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患者男性,64岁.腰部疼痛不适4个月.查体:双肾区压痛明显,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酸高,尿常规WBC 5~12个/HPF,RBC 0~3个/HPF,透明管型0~3个/HPF.B超示双肾多发性结石并双肾积水.
作者:刘丽丽;孙崇伟;申作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新分类涵盖了各种组织起源的神经系统肿瘤以及各自的病理类型和亚型,既有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又有肿瘤恶性度的分级.新分类丰富了神经影像学、肿瘤遗传学、增殖动力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并配备随访资料和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新分类突出了低级别、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弥漫浸润生长的特点.在新分类操作中,必须密切联系临床、神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培养一套正确的诊断思路.规范的病理报告应包括肿瘤的解剖部位、肿瘤的生长形式、组织学分型和恶性度分级.病理诊断以常规的HE染色为基础,配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及标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或PCNA的LI).
作者:徐庆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儿男性,4个月.因黑便20天,腹部肿块15天,以肠套叠收住院.病程中无发热,呕吐数次.查体:左侧腹部可触及肿块约5 cm×2 cm.术中见肿物与肝左叶粘连,亦与腹壁粘连,且与胃壁关系密切,在胃内可及肿块,呈哑铃型.
作者:王立峰;戚基萍;歌日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理组织学分型、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8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主要从病理大体、光镜和免疫组化方面进行观察.结果18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以中青年居多,男女之比为2.6:1.本组18例FNH有14例为经典型,2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为混合型,1例为伴肝细胞不典型增生型.结论提出此病的病理诊断要点及分型,对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腺瘤样增生性结节、肝间变性结节状增生、分化好的肝细胞癌、肝纤维板层癌及肝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于国;侯宁;陈玲红;李向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50岁.左颈部肿物20年,加重1周入院.外科检查:左甲状腺可触及3.5 cm×3 cm×3 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无结节,活动良好,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突眼征(-),血管杂音(-).
作者:何秀云;王世清;李庆艳;胡丽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常用手段,但使用哪种修复液却有不同看法[1~4].为此本实验对抗原修复液中的离子种类、离子浓度、pH值、温度及作用时间分别做了实验,旨在探讨这些因素对抗原修复的影响.
作者:贺占国;赵龙坡;陈彦杰;孙明;成继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性,39岁.因排尿不畅、尿频、腰部酸痛半年余入院.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沿输尿管区无压痛,膀胱区无膨隆,叩诊为鼓音.肛门指检示前列腺Ⅱ度肿大,质地硬,无结节.B超示前列腺4.3cm×3.3cm× 3.2 cm,周边不光滑,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匀.
作者:周新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女性,2岁.发现腹部包块20余天入院.CT示上腹部腹膜后恶性肿瘤,周围组织受侵犯.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大直径7cm,位于左肾前方,上极与胰尾相连,边界不清,内侧与腔静脉、主动脉粘连,无法分离,行肿瘤部分切除术.
作者:李惠;仝铁;徐韬;丁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详细综述以往误诊为肿瘤的脱髓鞘性疾病.这是一组介于多发性硬化与急性弥散性脑脊髓炎之间的独立中间型,多为单时项,对激素治疗敏感.并介绍了脱髓鞘性假瘤的发病概况、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诊断和治疗.
作者:桂秋萍;王鲁宁;钟定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石雪迎;廖松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55岁.主因下腹隐痛,黏液血便1周入院.纤维结肠镜示降结肠内有一息肉状肿物,有蒂与肠壁相连,肿物色红较周围黏膜色暗,表面粗糙.术中见降结肠内有一带蒂肿物,大小为3 cm×2 cm×2 cm,色暗红,表面呈绒毛状外观,周围肠壁未见溃疡及肿物.
作者:赵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纤维化(CH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7例CHF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7例CHF患者的平均年龄为9.5岁,男女之比为2:5,7例均有门脉高压症状,4例肝功能轻度异常.肝组织学特征为粗细不等的纤维条索或纤维间隔穿插、包绕排列尚有序大致正常的肝实质,纤维间隔内胶原较致密;3例伴有明显的小胆管增生、扩张和畸形,其中1例呈典型的Caroli病改变.结论CHF的诊断要点为有门脉高压症状的年幼患者;较致密的纤维间隔穿插、包绕大致正常的肝实质,但不形成典型的假小叶;可伴有小胆管增生、扩张和畸形.
作者:周光德;赵景民;张泰和;孙艳玲;王松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目前乳腺肿块的定性方法很多,有近红外线透照、钼靶摄片、超声波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和外科手术取活检等.FNAC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独特价值,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
作者:孙永春;王纯明;孔秀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性,60岁.腹胀痛半年,进行性加剧并双下肢水肿4天.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区叩击痛(+),右上腹可触及22cm×20cm肿块,上界欠清,下至脐部,质硬.B超示右肝巨大多房性肝囊肿.术中见右肝内有一直径17cm的大囊性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暗红色.临床诊断:肝巨大囊肿.
作者:肖月英;周光荣;胡华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52岁.上腹不适、全身乏力、肥胖3年,发现左上腹肿块1个月.查体:BP24/14 kPa,向心性肥胖.左上腹可扪及巨大肿块,20cm×16cm×15 cm,固定于左季肋区,质韧,不活动,无压痛,边界清.
作者:刘德洁;姜青梅;武显杰;陆菊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癌变大肠镜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52例经大肠镜检病理证实为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分型进行分析.结果52例腺瘤癌变以绒毛状腺癌为主.结论大肠癌与腺瘤癌变有关,腺瘤不论大小均应尽可能予以切除.
作者:杨丹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肠道多种疾病同时并存,在临床上时有可见,但同时有5种病变存在,却非常罕见,故予以报告.患者男性,63岁.因便血1月余就诊.查体:直肠距肛门口8 cm处有一肿块约8 cm×4cm,以直肠癌手术.
作者:季亚新;陈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43岁.因寒战、发热(T38~40℃)、咳嗽及关节酸痛2周人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查体:T40℃,面色潮红,咽部轻度充血.腹部B超示肝右叶后缘与右肾、肾上腺之间多个弱回声光团融合成片状,大小为4.8cm×3 cm;脾门与左肾之间见多个弱回声光团融合成9cm×6.5cm的片状占位病灶;脾厚4.2 cm,肋下1.2 cm;双肾未见异常.
作者:林乐远;朱梅刚;丁彦青;刘万银;李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47岁.20余年前患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但甲状腺一直肿大.查体:双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偏硬,无明显结节形成.行甲状腺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两叶甲状腺组织,右侧7 cm×4 cm×2.5 cm,红色,从中间切开见一包膜完整的圆形实性结节,直径1.5 cm,粉红色,质偏软;左侧6 cm×5 cm×3 cm,红色,从中间切开见一包膜完整的实性结节,大小1.2 cm×1 cm×0.8 cm,包膜钙化,切面灰白色,颗粒状.
作者:杨开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牙骨质骨化纤维瘤又名化牙骨质纤维瘤、骨化纤维瘤,属于较少见的骨源性良性肿瘤.现将收集到的10例牙骨质骨化纤维瘤临床及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收集广州市南方医院1993-2001年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化牙骨质纤维瘤6例、骨化纤维瘤4例,标本全部用10%福尔马林固定,脱钙液脱钙,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作者:彭勃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