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周红宇;周国华;冷明芳;王为;颜君

关键词:便秘, 结肠灌注机灌洗法, 清洁程度
摘要:目的 探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寻找符合临床需要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对我科近年门诊及住院的便秘患者278例,随机分为甘露醇(A)组、磷酸钠盐(B)组及结肠灌注机灌洗法(C)组进行肠道准备,对病人愿意接受程度、内镜下清洁程度、结肠镜检查完成情况、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人可接受程度,A、B组可接受程度依次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肠道清洁程度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气泡分级有显著性差异,三组相比气泡依次减少,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肠镜完成情况:三组完成率分别为94.0%,94.8%,99.0%,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A组及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C组无明显电解质紊乱,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不良反应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肠灌注机灌洗法具有副作用少,清洁程度高、气泡少、可接受程度高等优势,比较适于对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噪音环境下军队外场机务人员中医体质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期噪音环境下军队外场机务人员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分析其特点及规律,为中医防病治病,服务基层,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制作《军队外场机务人员中医体质类型调查表》,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驻甘、驻京、驻闽部队外场机务人员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与分类.结果 708例调查者中平和质391例(55.2%),偏颇体质317例(44.8%),其中气部质101例(14.3%)、阴虚质91例(12.9%)、血瘀质47例(6.6%)、痰湿质29例(4.1%)、气虚质18例(2.5%)、湿热质16例(2.3%)、阳虚质10例(1.4%)、特禀质5例(0.7%).按工作年限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随工作年限增长,平和质比率下降(80.1%与38.3%与10.6%),偏颇质比率升高(19.9%与61.7%与89.4%).结论 噪音环境下军队外场机务人员中偏颇体质的总体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外场工作年限的延长,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阴虚质、气部质、血瘀质和痰湿质.

    作者:马新英;陈劲松;高顺利;王一茹;支艳;张文龙;魏汉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早中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早中期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情况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早中期胃癌患者40例,根据外周血CEA-mRNA表达情况分为微转移组与无微转移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侵犯深度以及Brrmann分型差异,玫瑰花环实验法检测所有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C3bR)花环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ICR)花环百分率等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微转移组与无微转移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发病部位、侵犯深度以及Brrmann分型等临床特征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转移组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C3bR)花环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ICR)花环百分率均低于无微转移组患者(P<0.05).结论 发生微转移的早中期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偏低.

    作者:陈江;池达智;林昭伟;黄东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AO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120例临床分析

    手部复杂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使骨与关节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较为困难.我院于2006年12月-2011年10月应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120例,通过随访,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17~67岁.致伤原因:挤压伤56例,砸伤42例,扭伤22例;骨折部位:掌骨骨折64例,指骨近节40例,中节16例,骨折累及关节面者16例;骨折类型:粉碎型45例,横型28例,斜型30例,螺旋型17例;合并血管神经或肌腱损伤54例、合并骨缺损12例;闭合性骨折44例,开放性76例;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闭合性择期手术.

    作者:单国华;王丁;胡继燕;孙冠勇;郭义彬;张东星;陈山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立骨化醇上调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胰岛素受体的表达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75 mg/kg建立糖尿病(DM)模型,将诱导成功的20只DM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DM+帕立骨化醇治疗组(DA组).另设相配的10只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0周测体质量( BW)、收缩压(SBP),空腹血糖(BG)、血肌酐(Cr),24h尿蛋白定量(24 h UP)及尿液足细胞(UPC)的排泄;RT-PCR检测肾组织nephrin、desmin、胰岛索受体α(IR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oltting检测肾组织IRα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DM组BG、Cr、24hUP较NC组显著升高,BW显著降低,SBP、UPC无统计学差异.DM组nephrin mRNA、IRα mRNA及蛋白质,P-Akt蛋白质的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desmin mRNA的表达较NC组显著增加.帕立骨化醇降低DM大鼠的Cr、24 h UP,恢复肾组织nephrin、IRα、P-Akt的表达,抑制desmin的表达.结论 帕立骨化醇上调nephrin并抑制desmin 的表达,对足细胞起保护作用;改善胰岛素受体α的表达及磷酸化Akt水平,增强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胰岛素对抗.

    作者:罗莉漫;孙志强;余健;聂国明;邹敏书;彭晖;张么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开放性腹部外伤102例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开放性腹部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治愈98例,死亡4例(2例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腹腔严重感染死亡,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救治成功率96.1%.结论 开放性腹部外伤的救治重点在于早期正确判断是否存在穿透伤、腹腔内脏器损伤及是否需要急诊剖腹探查.应当根据患者受伤过程、腹部体征结合必要的检查来把握剖腹探查指征.一旦发现剖腹探查指征,应尽早手术探查.仔细、全面、有序的剖腹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开放性腹部外伤腹腔镜探查具有早期诊断、治疗和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王梦炎;孙刚;周建平;吕程;罗灿军;蒋小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B型脑利钠肽、C-反应蛋白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住院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及150例心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外周血BNP及CRP的浓度,比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心力衰竭组BNP、CRP浓度变化,同时在给予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复查BNP及CRP的浓度,对比前后BNP及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BNP、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治疗后2个月BNP、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存在心脏结构的重塑和非特异炎性反应,外周血BNP、CRP浓度显著升高,而经治疗后此两项指标显著降低.BNP、CRP浓度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莫群;潘云虎;彭熠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早期复苏方法分为限制性复苏组(27例)和常规复苏组(24例),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早期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疗效评估.结果 限制性复苏组:ISS评分30.72,复苏输液量2 089ml,复苏时间102.72min,复苏后血红蛋白98.36g/L;常规复苏组:ISS评分30.90,复苏输液量2965 ml,复苏时间246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79.90 g/L.两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复苏后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能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复苏效果更显著.

    作者:吴燕生;李金雨;李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2例的救治体会

    病例1:女,15岁.因地震时教室倒塌,未能逃脱,蜷缩于狭窄空间,左膝关节极度屈曲,24 h后被他人救出送入当地医院.当日出现左小腿明显肿胀,遂行左小腿外侧切开减张,术后出现高热,左小腿仍肿胀明显,于伤后第5天再次行左小腿内侧减张及部分坏死肌肉清除,伤后第6天转入我科.入院时患者诉左小腿胀痛明显.查体见:左小腿肿胀,内外侧减张切口处有大量血性液体渗出,伴有异味,外侧切口内肌肉颜色尚可,内侧伤口内肌肉颜色变暗,周围皮肤水肿、发红,左膝关节以下皮肤痛觉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1.47×1012/L、WBC 7.04×109/L,中性0.79、HGB 42 g/L、血细胞比容11.92%;肝功能:ALT65 IU/L、AST 230 IU/L、总蛋白34.9 g/L、白蛋白22.7 g/L;肾功:血尿素21.28 mmol/L、血肌酐114.2 μmoL/L,血钾4.96 mmol/L.

    作者:张莹;初同伟;胡旭;张超;周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临床观察

    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依据体表定位穿刺,以患者的神经异感确定进针深度与角度,阻滞效果不理想,成功率在50%~94%,术中常需复合其他麻醉药[1],同时容易误伤颈部大血管及造成臂丛神经损伤,为此,目前国内外有人主张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2-4],为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我们在2011年2-10月,将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与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毅;罗义骏;裘剑波;孙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性疾病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率>70%)成功置入支架,9例闭塞锁骨下动脉中8例成功置入支架.46例经股动脉置入支架,8例经肱动脉逆行置入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功置入后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良好,伴有盗血现象的13例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发现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后9 -12个月再狭窄,后再置入5枚支架,血管开通良好.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精索静脉曲张两种手术途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精索静脉曲张经腹股沟管及经腹膜后两种手术途径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16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两组;腹股沟管高位结扎组106例,采用腹股沟管内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腹膜后高位结扎组110例,采用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两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腹膜后高位结扎组明显低于腹股沟高位结扎组.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两种手术途径均有效,但经腹膜后途径优于经腹股沟管途径.

    作者:薛蓬;侯莜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维吾尔族老年人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调查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1/104人年,是正常人群的30- 100倍[1].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提高的直接原因[2].本研究旨在了解维吾尔族老年人BE发病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伟;张雯;陈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4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对2006年9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43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根据病变位置及患者婚否,选用经阴道或经腹壁穿刺抽液及注入无水乙醇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100%的病例成功地完成了囊内液体的抽吸,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3.0% (40/43)的病例通过1次介入治疗囊腔完全闭合.其余病例经2次治疗后治愈.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及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疗效满意.

    作者:徐良志;陈月桂;陈刚;杨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口服阿莫西林致失眠1例

    病人,男,32岁.因咽喉疼痛、咳嗽2d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服阿莫西林胶囊[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117]0.5 9(2粒),3次/d,服药当天晚上患者即感精神兴奋、无法入眠.患者因当时未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继续服药2d,持续出现失眠,遂来我院就诊.询问患者近期无工作生活压力大、无精神紧张等可致失眠的因素.仔细查看阿莫西林胶囊说明书,其中不良反应中包括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遂考虑患者的失眠症状可能为阿莫西林胶囊的不良反应,嘱患者停用该药观察,停药后睡眠状况即好转,第3天恢复正常.

    作者:申晋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颌骨囊肿患者共453颗受累牙于术前完成根管治疗,颌骨囊肿切除术中对受累牙行根尖切除,保存囊肿受累牙,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1、3、6、12个月复查,检查病灶受累牙的松动、咬合情况并摄X线全景片.结果 134例患者中,除13例患者43颗受累牙失访外,其余121例患者410颗受累牙术后均随访1年,X线全景片示原病灶区与周围骨质基本接近,骨纹理清晰.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颌骨囊肿复发,保留牙齿无叩痛,无松动或松动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 颌骨囊肿受累牙术后可予保留,且不增加囊肿复发率.

    作者:文民;彭绍斌;金树人;程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FABP、NT-proBNP、cTnT和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 通过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未端脑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对几种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测定84例AMI患者和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H-FABP、NT-proBNP、cTnT和CK-MB含量,各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ROC曲线计算4种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效率、灵敏度、特异度和阴阳性预测值,比较几种标志物对AMI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AMI组的H-FABP、NT-proBNP、cTnT和CK-MB水平都明显高于U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诊断上,H-FABP是4种标志物中诊断效率、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的,cTnT是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的,所有标志物诊断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AMI早期诊断上,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特别是H-FABP和cTnT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AMI的诊断效率.

    作者:蒋知新;李美芹;衣志勇;孙玉发;郭广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单纯室间隔缺损80例的X线征象分析

    为探讨单纯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胸片征象的关系,现对80例经心导管检查无其他畸形存在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的X线征象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1-10岁43例;10 ~20岁9例;21 ~30岁26例;31~40岁2例.大年龄为37岁,小年龄为5岁.

    作者:徐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

    病人,男,80岁.因右下腹疼痛10d,加重12h急诊入院.平素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全身乏力等.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体检:~般情况良好,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示:腹盆腔积液,余未及明显异常.血常规;WBC 17.01 × 109/L,N 0.89,HGB 169 g/L.

    作者:张贤坤;刘宏斌;韩晓鹏;杨清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温高湿环境下负压伤口疗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在相应干预后的不同时间对各组动物的创面大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比、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高温对照组与常温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创伤后7d创面愈合率、创面感染率及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增高(P<0.05),而实验组较相应的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是阻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局部负压伤口疗法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袁方;李亚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痉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性改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性脑血管痉挛(CVS)与血管壁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药理学预阻滞法,通过光镜和电镜对42只猫SAH后CVS的形成及其对血管壁病理性改变的影响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预先使用血管外周阻滞剂可以明显地减轻SAH所致的CVS反应程度,并使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性改变也随之减轻.结论 CVS是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成因,继而又成为影响SAH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或阻止CVS的发生,可有效地防止血管壁发生相应的病理学改变.

    作者:胡立民;胡深;魏学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