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肿瘤组织中bcl-2和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

张国民;张蕾蕾;李福晓

关键词:乳腺肿瘤, 肿瘤组织, 免疫组化检测, 术后患者, 生存时间, 鉴别, 病理资料, 乳腺癌, 良恶性, 交界性, 发病率, 指标, 腺瘤, 临床, 病变
摘要: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快速上升[1],但对其交界性病变(不易鉴别良恶性的乳腺肿瘤[2])和有些腺瘤的鉴别认识不足.本文对三者进行bcl-2、PCNA免疫组化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索这两项指标与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诊断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名词委推荐词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先天性肝纤维化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纤维化(CH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7例CHF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7例CHF患者的平均年龄为9.5岁,男女之比为2:5,7例均有门脉高压症状,4例肝功能轻度异常.肝组织学特征为粗细不等的纤维条索或纤维间隔穿插、包绕排列尚有序大致正常的肝实质,纤维间隔内胶原较致密;3例伴有明显的小胆管增生、扩张和畸形,其中1例呈典型的Caroli病改变.结论CHF的诊断要点为有门脉高压症状的年幼患者;较致密的纤维间隔穿插、包绕大致正常的肝实质,但不形成典型的假小叶;可伴有小胆管增生、扩张和畸形.

    作者:周光德;赵景民;张泰和;孙艳玲;王松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对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进行光镜、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肿瘤由异常的神经节细胞和许多平行排列的有髓纤维构成.网染显示瘤细胞间无网状纤维.免疫组化标记CgA、NF、NSE、Syn和S-100(+),GFAP(-).结论此类肿瘤具有错构瘤和真性肿瘤两者的特征,为良性病变.诊断依赖于MRI、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

    作者:金夏祥;金行藻;张新华;李南云;吴波;周晓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假癌性浸润1例

    患者女性,55岁.主因下腹隐痛,黏液血便1周入院.纤维结肠镜示降结肠内有一息肉状肿物,有蒂与肠壁相连,肿物色红较周围黏膜色暗,表面粗糙.术中见降结肠内有一带蒂肿物,大小为3 cm×2 cm×2 cm,色暗红,表面呈绒毛状外观,周围肠壁未见溃疡及肿物.

    作者:赵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巨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巨细胞癌(GC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利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GCC的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对其临床特点及随访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3.8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血痰.右肺4例,左肺2例.3例肿瘤位于周边,3例近肺门.肿瘤直径3~9cm,平均6.8cm.GCC的主要组织学特征是大量肿瘤性巨细胞的存在.巨细胞体积较大,形态各异,胞质丰富,单核或多核伴明显异型.排列疏松,部分区域似多形性肉瘤,可见巨细胞形成的腺管样结构.2例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巨细胞对上皮性标记呈阳性表达.尤其是CK18,同时也高比例地表达Vim.随访3例,均死亡,平均存活13.3个月.结论肺巨细胞癌具有临床及组织形态特点,与腺癌密切相关,预后比腺癌及鳞癌差.

    作者:郭坚;文国英;张根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肾上腺功能性巨大髓脂肪瘤1例

    患者女性,52岁.上腹不适、全身乏力、肥胖3年,发现左上腹肿块1个月.查体:BP24/14 kPa,向心性肥胖.左上腹可扪及巨大肿块,20cm×16cm×15 cm,固定于左季肋区,质韧,不活动,无压痛,边界清.

    作者:刘德洁;姜青梅;武显杰;陆菊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脑星形细胞瘤EGF、TGFα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

    目的讨论EGF、TGFα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25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的EGFmRNA和TGFαmRNA基因表达,同时检测55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的EGF、TGFα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25例星形细胞瘤原位杂交中EGFmRNA阳性率为80%,TGFαmRNA阳性率为76%,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55例星形细胞瘤的免疫组化染色中,ihEGF、ihTGFα及ih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85.4%、94.5%、98.1%,三者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差异显著.EGFmRNA与ihEGF表达及TGFαmRNA与ihTGFα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EGF、TGFα及EGFR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三者均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徐庆中;王大亮;卢德宏;秦进喜;孙燕妮;杨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房性棘球绦虫原头蚴生成、发育和繁殖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了解多房性棘球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寄生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方法连续石蜡切片观察98例手术切除的人体多房性棘球蚴病的病变组织和3例人工感染的黄鼠病变标本.结果棘球绦虫原头蚴的繁殖由泡蚴生发层细胞增生形成斑状、丘状或蕈状生长,出现口裂、顶突钩、吸盘、形成育囊,发育成熟.结论该寄生虫在终末宿主中以雌雄同体进行有性繁殖,在中间宿主中是由生发上皮细胞增殖形式进行无性繁殖.凡宿主感染带虫卵的孕节或原头蚴即可引起该病.

    作者:刘学庭;黄月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患者女性,57岁.无明显原因出现进食后梗阻感并逐渐加重,吞咽时偶可出现涎液反流2个月,近20天来症状明显加重,并伴上腹部疼痛人院.查体:纤维胃镜示贲门占位.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贲门癌.手术中于贲门口扪及约5cm×4.5cm×4cm大小肿块,边界不清,灰褐色,质地硬,表面呈菜花状,胰上缘淋巴结肿大,质硬.

    作者:宋金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中几个难点的认识

    由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淋巴组织有高度模拟性,导致组织学诊断的困难.常见的难点有:①对NHL细胞与组织结构异型性改变的识别;②残留淋巴滤泡(或生发中心)NHL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③具有淋巴窦性浸润的NHL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④免疫组化标记对在NHL诊断中的正确评价.

    作者:朱梅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微波网状纤维染色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网状纤维是网状结缔组织内的一种纤维,由含有糖蛋白的胶原蛋白组成,易与氨银结合,常规应用Gomori和James等染色法进行染色,但存在染色步骤多、颜色暗淡、经常脱片等问题.我们经过摸索与实践,将微波运用于网状纤维染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沛臻;马福成;张传山;蔡梦霞;杨守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脑原始神经外胚叶瘤1例

    患者女性,1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侧肢体无力,初始可自行缓解,后加重波及右颜面部,伴头痛、恶心、呕吐.随后出现视物模糊、盗汗、尿便失禁.头颅MRI示左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有明显强化效应,其内有囊变,考虑胶质瘤.

    作者:邵景元;顾诤;武铁;张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列腺叶状囊肉瘤伴肺转移1例

    患者男性,39岁.因排尿不畅、尿频、腰部酸痛半年余入院.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沿输尿管区无压痛,膀胱区无膨隆,叩诊为鼓音.肛门指检示前列腺Ⅱ度肿大,质地硬,无结节.B超示前列腺4.3cm×3.3cm× 3.2 cm,周边不光滑,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匀.

    作者:周新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患者女性,50岁.左颈部肿物20年,加重1周入院.外科检查:左甲状腺可触及3.5 cm×3 cm×3 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无结节,活动良好,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突眼征(-),血管杂音(-).

    作者:何秀云;王世清;李庆艳;胡丽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217例胸腹水细胞涂片中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波形蛋白(vimentin)及钙结合素(calretinin)的表达,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腺癌中CEA、CK均为(+);鳞癌中CK(+)、CEA部分(+),而vimentin和calretinin(-);间皮瘤、增生间皮细胞中CK、vimentin和calretinin为(+),CEA为(-).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应用于胸腹水细胞学涂片,选择特异的抗体(CEA、CK、vimentin、calretinin)可以在癌细胞、恶性间皮瘤及增生性间皮细胞的鉴别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丁华新;何向蕾;陈培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介绍WHO(2000)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

    新分类涵盖了各种组织起源的神经系统肿瘤以及各自的病理类型和亚型,既有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又有肿瘤恶性度的分级.新分类丰富了神经影像学、肿瘤遗传学、增殖动力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并配备随访资料和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新分类突出了低级别、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弥漫浸润生长的特点.在新分类操作中,必须密切联系临床、神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培养一套正确的诊断思路.规范的病理报告应包括肿瘤的解剖部位、肿瘤的生长形式、组织学分型和恶性度分级.病理诊断以常规的HE染色为基础,配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及标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或PCNA的LI).

    作者:徐庆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猝死尸检1例

    死者男性,30岁.与他人斗殴致死.病理检查巨检:法医送检心脏及肺,心脏重650 g(正常男性<350g),13 cm×12 cm×8.5 cm.剖开心脏,左心腔缩小,呈S形狭窄.二尖瓣周径7.5 cm(正常9.1 cm),三尖瓣周径8.5 cm(正常11.04cm),右室壁厚0.8 cm,(正常约0.4cm),左室壁厚3.5 cm(正常约1.23 cm),室间隔厚3.8 cm.

    作者:张凤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结核1例

    患者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烧灼感半个月,进硬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疼痛加剧.查体:上腹部有轻微压痛,食管钡透拍片示食管中下段交界处右前壁约有6 cm长偏心性充盈缺损区,壁不规则,黏膜破坏,该区管壁欠柔软,并有龛影(图1).

    作者:冯向东;刘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癌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的意义(英)

    作者:石雪迎;廖松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主管: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