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庭;黄居润;连希军;石岩
膝关节是常发生军事训练伤的部位之一,损伤后康复时间长,伤残率高.为掌握部队膝关节损伤发生规律,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2010年2月-2011年1月,我们对某部官兵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某部官兵3 135人,均为男性,年龄17 ~40岁.军龄3个月-22年.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
作者:赵汝庭;黄居润;连希军;石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一男性18岁摔伤致左锁骨骨折患者,术后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在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完毕后为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静脉推注稀释后的肝素钠溶液时,发现无菌注射器乳头部与头皮针连接处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即将头皮针拔出并重新更换头皮针后用生理盐水3ml冲管后再予以肝素钠封管,此时头皮针内液体透明,静脉推注后患者无不适.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289例共312侧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皮肾镜碎石一期手术276侧,平均手术时间76 min,平均出血75 ml,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期单侧结石清除率88.5%,36侧行二期手术.结肠损伤1例,术后大出血13例,需肾动脉栓塞止血3例,发热63例,严重感染3例,术后平均住院8d.无肾切除、中转开放及肾功能不全.结论 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佳选择,具有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
作者:鲁可权;许承斌;曹希亮;于文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下应用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3年4月-2011年6月,应用多处小切口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的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随访观察骨折局部外观、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屈伸功能并予以评价.结果 获得随访的2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100%,外观满意.结论 该微创改良法治疗髌骨骨折优良率满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建云;姜世平;何健飞;唐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微波联合5-氨基酮戊酸及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微波、5-氨基酮戊酸与ALA-PDT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为83.7% (36/43),复发率为4.7% (2/43);对照组痊愈率为67.4% (29/43),复发率为18.6%(8/43).两组痊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波联合5-氨基酮戊酸及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在疗效及复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微波治疗.
作者:张添龙;刘卓;林崇明;宋维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伴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列地尔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疗程15 d,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BI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3d显效率明显增加(P<0.05),半年内复发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缩小,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老年VBI伴颈动脉斑块疗效高,并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斑块面积.
作者:刘莹;邢建丽;董艳娟;何跃;李景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早期复苏方法分为限制性复苏组(27例)和常规复苏组(24例),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早期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疗效评估.结果 限制性复苏组:ISS评分30.72,复苏输液量2 089ml,复苏时间102.72min,复苏后血红蛋白98.36g/L;常规复苏组:ISS评分30.90,复苏输液量2965 ml,复苏时间246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79.90 g/L.两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复苏后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能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复苏效果更显著.
作者:吴燕生;李金雨;李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女,46岁.患糖尿病3年余.于2009年3月发现口服降糖药,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当时全身出现皮疹,皮疹为暗紫红色扁平丘疹,斑块,双足背部见血疱,下唇黏膜暗紫红斑及粘着性鳞屑,双颊黏膜网状Wickham纹和糜烂.出皮疹前否认有服药和感染等诱发因素.实验室检查:尿糖++~+++,空腹血糖8.2~9.6 mmol/L.取暗红色扁平丘疹行皮肤活检,病理报告: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并有吞噬素细胞.病理诊断:扁平苔藓.在门诊经过泼尼松10 mg,2次/d,连用10 d后皮疹大部分消退,水疱干涸,逐渐减量至停药,皮疹消退.同时口服降糖药.半年后随访,经严格控制血糖,皮疹未再复发.
作者:王喜国;殷芳;陶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8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体次全切除治疗42例,Cloward环锯法手术27例,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20例.前路手术同期均采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89例获12~5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8±2.6)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术前评分平均(9.5±0.3)分,术后6、12个月评分平均(13.1±0.2)分、(14.2±0.4)分,术后6、12个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JOA平均改善率57.2%、64.3%.结论 对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后路各种术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作者:谭雄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很多,但绝大多数可以经过非手术疗法得到缓解或治愈[1].2006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采取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和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55例,女197例,年龄21~72岁,诊断均符合标准[2].全部患者均排除腰椎结核、肿瘤、骨折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腿痛.
作者:张松;杜杰;路爽;张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女,51岁.声嘶、饮水呛咳1月余.入院查体: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无异常.胸部CT示:纵隔主肺动脉窗偏左侧可见不规则肿块影,密度欠均匀,大小约4.9cm×5.5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血管造影示双肺动脉显影清晰,管腔内未见充盈缺损影,内壁光滑,左肺动脉被肿块推压,局部管腔变窄,其前外上缘与肿块关系密切.左肺上叶尖后段及前段动静脉受肿块推压肿块沿肿块外周走行,与肿块分界不清.
作者:赵云龙;夏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心脏停搏时的抢救方法.方法 1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心源性猝死,心电监护显示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在救治中出现心脏停搏.立即行心肺复苏术(CPR),对停搏的心脏进行复跳,主要包括胸外持续按压,肾上腺素静推和静滴,安置临时起搏器等综合治疗.结果 复苏早期:17例心跳恢复,1例死亡;复苏晚期:14例存活,3例死亡.复苏成功率为77.8%.结论 心源性猝死突发时对心脏停搏的抢救是抢救心源性死亡一个重要环节,持续胸外按压,静推和持续静滴肾上腺素,促使心脏尽快起搏,并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等是有效的抢救方法.抢救时心跳的复苏时间及患者原有的心衰是影响复苏的重要因素.
作者:辛卫朋;陈士良;高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人,女,58岁.突发右侧肢体疼痛、无力l天半.无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门诊以“脑梗死”收住院.病人入院前1月曾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以“脑梗死”在我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可自行下地活动,出院后自行停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既往有糖尿病史8年,未进行正规治疗,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高时210/11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时服用北京降压零号,血压未进行监测.
作者:屈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依据体表定位穿刺,以患者的神经异感确定进针深度与角度,阻滞效果不理想,成功率在50%~94%,术中常需复合其他麻醉药[1],同时容易误伤颈部大血管及造成臂丛神经损伤,为此,目前国内外有人主张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2-4],为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我们在2011年2-10月,将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与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毅;罗义骏;裘剑波;孙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有不同程度HP感染[1].儿童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病与HP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儿童HP感染及其相关因素有重要意义.喀什地区为汉族和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了解本地区不同民族儿童HP感染的流行病学,我们于2007年8月-2009年5月对本地区的5 ~14岁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各500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伟;尉佳林;张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丙帕他莫对开胸患者术后镇痛中吗啡用药量的影响及两者合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丙帕他莫组和对照组.均行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丙帕他莫组将溶于100ml生理盐水的盐酸丙帕他莫2 g于15 min内静脉滴注完;对照组将溶于100 ml生理盐水的甘露醇1.6g于15 min内静脉滴注完.两组同时采用吗啡进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于术后2、8、12、24和48 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静息痛和咳嗽痛的程度.记录因镇痛不足而需使用其他镇痛药作为补救镇痛的情况.记录术后48 h PCI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记录术后48 h吗啡用药量和给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丙帕他莫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痛和咳嗽痛VAS评分降低,术后48h PCI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降低,术后48 h吗啡用药量减少(P<0.05),其他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仅表现为恶心和呕吐,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使用盐酸丙帕他莫可提高开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药量,且不良反应少,有利于开胸患者术后咳嗽、咳痰,促进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许培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诱发ADR相关因素,以建立健全ADR监测制度,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用药中发生ADR患者546例(男337例,女209例),年龄60 -88(71.4±13.2)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 发生ADR的546例老年患者中男性(61.7%)高于女性(38.3%),发生率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ADR发生与使用抗菌药种类、中药注射剂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ADR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 老年患者ADR发生率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临故床上必严格掌握,做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药.
作者:张守信;王恒辉;林允信;沈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颌骨囊肿患者共453颗受累牙于术前完成根管治疗,颌骨囊肿切除术中对受累牙行根尖切除,保存囊肿受累牙,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1、3、6、12个月复查,检查病灶受累牙的松动、咬合情况并摄X线全景片.结果 134例患者中,除13例患者43颗受累牙失访外,其余121例患者410颗受累牙术后均随访1年,X线全景片示原病灶区与周围骨质基本接近,骨纹理清晰.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颌骨囊肿复发,保留牙齿无叩痛,无松动或松动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 颌骨囊肿受累牙术后可予保留,且不增加囊肿复发率.
作者:文民;彭绍斌;金树人;程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肠梗阻的发病率在急腹症中居第3位,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道疾病.肠梗阻手术中常需进行术中肠道减压,常规的切开减压法易污染术野,而插入减压管减压则常因肠内容物堵塞致减压效果不佳.对肠内容物较黏稠者或成型便则需切开正常肠壁或切除阑尾后置入导管冲洗,此举可能造成人为损伤.我们应用术中肠管洗净套件进行术中肠道减压,避免了术野污染,且可通过Y型管侧管置入导管冲洗.该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军;白玉红;马勇;胡志才;孙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恶性高血压(MHT)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32例主要表现为MHT的IgAN患者(IgAN-MHT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其预后.并与30例无MHT的IgAN患者(IgAN组)进行比较.结果 IgAN-MHT组13例表现为急性肾损伤,8例为肾病综合征,7例为肉眼血尿.随访期内多数病例均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IgAN组4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例呈肉眼血尿.随访期内肾功能无明显进展.IgAN -MHT组前驱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IgAN组(P<0.05),从发病至肾活检的时间明显较IgAN组短(P<0.01),血清肌酐、尿酸、C-反应蛋白及尿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活检病理示IgAN-MHT组肾小球、间质、血管病变明显较IgAN组重,IgAN-MHT组Lee’s分级≥Ⅲ级所占比例明显较IgAN组高(100%比53.3%,P<0.01).结论 主要表现为MHT的IgAN临床病情及肾脏病交严重,预后差.影响肾功能转归的因素可能包括肾活检前MHT持续的时间、肾活检时血肌酐值、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降压治疗是否达标.
作者:赵海丹;吴晶;周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