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痉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性改变的影响

胡立民;胡深;魏学忠

关键词:猫,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罂粟硷, 654-Ⅱ, 电镜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性脑血管痉挛(CVS)与血管壁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药理学预阻滞法,通过光镜和电镜对42只猫SAH后CVS的形成及其对血管壁病理性改变的影响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预先使用血管外周阻滞剂可以明显地减轻SAH所致的CVS反应程度,并使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性改变也随之减轻.结论 CVS是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成因,继而又成为影响SAH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或阻止CVS的发生,可有效地防止血管壁发生相应的病理学改变.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高温高湿环境下负压伤口疗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在相应干预后的不同时间对各组动物的创面大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比、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高温对照组与常温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创伤后7d创面愈合率、创面感染率及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增高(P<0.05),而实验组较相应的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是阻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局部负压伤口疗法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袁方;李亚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双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双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滑脱症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按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15例,Ⅲ度滑脱5例.单阶段滑脱36例,2个阶段滑脱6例.真性滑脱30例,假性滑脱12例.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按照邹德威综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3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5.2%.结论 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双Cage椎间植骨是治疗Ⅰ-Ⅲ度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作者:康健;徐皓;陈建梅;王万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寻找符合临床需要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对我科近年门诊及住院的便秘患者278例,随机分为甘露醇(A)组、磷酸钠盐(B)组及结肠灌注机灌洗法(C)组进行肠道准备,对病人愿意接受程度、内镜下清洁程度、结肠镜检查完成情况、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人可接受程度,A、B组可接受程度依次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肠道清洁程度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气泡分级有显著性差异,三组相比气泡依次减少,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肠镜完成情况:三组完成率分别为94.0%,94.8%,99.0%,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A组及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C组无明显电解质紊乱,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不良反应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肠灌注机灌洗法具有副作用少,清洁程度高、气泡少、可接受程度高等优势,比较适于对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

    作者:周红宇;周国华;冷明芳;王为;颜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4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对2006年9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43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根据病变位置及患者婚否,选用经阴道或经腹壁穿刺抽液及注入无水乙醇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100%的病例成功地完成了囊内液体的抽吸,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3.0% (40/43)的病例通过1次介入治疗囊腔完全闭合.其余病例经2次治疗后治愈.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及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疗效满意.

    作者:徐良志;陈月桂;陈刚;杨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效价冷凝集素血临床应用1例

    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冷凝集素不高于16[1],不会影响配血和输血.在某些情况下有极少数患者或献血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效价的冷凝集素,给血型鉴定及输血带来一定困难.2010年5月,我们在配血时发现一袋高效价冷凝集素A型血液(简称样品血),其血清中的冷凝集效价为1∶128,与同型红细胞在4℃凝集3+.经过反复试验确认后,将该血液安全地输给了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芬;张志玲;王振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口服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接受米诺环素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8周后的治愈率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口服米诺环素组(P<0.05).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较单独口服米诺环素能明显提高疗效,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于宇;宋维芳;林琼;刘作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疔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1、3个疗程后的GCS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更大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闫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9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87例,在急诊经皮穿刺冠脉内介入术(PCI)后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支、2支和3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于清晨空腹,AMI患者于PCI术前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MMP-9,随访其心血管事件半年.结果 AMI患者PCI术前血清MMP-9水平在3支病变组均显著高于2支、1支病变组、对照组;在2支、1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25例发生心血管事件,3支病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2支、1支病变组;以血清MMP-9水平846μg/L为界分为A组和B组,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 AMI患者血清MMP-9可能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并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作者:陈畅;藏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恶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恶性高血压(MHT)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32例主要表现为MHT的IgAN患者(IgAN-MHT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其预后.并与30例无MHT的IgAN患者(IgAN组)进行比较.结果 IgAN-MHT组13例表现为急性肾损伤,8例为肾病综合征,7例为肉眼血尿.随访期内多数病例均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IgAN组4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例呈肉眼血尿.随访期内肾功能无明显进展.IgAN -MHT组前驱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IgAN组(P<0.05),从发病至肾活检的时间明显较IgAN组短(P<0.01),血清肌酐、尿酸、C-反应蛋白及尿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活检病理示IgAN-MHT组肾小球、间质、血管病变明显较IgAN组重,IgAN-MHT组Lee’s分级≥Ⅲ级所占比例明显较IgAN组高(100%比53.3%,P<0.01).结论 主要表现为MHT的IgAN临床病情及肾脏病交严重,预后差.影响肾功能转归的因素可能包括肾活检前MHT持续的时间、肾活检时血肌酐值、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降压治疗是否达标.

    作者:赵海丹;吴晶;周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显微快速静脉穿刺装置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对抢救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设计了一种显微快速静脉穿刺装置,经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构造本装置主要由塑料电子表外壳、40倍的显微镜镜片、阴阳粘带(皮带)等材料制成.制作步骤:(1)卸下电子表所有附件;(2)在电子表厚实的角边磨钻一个直径10 mm、深3 mm的凹槽,并安装电池;(3)布线,接通夜光灯;(4)把6 mm焦距的镜片用胶水框入表面;(5)接2根阴阳粘带,制作完成.显微快速静脉穿刺装置示意图见图1.

    作者:曾蕾莉;周红梅;左玲;刘雅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维吾尔族老年人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调查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1/104人年,是正常人群的30- 100倍[1].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提高的直接原因[2].本研究旨在了解维吾尔族老年人BE发病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伟;张雯;陈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935株真菌感染及药敏试验分析

    近年来,真菌感染作为一种并发症,感染率大幅上升.为总结经验,我们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真菌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935例真菌均来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送检标本.

    作者:闫文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岛时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岛叶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对17例脑岛叶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显微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术后处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切除脑岛叶区血管畸形17例,14例完全切除病灶,3例未完全切除,术后行γ刀辅助治疗.手术效果按COS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废4例,严重残废2例,植物生存和死亡均为0例.结论 显微镜下外科治疗脑岛叶区动静脉畸形,切除病灶彻底,手术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张志光;卢明;陈静;袁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两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和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老年期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而HDL-C和HDL-C/TC则低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增高,而HDL-C和HDL-C/TC降低,且老年期变化更为明显,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追踪观察血脂的变化.

    作者:王选琦;许昌泰;王小丽;李陕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硫酸庆大霉素与肝素钠存在配伍禁忌

    为一男性18岁摔伤致左锁骨骨折患者,术后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在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完毕后为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静脉推注稀释后的肝素钠溶液时,发现无菌注射器乳头部与头皮针连接处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即将头皮针拔出并重新更换头皮针后用生理盐水3ml冲管后再予以肝素钠封管,此时头皮针内液体透明,静脉推注后患者无不适.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3.33% (P <0.05).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27.08%;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3.33% (P<0.01).与56例不稳定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测试结果比较,96例高血压患者SAS、SDS分值水平低(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常伴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与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其焦虑、抑郁情绪相对较轻.临床医师治疗躯体疾病时要辨别心理障碍,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作者:宋志丽;戚菲;涂朝晖;黄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人胸外伤120例分析

    1998-2008年我院共收治老年人胸外伤患者120例,现将其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胸外伤患者共120例,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60-90岁.外伤原因:车祸伤50例,跌打伤48例,重物砸伤12例,锐器伤4例,其他6例.临床表现:肋骨骨折110例,其中双侧肋骨骨折30例,平均骨折数3.96根,气胸40例,血胸50例,血气胸10例,胸骨骨折1例,肺挫伤70例,浮动胸壁4例,其他合并伤30例.

    作者:楼良潮;陆文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镜微波联合抗HP治疗胃黏膜白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内镜微波技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胃黏膜白斑的治疗价值及远期疗效.方法 将65例胃黏膜白斑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在内镜直视下用微波电极侧面对胃黏膜白斑病灶进行滚压、烫熨式多点位治疗.治疗组微波治疗后常规抗HP治疗,对照组不服用抗HP药物.4周后及1年后内镜下复查.结果 (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治疗组失访3例,4周复查近期治愈率97% (29/30),对照组失访4例,近期治愈率为92.85% (2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1年后治愈率为93.1%(27/29),对照组为73.1%(1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白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联合抗HP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对胃癌早期预防有一定意义.

    作者:冷明芳;邱亚娟;刘树旗;王丽娇;周红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少量致双硫仑样反应2例

    例1,男,89岁.咳嗽、咳痰,肺纹理增粗,发热,体温37.8℃.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既往患有冠心病、阵发性房颤、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期间给予头孢呋辛钠1.5g静脉滴注,2次/d,共5d,症状好转体温正常后出院.出院当天于晚餐中饮用一小杯药酒(约10 ml),40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头颈部皮肤潮红,心电图显示:房颤,心率128次/mmin,V3-5T波低平,血压150/90 mmHg(1 mmHg =0.133 kPa),诊断:双硫仑反应.遂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美托洛尔12.5 mg口服,步长稳心颗粒4粒口服,地西泮10 mg肌注,2h后逐渐缓解.

    作者:侯筱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Ⅱ期颅骨成形实施时间对颅骨缺损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Ⅱ期颅骨成形实施时间对脑外伤颅骨缺损患者的影响,分析实施早期颅骨成形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0年6月因脑外伤后遗留颅骨缺损采用钛网行颅骨成形术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在颅骨缺损后1~2月行颅骨成形31例,在颅骨缺损后3~6月行颅骨成形28例.对出院时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及出院6个月后患者钛网修补的疗效和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早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3.87%,常规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60.71%,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钛网修补的疗效均为优;早期组患者在ADLI~Ⅱ级方面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后颅骨缺损的早期颅骨成形有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神经功能的康复、日常生活运动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无颅内感染及高颅压的情况下,应尽早对颅骨缺损患者实施颅骨成形术.

    作者: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陈江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