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靖宇;熊剑;陈军;贺维珍;季文伟;杜军;杨佳明;王肖亮;卢天舒
目的 探索心脏停搏时的抢救方法.方法 1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心源性猝死,心电监护显示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在救治中出现心脏停搏.立即行心肺复苏术(CPR),对停搏的心脏进行复跳,主要包括胸外持续按压,肾上腺素静推和静滴,安置临时起搏器等综合治疗.结果 复苏早期:17例心跳恢复,1例死亡;复苏晚期:14例存活,3例死亡.复苏成功率为77.8%.结论 心源性猝死突发时对心脏停搏的抢救是抢救心源性死亡一个重要环节,持续胸外按压,静推和持续静滴肾上腺素,促使心脏尽快起搏,并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等是有效的抢救方法.抢救时心跳的复苏时间及患者原有的心衰是影响复苏的重要因素.
作者:辛卫朋;陈士良;高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探讨单纯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胸片征象的关系,现对80例经心导管检查无其他畸形存在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的X线征象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1-10岁43例;10 ~20岁9例;21 ~30岁26例;31~40岁2例.大年龄为37岁,小年龄为5岁.
作者:徐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例1,男,89岁.咳嗽、咳痰,肺纹理增粗,发热,体温37.8℃.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既往患有冠心病、阵发性房颤、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期间给予头孢呋辛钠1.5g静脉滴注,2次/d,共5d,症状好转体温正常后出院.出院当天于晚餐中饮用一小杯药酒(约10 ml),40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头颈部皮肤潮红,心电图显示:房颤,心率128次/mmin,V3-5T波低平,血压150/90 mmHg(1 mmHg =0.133 kPa),诊断:双硫仑反应.遂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美托洛尔12.5 mg口服,步长稳心颗粒4粒口服,地西泮10 mg肌注,2h后逐渐缓解.
作者:侯筱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住院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及150例心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外周血BNP及CRP的浓度,比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心力衰竭组BNP、CRP浓度变化,同时在给予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复查BNP及CRP的浓度,对比前后BNP及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BNP、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治疗后2个月BNP、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存在心脏结构的重塑和非特异炎性反应,外周血BNP、CRP浓度显著升高,而经治疗后此两项指标显著降低.BNP、CRP浓度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莫群;潘云虎;彭熠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将蚕豆根尖微核检测系统(micronucleus,MCN)应用于空气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以市售蚕豆为材料,在密闭容器中模拟室内空气的高浓度二氯乙烷污染,对蚕豆进行染毒.结果 随着浓度的递增,平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逐步上升,有丝分裂指数有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在实验浓度下,1,2-二氯乙烷有对蚕豆根尖细胞产生遗传毒害效应.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室内高浓度1,2-二氯乙烷污染物是可行的.
作者:陈洋;周小敏;熊旭辉;谭广辉;张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一男性18岁摔伤致左锁骨骨折患者,术后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在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完毕后为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静脉推注稀释后的肝素钠溶液时,发现无菌注射器乳头部与头皮针连接处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即将头皮针拔出并重新更换头皮针后用生理盐水3ml冲管后再予以肝素钠封管,此时头皮针内液体透明,静脉推注后患者无不适.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致伤原因及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24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22例,死亡2例,治愈率91.7%.结论 对胸腹部创伤患者详细询问受伤情况,全面体格检查,根据X线、CT和临床特点多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楼良潮;陆文博;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脂清洗(BLC)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脂血症纳入本组.血脂清洗机的操作、抗凝剂使用、观察指标按相关操作规程和相应监测数据进行.结果 35例高脂血症患者行血脂清洗治疗前后的各项血脂、血凝指标变化对比显示差异明显,且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 血脂清洗其临床疗效确切,血脂指标下降明显.
作者:于颖;孟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与经直肠给予萘普生栓对早孕人工流产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24例孕6 ~12周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接受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同时经直肠给予萘普生栓;Ⅱ组接受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以及安慰剂栓;Ⅲ组为生理盐水宫腔内注射,同时经直肠予以萘普生栓;Ⅳ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宫腔内注射及安慰剂栓.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患者术中扩张宫颈时、术后即刻、术后30 min及术后60 min的疼痛程度.结果 Ⅰ、Ⅱ、Ⅲ组与Ⅳ组相比,无论术中术后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术后即刻VAS评分Ⅰ、Ⅱ、Ⅲ组无差别,单独使用萘普生的实验组扩宫时VAS评分高于单独使用利多卡因组,但术后VAS评分则相反,两者联合使用时术中术后VAS评分均为低,且没有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 使用2%利多卡因6ml宫腔注射用于人工流产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无副作用,加用萘普生栓可以进一步减轻术后的疼痛.
作者:文玉华;万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A2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10月在我院手术切除的4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用RT-PCR和Westem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标本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Ⅲ期+Ⅳ期胃癌组织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Ⅰ期+Ⅱ期胃癌组织(P<0.05).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组织(P<0.05),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转移的组织(P<0.05).但是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 锌指蛋白A2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A20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分期、远处转移、淋巴转移有关.
作者:陈战;涂永久;郭明;戚沛霖;戴益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上、中段结石排石的影响.方法 14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结石大小4~10 mm,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坦索罗辛+排石颗粒,对照组口服排石颗粒,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药物副作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有差异性.结论 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可以提高输尿管上、中段结石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作者:徐冬娥;曹治列;林考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遵医嘱为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0.9%氯化钠250ml+泮托拉唑钠80 mg静脉滴注.过程中又予0.9%氯化钠3ml+白眉蛇毒血凝酶1000U莫菲滴管入,见两种液体交界处迅速呈乳白色浑浊,立即停止输液,重新更换输液管,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李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1/104人年,是正常人群的30- 100倍[1].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提高的直接原因[2].本研究旨在了解维吾尔族老年人BE发病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伟;张雯;陈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岛叶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对17例脑岛叶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显微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术后处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切除脑岛叶区血管畸形17例,14例完全切除病灶,3例未完全切除,术后行γ刀辅助治疗.手术效果按COS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废4例,严重残废2例,植物生存和死亡均为0例.结论 显微镜下外科治疗脑岛叶区动静脉畸形,切除病灶彻底,手术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张志光;卢明;陈静;袁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加深对微小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意义,从微小种植体的植入方式、加载时机、植入角度及深度、植入部位及临床操作等角度研究影响微小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因素.影响微小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因素并没有唯一绝对的标准,但是其能达到强支抗的效果已得到临床正畸医师的普遍认可.本文就影响微小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灵洁;张晓东;张文君;李成日;骆厚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透光旋切系统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透光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37例(386条肢体).结果 337例手术均获成功.单条肢体手术时间21~54 min,平均(31.2±4.6)min;切口数量3~5个,平均(4.1±0.6)个,住院时间3~15d,平均(4.8±2.5)d.2条患肢术后出现局部皮肤破溃坏死,1条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肢出现皮下淤血154条,血肿11条,肢体局部麻木感112条.337例患者共386条肢体随访6~24个月,平均(15±6.7)月.皮下淤血及血肿消退,肢体局部麻木感消失95条,减轻27条.术前存在色素沉着的肢体,术后均不同程度减轻,沉重感缓解,无静脉曲张复发,小腿外观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 透光旋切系统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可行,具有缎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张贤坤;刘宏斌;苏琳;杨清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女,64岁.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个月,拟行第6次化疗住院,查体:体温36.5℃,脉博8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 =0.133 kPa),遵医嘱于化疗前给予盐酸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约15 mmin后患者诉头晕、四肢无力,查血压90/60 mmHg,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生理盐水25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滴,地塞米松5 mg自莫菲滴管滴入,30 mmin后患者自诉头晕及四肢无力症状缓解,血压110/70 mmHg,此后患者未诉其他不适.
作者:王庆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8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体次全切除治疗42例,Cloward环锯法手术27例,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20例.前路手术同期均采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89例获12~5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8±2.6)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术前评分平均(9.5±0.3)分,术后6、12个月评分平均(13.1±0.2)分、(14.2±0.4)分,术后6、12个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JOA平均改善率57.2%、64.3%.结论 对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后路各种术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作者:谭雄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率>70%)成功置入支架,9例闭塞锁骨下动脉中8例成功置入支架.46例经股动脉置入支架,8例经肱动脉逆行置入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功置入后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良好,伴有盗血现象的13例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发现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后9 -12个月再狭窄,后再置入5枚支架,血管开通良好.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下应用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3年4月-2011年6月,应用多处小切口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的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随访观察骨折局部外观、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屈伸功能并予以评价.结果 获得随访的2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100%,外观满意.结论 该微创改良法治疗髌骨骨折优良率满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建云;姜世平;何健飞;唐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