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红;王同猛;尚安云;李宏文
目的 为选择一种在紧急情况下用于外科手臂消毒的有效消毒剂及方法.方法 对临床常用的聚维酮碘、氨己定消毒液洗手方法重新设计,并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微生物检测,同时与传统快速洗手法(碘酊+乙醇)进行比较.结果 1.8%氯己定、0.5%聚维酮碘手臂灭菌率为l00%.而2.5%碘酊手臂灭菌率为63%,其手消毒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快速手臂消毒法,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组外科洗手消毒所用时间是相同的.结论 聚维酮碘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谱广的消毒剂,而且经济、省时、稳定性能好,适用于野战情况下外科手臂消毒.
作者:周丽萍;徐冬梅;张?;陶红;佘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例1, 男,40岁.咳嗽、咳痰1周,胸部透视,发现右肺尖小片状阴影.螺旋CT示,右肺尖阴影呈团块状,有分叶,境界较清晰,可见短毛刺.薄层重建后连续观察,似有营养血管向肿块供血.患者病前无明显受凉史,咳嗽呈阵发性,日间重,伴少量白黏痰.吸烟20年,每日1~2包.体检:体温36 ℃,脉搏 78次/min,呼吸 16次/min,血压 125/80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黄修爽;刘卫平;张齐武;王英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宫颈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由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须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筛查,或作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才能明确诊断[1],但繁琐的过程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应用宫腔镜匹配的半圆形电切环施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手术,既明确诊断又同时达到治疗目的.2005年11月-2006年5月我们行宫颈环形电切术1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脑血管病及肺癌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上常遇到以脑血管病变症状为首发的肺癌,因对其缺乏足够认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现将我院自2000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0例以脑血管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史立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发病率为5‰, 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低, 但近年似有上升趋势.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柳氮磺胺吡啶SASP, 5-氨基水杨酸(5-ASA)的口服和直肠给药,由于口服用药量大,因此易引起较多的副反应,兼之位于结肠远段的病变采用口服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口服5-ASA缓释剂疗效明显,但按照血药浓度的标准用药,价格较高,长期使用患者难以承受,临床常采用SASP和(或)糖质激素混悬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炎,有一定疗效.2007年9月-2008年6月我们使用巴柳氮钠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 内进行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3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美红;张鸣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开颅术后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性昏迷,病情严重,治疗非常困难,临床的死亡率非常高,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的6例开颅术后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性昏迷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5~60岁.诊断垂体瘤2例,颅咽管瘤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术后3例.其中有5例无糖尿病史.术前查血糖正常,6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术切除肿瘤及清除血肿.术后甘露醇加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
作者:石强;刘业;杨云锋;凌成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7例LC引起的胆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胆道损伤病例中,术中钛夹误夹闭胆总管1例;3例Mirizzi综合征致胆总管损伤;右肝管损伤2例,其中1例是由于胆囊管变异所致;1例因胆囊颈部粘连严重,分离中在肝门处断离左肝管,并损伤右肝管.所有病例均行胆总管修补或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获得成功.结论 LC引发的胆道损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术者经验、局部粘连严重和胆道变异是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可采用胆总管修补成形、端端吻合术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损伤.
作者:黄河;蒋晓;毛岸荣;朱浩;崔小红;徐步青;胡剑平;陈立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腰椎间盘术后腰椎间隙感染23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其中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8例.结果 随访7~36个月,23例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根据病史、体征及ESR、CRP、MRI检查可早期诊断椎间隙感染.多数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非术治疗无效、感染扩散、症状严重者,应行病灶清除术.
作者:刘祥舟;刘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失眠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但疗效往往不确定,且有副反应.2004年6月-2008年3月我们应用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放松训练指导语,治疗飞行人员失眠症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9例均为男性飞行人员,年龄25~40岁,平均32岁,病程3个月以上.诊断符合以下标准[1]:(1)主诉为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2)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1].
作者:赵春华;张艺军;陈英俊;潘德富;杜长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探讨血脂与转氨酶水平与脂肪肝的关系,笔者将近几年来被诊断为脂肪肝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2005-2007年本院体检的部分人群(排除各种肝炎、糖尿病及药物性肝损害史)共650人,其中男397人,女253人,年龄25~65岁.
作者:田伟;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恶性间皮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 对23例特殊类型恶性间皮瘤进行临床、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并文献复习. 结果 恶性间皮瘤的特殊类型包括印戒细胞样型、小细胞型、黏液样型、肌纤维母细胞型、淋巴组织细胞样型、促纤维增生型.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均表达Calretinin、CK5/6、CK及Vimentin.部分病例CI染色阳性,而HCI染色则阴性.19例电镜示瘤细胞表面见细长微绒毛,胞浆内有丰富的张力微丝及桥粒. 结论特殊类型恶性间皮瘤组织学形态多样,结合临床特征及其免疫组化、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测有助于诊断.需与肺腺癌、胃肠道腺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鉴别.
作者:吴雪辉;于国;王殿军;任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抗肿瘤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2007年抗肿瘤药物注射剂销售金额、药理分类及用药排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抗肿瘤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年度总销售金额的9.45%、12.75%、16.1%;其他类抗肿瘤药物、植物类抗肿瘤药物和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约占抗肿瘤药销售金额的80%.结论 抗肿瘤药注射剂中其他类抗肿瘤药物、植物类抗肿瘤药物和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系抗肿瘤主要用药,其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在用药管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喆;俞士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例1,男,69岁.鼻塞、右耳闷塞1年,右耳听力下降2月.2003年9月30日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发现鼻咽新生物,鼻咽活检病理为鼻咽低分化鳞癌,遂行常规放疗,采用6MVX线照射:鼻咽、颅底DT66 Gy/38次/45 d,全颈DT60 Gy/30次/42 d,双上颈加DT10 Gy/5次/7 d,192Ir(铱)腔内照射鼻咽DT14 Gy/2次/14 d,疗中给予复方斑蝥胶囊、参芪扶正注射液等治疗,放疗反应中度,放疗后鼻塞、耳闷塞症状消失,复查鼻咽CT鼻咽病灶明显好转,放疗后未行化疗,一直口服抗癌药物槐耳颗粒等治疗,定期3~6月门诊复查鼻咽CT,鼻咽病灶未见复发.
作者:付尚志;李万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训练所致下腰痛,即训练性下腰痛为部队官兵、体育运动员等人群训练时常发生的训练性伤病,对训练影响较大,主要以软组织性下腰痛(肌源性下腰痛)为主.2006年11月-2007年3月我们在保障新兵训练期间采用冲和疗法治疗本病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明华;李居来;车文颖;田勇;徐希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MR影像诊断.方法 综合笔者对11例12个病灶经病理证实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或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等或略低密度或略长T1、等或略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结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CT、MR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本病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会;石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HLA不全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b 1例、M4EO 1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个位点不合各1例,3个位点不合2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消胺、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司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 患者移植过程顺利,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并达完全供者植入.3例出现Ⅰ度急性GVHD ,1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2例并发真菌肺炎.至今2例患者分别无病存活30月和15月,1例目前为移植后4月,1例死亡.结论 HLA半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栋梁;王志伟;郭晓;王友君;侯兰芬;孙宇;郭宏谋;李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病人,男,7 6岁.因左下前牙缺损就诊.检查:33为残冠,可探及根管口,探(-)、叩(-)、冷热刺激(-),无松动;X线牙片示:33根尖(-).初步诊断:33牙髓坏死.治疗计划:33根管治疗术.治疗中发现舌侧有第2根管,呈唇舌向直线排列,各自独立,两根管均通畅,清理扩大根管,暂封FC棉捻.1周后复诊,无自觉症状.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复合树脂修复.术后随访,无不适.
作者:王新瑜;王新辉;于立君;王忠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789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群的肝损伤及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BsAg阳性者789例,同时进行的乙肝标志物五项、ALT和HBV-DNA检验结果分布.结果 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率为27.8%,而HBV-DNA复制率为49.3%.乙肝标志物组合间的ALT异常率和HBV-DNA复制率存在差异.HBeAg阳性且ALT异常时,HBV-DNA复制率达到93.1%.2009年2月结论组合乙肝标志物配合ALT可较好地了解肝损伤和HBV-DNA复制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
作者:樊红艳;张峰;彭俊华;邓芝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不同期别的尘肺病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将双肺成功隔离,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采用灌洗液反复灌洗,并于灌洗前及灌洗后分别测定血气、肺功能.全肺灌洗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对比其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通气功能以及肺弥散功能灌洗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成功进行双肺同期肺灌洗10例,术中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全肺灌洗术疗效好、安全,并发症发生少,是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敬梅;江玲;南萍;王永兴;谢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应急机动卫勤分队队员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及生活事件的构成特点.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36名分队队员进行测试.结果 应急机动卫勤分队队员生活事件分类统计显示,事件总分及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问题、工作学习方面问题和社交及其他方面问题.负性事件刺激频度和总刺激强度居前5位的分别是:住房紧张、工作学习中压力大、家庭经济困难、对现职工作不满意和夫妻两地分居(工作需要).正性事件刺激频度和总刺激强度居前5位的分别是:恋爱或订婚、家庭增添新成员、结婚、怀孕、开始就业或晋升、提级.结论 应急机动卫勤分队队员生活事件以家庭问题为突出.
作者:刘军;王东耀;王建伟;赵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