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朱丽;王丽;曾义岚;吴蓓;段萌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恩替卡韦, 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联合组60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ETV组60例,单纯行恩替卡韦治疗;派罗欣组60例,单纯行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3%,派罗欣组为60.0%,ETV组为61.7%,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ETV组、派罗欣组(P<0.05),而ETV组、派罗欣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与ET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者HBeAg血清学应答显著优于ETV组(P<0.05);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均优于派罗欣组(P >0.05);ETV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与派罗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同时测定产灵丸中4种有效成分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产灵丸(防风、苍术、白术等19味药物)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苍术素醇和苍术素4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3 mL/min;检测波长:254nm(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337 nm(苍术素醇、苍术素);柱温为30℃.结果 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苍术素醇和苍术素质量浓度分别在5.22 ~ 104.40 μg/mL (r =0.999 3)、4.95 ~ 99.00 μg/mL(r=0.999 7)、4.89 ~ 97.80 μg/mL(r=0.999 5)、6.34 ~126.80 μg/mL(r=0.999 2)时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9%、97.21%、100.07%、96.90%,RSD (n =6)分别为1.19%、1.13%、0.89%、0.85%.结论 该定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并且重现性好,可作为产灵丸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苍术素醇和苍术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坚;徐菁;李鹏;朱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解痉止痛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解痉止痛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薄荷脑及陈皮浸出液;采用理化法鉴别水杨酸甲酯;采用HPLC法测定水杨酸甲酯的含量及辣椒浸出液中辣椒素的含量.色谱条件:①水杨酸甲酯含量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5 nm;柱温为25℃.②辣椒素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elchrom C18(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结果 薄层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专属性强;理化鉴别反应灵敏,阴性对照无干扰.水杨酸甲酯含量在0.13 ~2.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为0.43%(n=6).辣椒素在0.091 ~2.9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6%,RSD为1.45%(n=6).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崔亚玲;何静;张朝绅;郭晓欢;马宏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吲哚布芬对心源性脑栓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吲哚布芬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对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康复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24例脑栓塞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对症治疗(如脱水及口服吲哚布芬+舒降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1 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病理性棘波振幅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计算治疗前、后患者卒中量表神经缺损(E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吲哚布芬能显著降低脑栓塞患者脑电图病理性棘波振幅、E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提高脑栓塞患者局部脑血流量、ADL评分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吲哚布芬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效应,松弛脑栓塞区血管平滑肌以增加局部脑血流量,降低脑栓塞患者脑电图病理性棘波振幅,有效改善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脑栓塞有理想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雪松;汪蓉;彭吉霞;郭俐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DCA循环在药品效期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药品效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在药品效期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计划、执行并持续改进.结果 通过PDCA循环规范药品效期管理,可以减少药品失效现象,促进药品安全管理.结论 PDCA循环是实现药品效期规范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岩;滕永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对P-糖蛋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P-糖蛋白是广泛分布于人体正常组织中的转运蛋白,能将内源性、外源性物质及其代谢物排出细胞.其广泛分布及对药物的逆向转运功能,使其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P-糖蛋白可识别和转运在结构、化学性质和药理学特性等方面均不同的化合物,对P-糖蛋白的抑制或诱导可产生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底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或治疗不足.抑制P-糖蛋白可减少药物外排,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或增加药物在脑组织中的积累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关于中药对P-糖蛋白影响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根据已有的国内外研究,归纳了各种中药及其成分对P-糖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系统了解并指导该领域的研究,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梁晓玲;冯立影;孙德春;刘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缬沙坦对冠脉支架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缬沙坦降压作用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11月经治的确诊为高血压的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按病情及患者接受治疗意愿分别应用缬沙坦(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非缬沙坦组)降压治疗,每组80例,观察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降压效果相当.缬沙坦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低于非缬沙坦组,射血分数改善优于非缬沙坦组,再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非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可以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

    作者:段书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药物过敏反应的抢救对策及护理方法

    目的 分析急性药物过敏反应患者的抢救对策及护理方法,探讨如何高效地救治此类患者.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5月抢救的21例急性药物过敏反应患者,总结其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抢救对策和护理方法.结果 患者在用药后5~15 min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2例,全身皮疹1例,胸闷及呼吸困难4例,头痛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血压下降、大汗淋漓2例,喉部痉挛2例,肢体抖动1例,意识丧失4例.经准确地判断过敏反应指征并进行及时抢救及有效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过敏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急性药物过敏反应发病时间短、临床症状重,及时判断药物过敏反应指征并进行合理有序的抢救护理流程,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联合组60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ETV组60例,单纯行恩替卡韦治疗;派罗欣组60例,单纯行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3%,派罗欣组为60.0%,ETV组为61.7%,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ETV组、派罗欣组(P<0.05),而ETV组、派罗欣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与ET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者HBeAg血清学应答显著优于ETV组(P<0.05);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均优于派罗欣组(P >0.05);ETV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与派罗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丽;王丽;曾义岚;吴蓓;段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76株老年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感染现状及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该菌的感染提供诊断及用药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65岁(WHO关于老年人定义)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老年患者576例,采用CLSI 2014年版判断标准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76例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有:住院时间长、高龄、基础疾病复杂、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过创伤性操作等.该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和血液,分别占39.76%、18.75%、16.84%;主要分布于ICU、呼吸内科病房、神经外科病房、介入病房,且明显多于其他病房.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不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替坦比较敏感,耐药率仅为3.58%,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第1、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较高;氨基糖苷类中的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为94.44%;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30%左右;另外,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唑喃钠、呋喃妥因、哌拉西林耐药率则均大于70%.结论 老年患者易罹患院内感染,感染致病菌呈现多重耐药,且检出株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临床经验治疗来说,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已不适用于该菌所致感染的治疗,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可作为仅次于碳青霉烯类用于控制该菌感染的第二选择,同时应加强药敏监测及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以指导临床用药、预防和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成海娟;张毅;庞鹏飞;徐小嫚;周潇;李芳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交叉过敏反应一例并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IgE介导的青霉素过敏患者能否安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方法 结合1例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交叉过敏反应的临床案例,检索2015年1月之前国内外研究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素类药物交叉过敏反应的文献,共收集到相关文献11篇(2 308例受试者),分别从“研究药品、纳入人群特点、交叉过敏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5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亚胺培南与青霉素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在0.8% ~25%之间,美罗培南与青霉素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在0~0.9%之间;交叉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瘁、药物热、喘憋、中性粒细胞减少、面部水肿、呼吸窘迫、关节痛、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管内溶血等.结论 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或者皮试阳性的患者,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青霉素过敏情况(相关药品、发生时间和类型、严重程度等);确有必要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应谨慎使用并进行密切监护,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或在床旁准备过敏抢救药品和设施.

    作者:马丽萍;陈灿;张蕾;赵继红;吝战权;沈司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师参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会诊与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1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过程,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的可能致病菌,根据经验型抗感染的疗效与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协助优化联合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并出院,药品不良反应得到上报.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疑难病例会诊分析,可帮助临床医师解决药物治疗难题,建立独具特色的药学监护.

    作者:程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小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小鼠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肝炎动物模型,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治疗机制,为治疗人类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Balb/c小鼠80只(雌雄各半),配对后随机分对照组、病毒感染组、丹参酮大剂量组、丹参酮小剂量组,丹参酮大、小剂量组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1、0.5 mg/(10 g·d),对照组、病毒感染组注射等体积细胞维持液DMEM,四组均治疗21 d.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小鼠血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小鼠肝功能:总胆红素(STB)、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CYP2E1、CYP1 A2、CYP3A4、CYP2D6、CYP2C9活性.结果 经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21 d后,丹参酮大小剂量组LN、PC-Ⅲ、cⅣ、HA、TGF-β1、STB、TBA、ALT、GGT、AST及CYP2E1、CYP3 A4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大、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小鼠接种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机制与其活血化瘀、降低TGF-β1、抑制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酶活性,促进肝功能恢复有关.

    作者:雷尚芳;白娜;鲍升娟;雷尚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房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过程出现不良反应一例

    1例78岁房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出现咯血,通过对患者相关治疗药物的分析,推测其咯血原因系华法林可能与胺碘酮、伏立康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并对相关文献证据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永峰;王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参皂苷Rh2对高脂膳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h2对高脂膳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时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 ~ 240 g,高脂饲料喂养24周后,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GIR组)、人参皂苷Rh2组(Rh2组)、假手术组(G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24周.每组6只,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在高脂饲养基础上,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GS组只穿线不结扎.Rh2组大鼠于缺血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h2 10 mg/kg,GS组、GIR组大鼠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20 min后处死大鼠,测定血脂水平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流式细胞仪计数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数量.结果 喂养2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组大鼠体重与血脂水平均升高(P<0.05),假手术组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与人参皂苷Rh2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血清VEGF水平均有升高,且人参皂苷Rh2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人参皂苷Rh2可增加高脂膳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提高血清VEGF水平相关.

    作者:周芹;王晞;王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科术后感染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骨科术后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以及诊断标准,掌握骨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了解抗生素骨水泥在骨科术后感染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84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在选取的84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中,骨科手术有异物植入的患者占感染总人数的76.19%;对于骨科术后感染的诊断除细菌培养外,C反应蛋白和血沉也表现出较高的灵敏性;培养出病原菌9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总菌株数的67.02%,革兰阴性菌占31.91%,真菌占1.06%;药敏结果显示,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是治疗关节感染的常用手段.结论 骨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异物植入、高龄、慢性疾病、烟酒不良嗜好等;细菌培养结果可以作为诊断术后感染的标准,血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等也作为临床诊断感染的依据,尤其是ESR和CRP表现出较高的灵敏性;医务工作者要尽可能在药敏结果的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缓病原菌耐药性的增长.

    作者:张鑫;李慧娟;周亮;王明媚;王心慧;卫晋菲;刘皈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NSBB在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意义

    目的 探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卡维地洛在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后预防早期再次出血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住院行内镜套扎手术治疗的9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内镜套扎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药物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病情及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t=2.046,P=0.044)、AKP(t=4.945,P<0.01)、HVPG(t=5.486,P<0.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b(t=3.774,P<0.01)、AIb(t=5.853,P<0.01)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食管静脉Grade分级(x2=8.130,P=0.017)、早期再次出血率(x2=4.304,P=0.038)和死亡率(x2=4.358,P=0.03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能够改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进而预防内镜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

    作者:钟媚;张冰;李秀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米卡芬净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并探讨米卡芬净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米卡芬净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米卡芬净的不良反应以皮疹、胃肠道反应及肝损害为多见,另外可见心血管疾病、溶血及过敏反应等.结论 鉴于米卡芬净可造成患者多个器官和系统的不良反应,医药人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和防止ADR的发生率,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芳;李莎;于玉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更年灵胶囊中3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更年灵胶囊中淫羊藿苷、维生素B1及维生素B6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方法,色谱柱:Ultimate AQ-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04%庚烷磺酸钠溶液(含0.12%的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3)(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0℃;流速:1.0 mL/min.结果 淫羊藿苷、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分别在4.052 ~ 48.624、21.63 ~255.12和20.50 ~246.00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1.000、1.000,n=6).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37%(RSD=1.08%)、100.93%(RSD=1.70%)和99.34% (RSD=1.7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更年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邹燕;龚秋翼;赵佳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近日节律对依托咪酯致老年患者意识消失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近日节律对依托咪酯致老年患者意识消失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80例,ASA Ⅰ或Ⅱ级,术前未用镇静镇痛药物,按注药时点分为3组,每组60例:上午组(9:00 ~ 11:00,M组);下午组(14:00~ 16:00,A组);夜间组(21:00 ~ 23:00,N组).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6个亚组,每个亚组10例:麻醉诱导分别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05、0.07、0.09、0.11、0.13或0.15 mg/kg,注射完毕后5 min内观察患者是否意识消失,意识消失的判断标准为睫毛反射消失及镇静/警觉评分(OAA/S)≤2分.记录5min内每组患者意识消失的例数及其对应的剂量,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两组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M组、A组及N组依托咪酯致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D50及95%CI分别为0.116 (0.102 ~0.133)、0.091(0.072~ 0.106)及0.080(0.062 ~0.093)mg/kg,ED95及95%CI分别为0.173(0.150 ~ 0.230)、0.159(0.135 ~0.218)及0.137(0.118~0.183) mg/kg,与M组比较,N组ED50及ED95显著降低(P<0.01),M组与A组、N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日节律可对依托咪酯致老年患者意识消失剂量产生影响,致意识消失的ED50及ED95在夜间较上午显著降低,上午与下午、下午与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旭;董有静;吴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芹菜素对烟草烟雾提取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目的 探讨芹菜素改善烟草烟雾提取物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给予烟雾提取物(CSE)模拟吸烟环境和不同浓度芹菜素.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SE组、芹菜素组,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以及细胞上清液中IL-6、TGF-β、INF-γ各因子的表达.结果 芹菜素在24h和48 h均能显著缓解不同浓度CSE诱导的内皮细胞存活率的降低,降低不同浓度CSE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同时芹菜素可抑制CSE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以及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6、TGF-β、INF-γ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芹菜素以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为标靶,抑制吸烟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时文波;于常声;甘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