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旭豪;张勇;杨学荣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患者出现的患肢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水肿等问题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25例患者施行术后功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坤娜;王媛媛;姜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1年5月-2007年5月24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行关节置换情况,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24~ 60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Harris评分提高到60~ 92分,平均82分.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血沉均在30 mm/h以下.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期关节置换可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幸永明;王振林;刘伟;周磊;卓孟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治疗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 将2001年1月-2010年6月间收治的35例行PTGBD治疗的伴发MODS的AAC患者,依据发病至手术的时间长短分成早期手术组(4d内手术,n=16)和晚期手术组(4d后手术,n=19).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5例患者PTGBD均获成功,术后24 h内腹痛缓解,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5 d内白细胞下降到正常.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10.5±2.4)d,明显少于晚期手术组(17.1±3.2)d,(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1周器官功能恢复率75.0% (12/16)明显高于晚期手术组47.4% (9/19),(P<0.05).结论 PTGBD治疗伴发MODS的AAC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时机以发病4d内为佳,越早越好.
作者:杨波;周文平;李顺明;展德廷;曹军英;蒋苏齐;王占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75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合并单侧或双侧侧脑室额角置管外引流手术.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死亡21例;存活54例,其中ADL Ⅰ~Ⅱ级8例、Ⅲ级10例、Ⅳ~Ⅴ级36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合并侧脑室外引流手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曹勇;孟阳;刘刚强;苑亚东;冯金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人,男,54岁.体检胸透发现左上肺阴影,遂CT检查示:左上肺外带胸膜下见一类圆形高密度灶,边缘光滑,范围为3 cm×2.8 cm×3 cm,CT值- 90至- 122HU,肺门影不大,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诊断为左上肺脂肪瘤(图1).9个月后复查CT,上述病灶无明显变化.
作者:戴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一磨牙经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组织受力的影响.方法 模拟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近中-(牙合)-远中(MOD)嵌体,全冠,MOD高嵌体修复,观察不同牙体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结果 高嵌体修复后,牙釉质的大主应力(εMax)在垂直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88.94%,在舌颊向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77.92%.垂直载荷下三种修复体的牙本质εMax都出现在根分叉处,全冠修复比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高出18.35%和18.16%;而在舌颊向载荷下,全冠修复的牙本质εMax较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降低19.63%和17.96%,位置转移至牙根中上1/3处,此时嵌体和高嵌体的牙本质εMax位于髓室底部.结论 在生物力学方面,全瓷MOD高嵌体和全瓷冠均可以对牙体组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全冠优于MOD高嵌体.
作者:王慧媛;宁小昕;刘玉红;艾林;姚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军校学员军事训练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原因、诊治与预防措施.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1例膝关节半月板训练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诊6个月~2年,参照Ikeuchi膝关节等级评定标准,非手术组:优48例,良20例,可10例,差13例;手术组: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军校学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半月板训练伤应注重预防,对半月板损伤的学员患者,治疗方法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慎重.
作者:向君华;曾获洵;刘维;周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发病超早期行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血肿全部清除62例,大部分清除16例;术后再出血4例,其中2次手术2例.术后死亡11例.67例随访1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Ⅰ级11例,Ⅱ级29例,Ⅲ级19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 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时间短,易操作,适用于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吴海权;柳浩然;辛续伟;徐利民;韩冬;谢文贵;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碳呼气试验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85例,男224例,女161例,年龄17~ 74岁,平均年龄(34.8±14.4)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3例,男115例,女78例;年龄18~74岁(平均35.2±14.7)岁.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1 125 mg,2次/d,7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对照组192例,男109例,女83例;年龄17~ 65岁(平均34.5±13.6)岁.对照组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7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7.9%和92.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2%和85.4%,HP根除率分别为90.7%和82.3%.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均是轻微可按受的.结论 虽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在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是否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代替阿莫西林根除HP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兰;林金容;赵亚刚;孙大勇;马艳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伊洛前列素吸入剂对初人海拔5 200m地区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rn历时5d进入5 200 rn,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雾化吸人生理盐水.于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第5天采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脑体-心理生理能力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左右手交叉敲击和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 伊洛前列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右手交叉敲击:总时间均为(10±0)s,总次数为(87.24±17.67)与(72.92±15.38)次,正确次数为(85.06±15.18)与(71.19±14.81)次,错误次数为(1.47±0.74)与(2.96±2.01)次;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总次数均为(17±0)次,错误次数为(1.72±0.88)与(2.96±2.0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能显著提高移居者的脑体-心理生理功能,可以促进高原习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
作者:曹荣成;马广全;崔建华;哈振德;马勇;高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人,男,54岁.1月前开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后间断出现肉眼血尿,无明确过敏史,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15~ 20/HP,红细胞++,BLD++.尿脱落细胞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超声检查示:膀胱三角区黏膜明显增厚.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黏膜充血水肿,可见滤泡,有溃疡形成.行活检病理示:黏膜下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诊断为嗜酸性膀胱炎.完善各项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电灼术,将病变范围黏膜电切至肌层,病变周围黏膜电灼.术后病理示:膀胱黏膜增生,间质血管扩张,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部分黏膜坏死,局部肉芽组织形成.
作者:田丰;吉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起病后2 ~24 h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尿激酶用量50 ~120万单位(平均85万单位).结果 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6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9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17例;经动脉内溶栓治疗后,闭塞的颈内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8%( 44/69),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2%(12/19).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05±8.10)、(8.82±6.00)分,与治疗前的(18.86±8.2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2.39,P<0.01);治疗后ADL评分第7天和第14天分别为:(1.75±1.37)、(3.50±1.29)分,与治疗前的(4.82±1.3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2.44,P<0.01).术后随访1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好转为72.7%(64/88),并发脑出血为3.4% (3/88),消化道出血为11.4%(10/88).结论 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见效快、并发症少.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照射60Gy后基因表达谱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BioStarH141S(2004)型含13 929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进行放疗前及放疗60Gy后检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放疗60Gy后与放疗前比较,表达差异基因中改变明显的功能群是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如CXCL14和IGLV1-44上调.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DNA修复系统也有部分基因发生明显变化,如MLL5上调、POLR2B下调等.结论 提示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照射60Gy后基因表达谱改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阐明放射敏感性差异机制,为放疗前或放疗早期寻找到预测放射敏感性分子标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姚智强;卢亦成;胡国汉;陈菊祥;孙如平;郑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上颈椎伤病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置入88枚寰枢椎椎弓根钉,在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结果 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复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钉板系统固定治疗上颈椎伤病,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牛晓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37%,无效率33.63%;其中致肝损害药物前三位为中草药类,抗微生物药,抗结核药,分别占38.05%,20.35%,10.62%;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中草药和抗微生物药是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与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有关.
作者:周双男;王立福;张宁;郭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 按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 mg/L和hs-CRP >5 mg/L,将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状况指标及透析充分指标与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hs-CRP、尿素清除率(Kt/V)、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作者:吴珑芝;朱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在加、稳压不同阶段吸氧对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疗程选择.方法 将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按加、稳压阶段吸氧的高压氧治疗分为两组,两组均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加压阶段就开始吸氧气,对照组30例在加压阶段吸空气,稳压阶段吸氧气.结果 观察组50例治愈和显效率为94%,对照组为56.6%,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压阶段吸氧治疗脑血栓形成能提高疗效.第2~3疗程效果佳.
作者:雷北平;李干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单侧肢体踝牵引对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34例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7)与单侧肢体踝牵引组(n=17),对照组治疗包括骶管注射、手法治疗、银质针松解术.单侧肢体踝牵引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侧肢体踝牵引.在治疗前,治疗第8、15天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第8天,对照组VAS评分平均减少2.58分,单侧肢体踝牵引组患者VAS评分平均减少3.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两组比较,对照组平均减少5.55分,牵引组平均减少5.8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用单侧肢体踝牵引可在治疗早期加快恢复速度.
作者:王刚;王军;蒋崇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濒海训练期间陆军某部新兵亚健康罹患率及其相关因素,为找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分别对参训新兵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开始后的20 d)和训练结束后进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调查分析,确定其中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海训过程中的亚健康状态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海训前及训练结束后,参加海训的新兵的亚健康罹患率高于未参加海训的新兵(P<0.05);此外,高中学历的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士兵.结论 高强度的濒海训练是诱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但参训士兵的应对方式对个体的亚健康状态也有极大影响,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及对海训的顾虑程度也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
作者:吴德平;王加林;杨文娟;赵亚平;王猛;陈金拳;焦留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探讨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的安全性并进行流程再造.方法 随机采样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共采样68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计算平均菌落数.结果 50%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内检测出细菌,无法保证100%无菌效果.结论 临床上吸痰预吸罐无法保证100%无菌,易造成介入性感染,降低了人工气道内吸痰的安全性,根据流程再造,可取消设置吸痰预吸罐.
作者:涂颖;宗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