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张赛君

关键词:不同时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05月06日至2017年12月08日,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延期行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观察组--早期行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结果 两组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在总有效率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两组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 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降低胰腺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X线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价值上的比较

    目的 对比普通X线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鼻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取普通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54例,采取CT检查技术诊断.结果 观察组鼻骨骨折诊断准确率10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48.1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诊断为鼻骨骨折54例患者,分别为单纯鼻骨骨折14例,鼻中隔骨折27例,复合鼻骨骨折13例,诊断符合率100%;对照组诊断为鼻骨骨折26例患者,分别为单纯鼻骨骨折9例,鼻中隔骨折12例,复合鼻骨骨折5例,符合率分别为56.25%、46.15%、41.67%.结论 CT诊断鼻骨骨折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X线诊断,在骨折类型、范围、程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张依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的变化情况,并总结针对性血压护理控制对策.方法 筛选2013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护理组基于对照组行针对性血压控制护理干预方案.分析脑出血、脑梗死的血压波动情况.结果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发病首日血压均急剧升高,次日脑出血患者舒张压持续性升高而脑梗死患者血压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三日后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液基本恢复或趋向正常值.护理组患者血压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发作后第一天、第二天是血压急性升高期,在此期间积极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学生升高幅度,减少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发作期对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危程度.

    作者:王彩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比手术相关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上对比无显著差异.此外,在术后随访中,Harris评分情况存在差异,即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则为83.3%.结论 针对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采用DHS与PFNA-Ⅱ治疗均能够较好的改善病情,但是PFNA-Ⅱ治疗更具优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杰;邓军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 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探讨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7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血液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患者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低(p<0.05).结论 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不仅明显减少了患者额的血液感染情况,而且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丽霞;徐亚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病房护理不良事件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房患者3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房患者32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安全性、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老年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制定针对性护理,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刘豫惠;王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发现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1±4.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34±4.87)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输液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住院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管理,观察组为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安全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梁晓红;陈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糖尿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以Ⅱ型糖尿病为显著.糖尿病的治疗护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对于糖尿病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于糖尿病的中西结合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的.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糖尿病人的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用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75%,高于对照组的65%,且实验组的患者血糖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愈的有效率更高,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秦小英;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 讨论分析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以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以此来优化妇产科护理水平.方法 对照实验,对实验组的孕妇进行风险预防护理.对照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疗事故发生频率和护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孕妇在满意度、医疗事故以及投诉率上都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需要从医院和患者方面做好风险的预防.

    作者:徐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明确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效果,应推广运用.

    作者:梁冬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事件一般集中发生于下午,以男性患者居多,多发于小区内,主要的暴力对象为熟悉人群(亲人或邻居等),鲜少为陌生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事件多发生于疾病进展期,多数患者发生暴力行为与不良刺激和诱因相关,多数患者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结论 分析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更有助于制定临床干预方案,对突发事件加以防范,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启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目的 探究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行腹腔镜胆囊切术的患者,共70例,现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低于观察组,且拔管和苏醒时间较长,取得较低的苏醒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运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缩短拔管和苏醒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天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胃炎患者在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胃炎患者100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奥美拉唑与阿托品联用治疗(观察组,n=50)与奥美拉唑与山莨菪碱联用治疗(对照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急性胃炎病例经统计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4%,对此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肠胃不适2例,口干1例,不良反应率为6%;对照组肠胃不适2例,心率加快3例,口干3次,不良反应率为18%,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胃炎病例,应用阿托品与奥美拉唑联用治疗的方案,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症状消除时间,且具较高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与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与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在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术后24内使用镇痛药物例数以及镇痛满意度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相对于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效果更好,术后镇痛时间更长,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

    作者:王付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氩氦刀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16例肝癌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严密观察并发症,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患者出现出血2例,疼痛6例,发热6例,肝功能损伤2例,经过严密观察和及时护理,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结论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愈后的影响.

    作者:谢长华;韩小仙;金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与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效果评价.方法 对患者联合长期家庭氧疗及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治疗,与单一家庭吸氧或单纯用药甚至不适用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效果对比.结果 长期家庭氧疗及联合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单一吸氧或用药或不管理患者获益.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及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赵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治疗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 个性化治疗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作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之间244例我院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0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予以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于春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无痛胃镜麻醉患者分组.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结果 舒芬太尼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高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确切,麻醉起效快、恢复快且副作用少,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国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诊专科护士在灾害救援护理培训中的作用

    目的 对急诊专科护士在急诊科灾害救援培训中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急诊科5名专科护士组成导师组,筛选十五名科内护士进行灾害救援培训,对所完成的培训学员进行培训效果考核.结果 由急诊专科护士组成的导师组培训的学员在灾害救援体系各环节中表现突出,考核成绩优秀.结论 急诊专科护士在科室的灾害救援培训过程中能承担教育主体作用,发挥过强过硬的专业素养,能积极推进医院及科室的灾害救援培训体系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吴兴燕;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道医太极三才神针,神灸,秘药处方三结合在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道医太极三才神针,神灸,秘药处方的结合在临床上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6号~2017年11月26号与我处和彭尔宝师兄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种类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使用常规单一的治疗方法(针刺、艾灸或中药),实验组采用道医太极三才神针,神灸,秘药处方三结合的方法,治疗期限为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2例,显效12例,无效9例;实验组痊愈27例,有效13例,显效10例,无效0例.结论 道医太极三才神针,神灸,秘药处方三结合临床效果显著,明显高于使用单一治疗方法.

    作者:张兴东;张伟宏;张嘉麟;彭尔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