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利福平致过敏反应1例

董朝献;李泽纯;孟新珍

关键词:利福平, 过敏反应
摘要:病人,男,68岁.反复咳嗽、咯痰3年,加重15 d.入院胸部CT示:双肺结核并硬结纤维化,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红细胞沉降率38mm/h,诊断:肺结核(活动期),抗感染对症治疗同时拟予以异烟肼0.3g,1次/d早晨,吡嗪酰胺0.5g,3次/d三餐前服,利福平胶囊(新疆华世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3054,规格0.15 g/粒)0.45g,1次/d睡前口服.当日晚服利福平3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明显腹痛、四肢抖动等症状.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显微快速静脉穿刺装置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对抢救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设计了一种显微快速静脉穿刺装置,经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构造本装置主要由塑料电子表外壳、40倍的显微镜镜片、阴阳粘带(皮带)等材料制成.制作步骤:(1)卸下电子表所有附件;(2)在电子表厚实的角边磨钻一个直径10 mm、深3 mm的凹槽,并安装电池;(3)布线,接通夜光灯;(4)把6 mm焦距的镜片用胶水框入表面;(5)接2根阴阳粘带,制作完成.显微快速静脉穿刺装置示意图见图1.

    作者:曾蕾莉;周红梅;左玲;刘雅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大鼠微循环的作用

    目的 观察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大鼠皮肤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及抗氧化能力.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302±26)g,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在30 min内自颈动脉放血完成失血性休克,终的指标为平均动脉压(40±5) mmHg,然后静脉给予内毒索10 mg/kg,休克30 mmin后开始液体复苏.复苏时间为5min.A组静脉给予3.5 ml/kg的生理盐水;B组使用内含0.4 mg/ml的透明质酸和0.05 mg/ml聚氧化乙烯作为减阻剂的等量生理盐水复苏;C组使用内含芦荟提取物0.05mg/ml的等量生理盐水复苏.在不同时间点,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大鼠左侧腹股沟皮肤灌注情况,并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胸(SOD)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A、B、C三组的生存率分别为15%、55%和60%.三组的MDA和SOD在失血性体克开始后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实验结束.与A组比较,B和C组应用减阻剂60min后皮肤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并维持至实验结束,B和C组的SOD显著高于A组,MDA显著低于A组.结论 减阻剂可在急性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大鼠模型中,提高大鼠生存率、有效改善大鼠的皮肤微循环、增强抗氧化能力.

    作者:苗玉良;钟京;方唯武;刘骥;刘罡;郭文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寻找符合临床需要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对我科近年门诊及住院的便秘患者278例,随机分为甘露醇(A)组、磷酸钠盐(B)组及结肠灌注机灌洗法(C)组进行肠道准备,对病人愿意接受程度、内镜下清洁程度、结肠镜检查完成情况、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人可接受程度,A、B组可接受程度依次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肠道清洁程度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气泡分级有显著性差异,三组相比气泡依次减少,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肠镜完成情况:三组完成率分别为94.0%,94.8%,99.0%,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A组及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C组无明显电解质紊乱,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不良反应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肠灌注机灌洗法具有副作用少,清洁程度高、气泡少、可接受程度高等优势,比较适于对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

    作者:周红宇;周国华;冷明芳;王为;颜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均连用4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存在配伍禁忌

    遵医嘱为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0.9%氯化钠250ml+泮托拉唑钠80 mg静脉滴注.过程中又予0.9%氯化钠3ml+白眉蛇毒血凝酶1000U莫菲滴管入,见两种液体交界处迅速呈乳白色浑浊,立即停止输液,重新更换输液管,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李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瘢痕疙瘩是一种继发于创伤或感染后的皮肤异常增殖性皮损.过去单纯用一种药物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且复发率较高.为提高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近5年我们采用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5-FU)进行瘢痕疙瘩内局部封闭注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代清;任常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4层螺旋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进一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或其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SCTA)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采用西门子工作站提供的各种分析软件进行后重建,观察冠状动脉管腔情况并进行分析判定.结果 64层螺旋CT可对冠状动脉的起源变异、狭窄程度、桥血管通畅程度及支架术后进行评估.结论 64层SCTA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也可作为筛查公众中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艳清;朱海云;张永秋;饶灵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术中复位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解剖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按照症状、复位情况、术前、后X线比对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 ~3.5年,平均(27±3)月.术前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间歇性跛行21例消失,2例减轻,下肢皮肤感觉迟钝大部恢复.1年融合率94.6%(35例),2年融合率97.3%(36例).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5例,良9例,可3例,无钉棒断裂并发症.根据JOA评分法测定,术后明显优于术前.结论 内固定系统结合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能够获得解剖复位的效果.

    作者:陈峰嵘;黄哲元;简国坚;徐天睿;陈瑞松;刘妤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表柔比星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表柔比星(EPI)联合卡介苗(BCG)与单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确诊膀胱移行上皮癌,病理结果Ⅰ -Ⅱ期的患者3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机分成联合组、单用组,每组18例.联合组术后第1周灌注EPI,第2周灌注BCG,每周交替使用灌注药物,共8次后,用BCG每月1次灌注,共8次;单用组术后每周灌注EPI,共8次后,用EPI每月1次灌注,共8次.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内的膀胱肿瘤复发情况、药物治疗期间泌尿系感染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的膀胱肿瘤复发率方面,联合组与单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期间泌尿系感染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联合组较单用组比较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PI联用NCG和EPI单用均具有良好的预防肿瘤复发效果,而EPI联用BCG可显著减少治疗期间的泌尿系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依从性更好.

    作者:詹胜利;蔡明;李州利;毕见龙;曾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微小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为加深对微小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意义,从微小种植体的植入方式、加载时机、植入角度及深度、植入部位及临床操作等角度研究影响微小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因素.影响微小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因素并没有唯一绝对的标准,但是其能达到强支抗的效果已得到临床正畸医师的普遍认可.本文就影响微小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灵洁;张晓东;张文君;李成日;骆厚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治疗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57例大面积脑梗死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对排钠增加和摄钠不足者,充分补钠;对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者应限水治疗;对脑性盐耗综合征者应补水和补盐治疗;全部患者的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结论 对大面积脑梗死并低钠血症进行正确诊断、合理处理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兴华;刘绍泽;葛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颌骨囊肿患者共453颗受累牙于术前完成根管治疗,颌骨囊肿切除术中对受累牙行根尖切除,保存囊肿受累牙,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1、3、6、12个月复查,检查病灶受累牙的松动、咬合情况并摄X线全景片.结果 134例患者中,除13例患者43颗受累牙失访外,其余121例患者410颗受累牙术后均随访1年,X线全景片示原病灶区与周围骨质基本接近,骨纹理清晰.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颌骨囊肿复发,保留牙齿无叩痛,无松动或松动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 颌骨囊肿受累牙术后可予保留,且不增加囊肿复发率.

    作者:文民;彭绍斌;金树人;程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阑尾炎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93例,其中48例于术后给予早期经口进食,45例于排气后开始进食,观察并对照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早期经口进食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可以促进排气、排便,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立彬;刘超;韩军良;宋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恶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恶性高血压(MHT)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32例主要表现为MHT的IgAN患者(IgAN-MHT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其预后.并与30例无MHT的IgAN患者(IgAN组)进行比较.结果 IgAN-MHT组13例表现为急性肾损伤,8例为肾病综合征,7例为肉眼血尿.随访期内多数病例均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IgAN组4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例呈肉眼血尿.随访期内肾功能无明显进展.IgAN -MHT组前驱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IgAN组(P<0.05),从发病至肾活检的时间明显较IgAN组短(P<0.01),血清肌酐、尿酸、C-反应蛋白及尿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活检病理示IgAN-MHT组肾小球、间质、血管病变明显较IgAN组重,IgAN-MHT组Lee’s分级≥Ⅲ级所占比例明显较IgAN组高(100%比53.3%,P<0.01).结论 主要表现为MHT的IgAN临床病情及肾脏病交严重,预后差.影响肾功能转归的因素可能包括肾活检前MHT持续的时间、肾活检时血肌酐值、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降压治疗是否达标.

    作者:赵海丹;吴晶;周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立骨化醇上调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胰岛素受体的表达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75 mg/kg建立糖尿病(DM)模型,将诱导成功的20只DM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DM+帕立骨化醇治疗组(DA组).另设相配的10只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0周测体质量( BW)、收缩压(SBP),空腹血糖(BG)、血肌酐(Cr),24h尿蛋白定量(24 h UP)及尿液足细胞(UPC)的排泄;RT-PCR检测肾组织nephrin、desmin、胰岛索受体α(IR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oltting检测肾组织IRα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DM组BG、Cr、24hUP较NC组显著升高,BW显著降低,SBP、UPC无统计学差异.DM组nephrin mRNA、IRα mRNA及蛋白质,P-Akt蛋白质的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desmin mRNA的表达较NC组显著增加.帕立骨化醇降低DM大鼠的Cr、24 h UP,恢复肾组织nephrin、IRα、P-Akt的表达,抑制desmin的表达.结论 帕立骨化醇上调nephrin并抑制desmin 的表达,对足细胞起保护作用;改善胰岛素受体α的表达及磷酸化Akt水平,增强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胰岛素对抗.

    作者:罗莉漫;孙志强;余健;聂国明;邹敏书;彭晖;张么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肥胖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变化及他汀干预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肥胖人群外周血toll样受体4(RLR4)表达的变化及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否与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有关.方法 57例肥胖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晚,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采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浓度.结果 单核细胞TLR4蛋白与体质量及血浆TNF-α正相关.用阿托伐他汀干预1个月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及血浆TNF- α浓度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单核细胞RLR4蛋白和血浆TNF-α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下调肥胖人群单核细胞RLR4表达,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TLR4通路有关.

    作者:安伶;叶盛开;陈海英;温洁;朱爽;任霞;杜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麻醉后寒战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麻醉后寒战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腰椎手术患者80例,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将患者随机等分为M、MK两组,M组吗啡20μg/(kg·h),MK组为吗啡15 μg/(kg·h)+氯胺酮70 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均以一次性镇痛泵(1 ml/h)行静脉术后镇痛,并予以负荷剂量3ml.于拔管后30min内记录患者发生麻醉后寒战的例数,及该时点的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压.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MK组寒战例数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并于手术结束前约半小时预镇痛,可减少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温莉;柯慧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8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体次全切除治疗42例,Cloward环锯法手术27例,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20例.前路手术同期均采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89例获12~5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8±2.6)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术前评分平均(9.5±0.3)分,术后6、12个月评分平均(13.1±0.2)分、(14.2±0.4)分,术后6、12个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JOA平均改善率57.2%、64.3%.结论 对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后路各种术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作者:谭雄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下颌骨巨大囊性肿物术后钛钢板重建修复

    下颌骨囊性肿物范围巨大时,常造成局部严重骨吸收、骨缺损或病理性骨折,从而导致面部外形异常、咬合错乱、咀嚼和语言功能受限.我科对下颌骨巨大囊性肿物术后造成颌骨缺损患者用钛钢板即时重建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下颌骨巨大型囊性肿物手术患者7例,其中含牙囊肿2例,始基囊肿2例,多发性根尖囊肿2例,成釉细胞瘤1例,年龄35~77岁.

    作者:武淳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疔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1、3个疗程后的GCS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更大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闫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