞变圆、体积变小、核固缩,但鸦油乳联合热疗组变化明显,活细胞数少.与热疗组和鸦油乳组比较,鸦油乳联合热疗对BIU-87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鸦油乳联合热疗作用于人BIU-87膀胱癌细胞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4、62、35 mg/L,低于单药鸦油乳的101、79、57 mg/L.鸦油乳联合热疗组作用24 h后人BIU-87膀胱癌细胞S期比率为(16.79±2.78)%,显著低于热疗组的(29.52±3.31)%和鸦油乳组的(26.34±0.86)%(P<0.05).鸦油乳联合热疗组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51±0.02),显著低于热疗组的(0.98±0.05)和鸦油乳组的(0.70±0.04) (P<0.05).结论 鸦油乳联合热疗能增强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下调p-Akt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悦;曹阳;李超刚;孔薇薇;隋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再行EPBD,然后行胆总管取石术.结果 取石成功率97.5%(156/160),术后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3.2% (5/156).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好.

    作者:黄永德;何谦;肖淑琼;连丽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皮瓣下简易封闭负压持续冲洗引流促进皮瓣成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皮瓣下简易封闭负压持续冲洗引流技术预防皮瓣下血肿及血清肿形成,降低感染率,提高皮瓣成活率及改善远期皮瓣成活质量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轴型皮瓣、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48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皮瓣下顺长轴斜行置入一根带多侧孔的硬质引流塑料管,一端连接灌洗液,另一端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负压100~ 150 mmHg(1 mmHg =0.133kPa),持续冲洗负压吸引3~7d.对照组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或橡胶片引流.两组其余治疗措施完全一致.比较两组皮瓣术后感染及血肿、血清肿发生率,皮瓣成活率、远期皮瓣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判定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皮瓣没有血肿、血清肿及感染的发生,皮瓣全部成活率为91.67%,仅2例皮瓣远端1/4左右坏死,经换药后创面顺利愈合,皮瓣质地较硬者12.50%,色素沉着者8.33%,瘢痕增生者4.17%.对照组皮瓣下血肿、血清肿发生率为20.83%,感染率为12.50%,皮瓣完全成活率为70.83%,7例皮瓣远端1/5至1/2部分坏死,3例皮片移植修复,其余创面经换药后愈合,没有出现皮瓣全部坏死的情况,皮瓣后期部分质地较硬者为37.50%,表皮色素沉着者为25%,瘢痕增生者为12.50%.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持续冲洗引流技术可彻底清除皮瓣下渗血、渗液及感染坏死组织、病原微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预防皮瓣下血肿、血清肿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皮瓣远期成活质量.

    作者:张新合;杨新蕾;郭志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外科ICU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2010-2012年我科对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进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为神经外科ICU病房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7~ 78 (41.8±9.5)岁.38例均为脑出血及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长期卧床痰液阻塞不能咳出,而普通吸痰器吸不出痰的患者.血气分析显示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Ⅱ型呼吸衰竭,经使用多种抗生素都无效或疗效欠佳.

    作者:敬梅;谢晓燕;王永兴;江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小儿骨科接受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85例,90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射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 术后1~3年随访结果为,按Mckay标准,术后无患儿出现髋痛,严重跛行的情况,优良率为96.5%;按Severin标准,术后无患儿再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情况,优良率为94.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术可以很好地纠正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并大限度地保留关节功能.

    作者:田琦;周胜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战创伤疼痛及围术期镇痛新进展

    战伤疼痛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与外军对比,我军目前在战伤镇痛方面的研究形势有待加强.本文就近十年来术后急性疼痛的易感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阿片诱导的痛觉超敏、术后持续性疼痛及其处置、围术期疼痛的基因治疗现状等进行回顾;对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介绍了未来可能应用于临床的局麻药控释技术.

    作者:李林;刁玉刚;张铁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厦门174医院297例老年CAP患者,根据CURB-65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n=193)和高风险组(n=104).分别检测入院第1天血WBC、NLR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比较两组间各变量的差异,并就NLR与CURB-65以及上述检验指标的相关性、对老年CAP住院患者死亡预测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NLR在高风险组为(6.39±4.23),低风险组为(2.85±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总数在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CURB65呈较强相关性.NLR预测老年人CAP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 =0.781.结论 NLR可用于临床对老年CAP患者病情严重度的评估,对预报老年CAP死亡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阙永康;张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运动及血浆胃肠激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动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模型对照组(大黄模型组)和大黄芍药甘草汤组(实验组),用大黄复制泻剂结肠模型并用芍药甘草汤进行干预,观察活性炭在肠道内推进的长度,计算活性炭推进长度占肠道全长的百分比,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胃肠激素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 大黄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肠管显著延长(P<0.01),实验组较大黄模型组肠管显著缩短(P<0.01);活性炭推进长度占肠道全长的百分比:大黄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较大黄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大黄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SP含量显著降低(P<0.05),VIP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与大黄模型组比较,SP含量显著增高,VIP显著下降(P<0.01).结论 大黄可以使肠管延长;芍药甘草汤可以缩短肠管,并通过调节SP和VIP的释放,改善肠道功能.

    作者:李爱萍;于洪波;戴林;黄世林;王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LR7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收集35例SS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TLR7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IL-10的表达.结果 SS患者TLR7mRNA的表达量[(2.28±0.54)2-(△△c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中的TNF-α含量(中位数为5.6 ng/L)显著升高(P<0.05),IL-10(中位数为0.5 ng/L)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SS患者TLR7 mRNA表达显著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燕;李虎;李闻捷;张建荣;徐玉莲;朱俊;秦琴;邓安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