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徐皓;陈建梅;王万宗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均连用4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女,46岁.患糖尿病3年余.于2009年3月发现口服降糖药,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当时全身出现皮疹,皮疹为暗紫红色扁平丘疹,斑块,双足背部见血疱,下唇黏膜暗紫红斑及粘着性鳞屑,双颊黏膜网状Wickham纹和糜烂.出皮疹前否认有服药和感染等诱发因素.实验室检查:尿糖++~+++,空腹血糖8.2~9.6 mmol/L.取暗红色扁平丘疹行皮肤活检,病理报告: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并有吞噬素细胞.病理诊断:扁平苔藓.在门诊经过泼尼松10 mg,2次/d,连用10 d后皮疹大部分消退,水疱干涸,逐渐减量至停药,皮疹消退.同时口服降糖药.半年后随访,经严格控制血糖,皮疹未再复发.
作者:王喜国;殷芳;陶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临床工作中,玻璃安瓿的掰折是每天重复多的一项操作,据统计有87.9%的医护人员有过被玻璃安瓿割伤的经历,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笔者自制了一种防止玻璃安瓿割伤的简易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一次性输液器1套,医用砂轮1块,带圆孔小衣夹1个,小剪刀1把.(2)制作方法:①将一次性输液器滴管下1/3部分及过滤网剪去,滴管以上输液管部分留下约15 cm长度.
作者:许荔;陈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女,58岁.突发右侧肢体疼痛、无力l天半.无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门诊以“脑梗死”收住院.病人入院前1月曾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以“脑梗死”在我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可自行下地活动,出院后自行停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既往有糖尿病史8年,未进行正规治疗,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高时210/11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时服用北京降压零号,血压未进行监测.
作者:屈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1/104人年,是正常人群的30- 100倍[1].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提高的直接原因[2].本研究旨在了解维吾尔族老年人BE发病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伟;张雯;陈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有不同程度HP感染[1].儿童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病与HP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儿童HP感染及其相关因素有重要意义.喀什地区为汉族和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了解本地区不同民族儿童HP感染的流行病学,我们于2007年8月-2009年5月对本地区的5 ~14岁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各500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伟;尉佳林;张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10年非甾体类抗炎药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以“限定日剂量”作为药物利用动态客观指标,药物利用指数作为分析判别指标,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12月门诊29 241张处方进行用药情况分析统计.结果 非甾体类抗炎药处方有3 134张,占总处方总数的10.7%,大多数药物的DUI≤1.结论我院的非甾体类抗炎药,DUI值≤1的药物超过83%,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郑英;邹晓华;潘丽玉;方人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93例,其中48例于术后给予早期经口进食,45例于排气后开始进食,观察并对照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早期经口进食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可以促进排气、排便,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立彬;刘超;韩军良;宋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0-2011年我院应用高分子纳米胸部护板(武汉迅舒)行胸壁外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58例,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6~95岁;直接暴力伤2例,交通事故伤36例,坠落伤20例.单侧多发肋骨骨折42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16例.
作者:曾伟;严振球;袁延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诱发ADR相关因素,以建立健全ADR监测制度,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用药中发生ADR患者546例(男337例,女209例),年龄60 -88(71.4±13.2)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 发生ADR的546例老年患者中男性(61.7%)高于女性(38.3%),发生率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ADR发生与使用抗菌药种类、中药注射剂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ADR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 老年患者ADR发生率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临故床上必严格掌握,做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药.
作者:张守信;王恒辉;林允信;沈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接受米诺环素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8周后的治愈率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口服米诺环素组(P<0.05).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较单独口服米诺环素能明显提高疗效,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于宇;宋维芳;林琼;刘作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脂质水平进行检测,探讨脂质代谢在失血性休克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及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SHS)组;重度失血性休克(RHS)组;中度失血性休克(MHS)组,按休克后采血时间的不同又分为休克30 min( MHS-30 min)组、休克60 min(MHS-60 min)组及休克120 min( MHS-120 min)组.分别对各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结果 (1)MHS组与SHS组比较:TG显著上升(P<0.01),TC、HDL-C均显著降低(P均<0.01),而LDL-C无显著变化(P>D.05),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1).(2)RHS组与SHS组比较:TG、LDL-C显著上升(P均<0.01),TC、HDL-C显著降低(P均<0.01),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1).(3)RHS组与MHS组比较:TC、TG均显著降低(P< 0.01);HDL-C及LDL-C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5).(4)MHS三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TC水平MSH-30lin组与MHS-60 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MHS-60min组显著高于MHS-120 min组(P<0.05);TG水平三组间差异显著,MHS-60 min组高,分别是MHS-30min组及MHS-120 min组的2.28倍和1.99倍(P均<0.01),而MHS-3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HDL-C水平MHS-60 min组显著低于MHS-30 min组(P<0.05),而MHS-6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LDL-C水平MHS-60 min组显著高于MHS-30 min组(P<0.01),而MHS-6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DL/LDL比值三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或0.05),呈进行性下降.结论 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脂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随着休克的发展脂质水平呈动态变化,血清脂质水平可反映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及其动态进展.
作者:许会彬;王青;王化芬;刘启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胃心综合征临床上并不罕见,但极易误诊,笔者近年所遇5例均被误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5例病人中男3例,女2例,年龄25-42岁.原有慢性胃炎病史4例、消化性溃疡病史2例.1.2临床表现5例患者均有心前区隐痛,1例心前区时有压榨样疼痛,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疼痛多无明显诱因.3例有上腹部隐痛不适,伴反酸嗳气.查体:4例可闻及期前收缩,余未见阳性体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2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ST-T改变1例.胃镜示:糜烂性胃炎4例,胃溃疡2例.
作者:董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中孕引产时宫颈长度与引产时间的关系.方法 163例孕14 -26周妇女,采用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终止妊娠,在引产前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宫颈长度以及引产时间.结果 孕14 -26周宫颈长度平均为(37.02±4.06)mm,且随孕周增加而有缩短趋势(r=-0.359,P<0.01).宫颈长度与引产发动时间、产程时间及引产总时间显著相关,r分别为0.215.0.211及0.270,P均<0.01,宫颈长度是唯一影响引产发动时间、产程时间及引产总时间的变量.分析结果分别为R2 =0.046,P<0.01,R2=0.044,P<0.01,R2 =0.073,P<0.01,引产所需时间与孕产次、孕妇年龄及孕周无关.按宫颈长度分组,各组间引产发动时间(P<0.01)、产程时间(P<0.05)及引产总时间(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引产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引产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文玉华;万兰;杨慧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8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体次全切除治疗42例,Cloward环锯法手术27例,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20例.前路手术同期均采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89例获12~5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8±2.6)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术前评分平均(9.5±0.3)分,术后6、12个月评分平均(13.1±0.2)分、(14.2±0.4)分,术后6、12个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JOA平均改善率57.2%、64.3%.结论 对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后路各种术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作者:谭雄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寻找符合临床需要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对我科近年门诊及住院的便秘患者278例,随机分为甘露醇(A)组、磷酸钠盐(B)组及结肠灌注机灌洗法(C)组进行肠道准备,对病人愿意接受程度、内镜下清洁程度、结肠镜检查完成情况、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人可接受程度,A、B组可接受程度依次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肠道清洁程度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气泡分级有显著性差异,三组相比气泡依次减少,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肠镜完成情况:三组完成率分别为94.0%,94.8%,99.0%,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A组及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C组无明显电解质紊乱,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不良反应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肠灌注机灌洗法具有副作用少,清洁程度高、气泡少、可接受程度高等优势,比较适于对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
作者:周红宇;周国华;冷明芳;王为;颜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例1:女,15岁.因地震时教室倒塌,未能逃脱,蜷缩于狭窄空间,左膝关节极度屈曲,24 h后被他人救出送入当地医院.当日出现左小腿明显肿胀,遂行左小腿外侧切开减张,术后出现高热,左小腿仍肿胀明显,于伤后第5天再次行左小腿内侧减张及部分坏死肌肉清除,伤后第6天转入我科.入院时患者诉左小腿胀痛明显.查体见:左小腿肿胀,内外侧减张切口处有大量血性液体渗出,伴有异味,外侧切口内肌肉颜色尚可,内侧伤口内肌肉颜色变暗,周围皮肤水肿、发红,左膝关节以下皮肤痛觉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1.47×1012/L、WBC 7.04×109/L,中性0.79、HGB 42 g/L、血细胞比容11.92%;肝功能:ALT65 IU/L、AST 230 IU/L、总蛋白34.9 g/L、白蛋白22.7 g/L;肾功:血尿素21.28 mmol/L、血肌酐114.2 μmoL/L,血钾4.96 mmol/L.
作者:张莹;初同伟;胡旭;张超;周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998-2008年我院共收治老年人胸外伤患者120例,现将其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胸外伤患者共120例,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60-90岁.外伤原因:车祸伤50例,跌打伤48例,重物砸伤12例,锐器伤4例,其他6例.临床表现:肋骨骨折110例,其中双侧肋骨骨折30例,平均骨折数3.96根,气胸40例,血胸50例,血气胸10例,胸骨骨折1例,肺挫伤70例,浮动胸壁4例,其他合并伤30例.
作者:楼良潮;陆文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男,58岁.72 kg,ASAⅡ级,因L4-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减压、脊柱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前检查:患者平时偶有心前区不适感,无心绞痛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压低<0.5 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其他检查无特殊异常.入室后,BP 146/89 mmHg(1 mmHg =0.133 kPa),HR 98次/min,SpO2 93%.侧卧位行L2-3蛛网膜下腔穿刺顺利,注入0.75%布比卡因2.2 ml+ 10%葡萄糖液0.8ml.
作者:张骍;李兴福;王公校;马龙;唐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率>70%)成功置入支架,9例闭塞锁骨下动脉中8例成功置入支架.46例经股动脉置入支架,8例经肱动脉逆行置入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功置入后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良好,伴有盗血现象的13例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发现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后9 -12个月再狭窄,后再置入5枚支架,血管开通良好.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