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知新;李美芹;衣志勇;孙玉发;郭广宏
目的 探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上、中段结石排石的影响.方法 14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结石大小4~10 mm,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坦索罗辛+排石颗粒,对照组口服排石颗粒,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药物副作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有差异性.结论 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可以提高输尿管上、中段结石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作者:徐冬娥;曹治列;林考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前用于预防肿瘤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方法不多,西医主要是用氨磷汀等细胞保护剂及集落刺激因子等,但多有价格昂贵,副作用多等缺点.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应用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成果.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骨髓抑制,主要包括单味中药,传统方剂与自拟复方三类.这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一些疗法的机制研究还不够透彻,重复性也较差.
作者:赵静梅;窦永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1/104人年,是正常人群的30- 100倍[1].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提高的直接原因[2].本研究旨在了解维吾尔族老年人BE发病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伟;张雯;陈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Acutrak螺钉(全螺纹变距锥形无头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0月我科应用Acutrak螺钉治疗内踝骨折患者38例,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主诉、功能、X线表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38例中失访2例,余36例获随访3~11个月,平均(6±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7周.优2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 Acutrak螺钉为治疗内踝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选择方式,通过其加压及无头两大特点,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内踝皮肤表面张力,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俊生;刘欣伟;赵东风;尹建石;王雷;岳勇;王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以咬合垫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丙戊酸钠组治愈率为40%,显效率为35%,总有效率为100%;咬合垫组治愈率为24%,显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好、使用方便.
作者:吕波涛;齐志远;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膝关节是常发生军事训练伤的部位之一,损伤后康复时间长,伤残率高.为掌握部队膝关节损伤发生规律,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2010年2月-2011年1月,我们对某部官兵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某部官兵3 135人,均为男性,年龄17 ~40岁.军龄3个月-22年.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
作者:赵汝庭;黄居润;连希军;石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男,50岁.因原发性高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按医嘱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1次/d,服药后血压一直维持在120/80 mmHg左右,服药约1年半时(其间除缬沙坦外,未服过其他任何药物)双肩和背部皮肤出现圆形和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数个,大小不等,边缘清楚,瘙痒难忍,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药疹,停药1周后皮疹消退.改服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由于服后头痛、眩晕被迫停用.又改服缬沙坦胶囊80 mg,1次/d,1d后又出现上述药疹,遂停药,1周后皮疹消退.
作者:庄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致伤原因及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24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22例,死亡2例,治愈率91.7%.结论 对胸腹部创伤患者详细询问受伤情况,全面体格检查,根据X线、CT和临床特点多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楼良潮;陆文博;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男,32岁.因咽喉疼痛、咳嗽2d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服阿莫西林胶囊[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117]0.5 9(2粒),3次/d,服药当天晚上患者即感精神兴奋、无法入眠.患者因当时未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继续服药2d,持续出现失眠,遂来我院就诊.询问患者近期无工作生活压力大、无精神紧张等可致失眠的因素.仔细查看阿莫西林胶囊说明书,其中不良反应中包括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遂考虑患者的失眠症状可能为阿莫西林胶囊的不良反应,嘱患者停用该药观察,停药后睡眠状况即好转,第3天恢复正常.
作者:申晋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两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和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老年期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而HDL-C和HDL-C/TC则低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增高,而HDL-C和HDL-C/TC降低,且老年期变化更为明显,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追踪观察血脂的变化.
作者:王选琦;许昌泰;王小丽;李陕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患儿,男,6岁.患儿5d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伴腹痛,以上腹部为主,为持续性钝痛,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能进食及饮水.发病当天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急性胃炎,给予抗感染及补液、止吐等治疗未见好转.查体:体温39.1℃,呼吸26次/min.口唇无发绀.右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
作者:李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早期复苏方法分为限制性复苏组(27例)和常规复苏组(24例),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早期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疗效评估.结果 限制性复苏组:ISS评分30.72,复苏输液量2 089ml,复苏时间102.72min,复苏后血红蛋白98.36g/L;常规复苏组:ISS评分30.90,复苏输液量2965 ml,复苏时间246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79.90 g/L.两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复苏后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能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复苏效果更显著.
作者:吴燕生;李金雨;李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遵医囊为一脑出血并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行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盐酸万古霉素0.5g静点过程中,予呋塞米注射液20 mg由莫非滴管注入,立即见莫非管内呈乳白色,遂关闭输液器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观察原药液于2 min后变成混浊状,并有白色沉淀物形成.
作者: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未端脑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对几种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测定84例AMI患者和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H-FABP、NT-proBNP、cTnT和CK-MB含量,各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ROC曲线计算4种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效率、灵敏度、特异度和阴阳性预测值,比较几种标志物对AMI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AMI组的H-FABP、NT-proBNP、cTnT和CK-MB水平都明显高于U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诊断上,H-FABP是4种标志物中诊断效率、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的,cTnT是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的,所有标志物诊断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AMI早期诊断上,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特别是H-FABP和cTnT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AMI的诊断效率.
作者:蒋知新;李美芹;衣志勇;孙玉发;郭广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患儿,男,17 d,腹泻4d,反应差1d.患儿系第1胎第1产,39+2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3.0kg.生后哭声响亮,Apgar评分1、5、10 min为8,9,10分,无胎膜早破,脐带、胎盘正常,生后24 h开奶,混合喂养,吸吮有力.患儿于入院前4d出现腹泻,黄色稀便,约7~8次/d,量中等,无脓血、黏液,家长自述尿量无明显减少,奶量较前有所减少,曾在外院补液治疗,未见好转,转诊我院.
作者:高丽芳;陈光明;许慧娜;王承峰;聂晓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 将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小肝癌患者116例分为两组,分别行RFA和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年两组肿瘤复发率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RFA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两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及1、2、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小肝癌,肝功能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肿瘤实质位于靠近主要血管、胆管,切除困难的患者,RFA治疗具有与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并发症少.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何伟华;杨金炜;孙高斌;贺会江;刘献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退热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常规法进行该药品的微生物方法学验证.结果 采用常规平皿法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黑曲真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细菌、真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平皿法,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常规法检查.结论 常规法可用于退热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廖祥茹;王薇;郑汉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7例位于颞叶,3例位于额叶,1例病灶位于侧脑室,多发1例分别位于右侧顶叶、枕叶,2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位于小脑半球.实性8例,囊实性6例,囊性1例.增强后可见囊性成分无强化或壁强化,实性成分轻度或明显强化.MRS示实性部分Cho/Cr及NAA/Cr降低,Cho/NAA升高.PWI示实性成分rCBF增高.2例CT表现为等密度,无明显钙化灶.1例PET-CT表现为低代谢.结论 节细胞胶质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多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术前诊断.
作者:王志敏;陈自谦;钟群;吴道清;付丽媛;王达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对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分别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患者作了化学位移成像(CSI)序列扫描.结果 MRI对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分别为89%和100%.原发肾上腺皮质癌典型表现为肿瘤体积较大(>5.0 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侵犯周围结构,信号不均匀,内有不规则坏死区或出血灶,增强后肿瘤呈不均一明显强化;83%(15例)肿瘤见侵犯周围结构和(或)远处转移.与同相位图像比较,反相位图像上5例肿瘤的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能很好地确定肿瘤的起源,观察肿瘤与部近器官的关系以及下腔静脉受侵情况,对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孟利民;王东;毕永民;熊明辉;张挽时;徐家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床边经股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在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55例,男42例,女13例,年龄17 -81岁.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20例,病毒性心肌炎9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心外科术后6例,脑外伤9例.心律失常分类:病窦综合征15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8例,室性自主心搏2例,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后5例,心脏术后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药物治疗无效3例.全部患者行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结果 所有患者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5例患者心电监护可见起搏脉冲信号,其后未见心室电活动,心脏听诊无心音,血压测不出,心肺复苏失败.结论 在危重症急救中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方法便捷,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影响其他抢救措施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各种急救场合推广应用.
作者:吴丹宁;朱志军;蒋颖人;史承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