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黎玲

关键词:心理干预, 机械通气
摘要: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因此在抢救危重病的过程中,机械通气是非常必要的.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SPOT生命体征测量仪联合信息系统的临床使用

    生命体征作为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它是衡量机体状况的一个主要指标.生命体征的测量是护理工作中常规的护理操作.在以往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量大、病例多、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常规是用水银柱的血压计或更多是用一般家用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在测量后还要填写在护理三测单及护理记录单中,这项工作需要医院护士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且用一般家用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出来的数据结果容易受到质疑,误差比较大,可信度不高,在医疗安全上得不到保证.

    作者:蓝桂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体会

    目的:对本院前置胎盘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方法以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03月份至2012年03月份,在我院入院治疗的前置胎盘孕妇104例.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综合护理干预组:52例,在护理中加大了常规护理的力度,同时还加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两个组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综合护理干预组:52例患者中,自然分娩患者15例,剖腹产患者25例,需用产钳等助产患者12例,新生儿成活100%,患者满意度优良率94.23%(49/52);对照组:52例患者中,自然分娩患者8例,剖腹产患者34例,需用产钳等助产患者10例,新生儿死亡6例,新生儿成活88.46%,患者满意度优良率71.15%(37/52).结论:在胎盘前置的治疗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方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60例无痛胃镜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来我院进行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检查的对比研究,得出无痛胃镜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无痛胃镜的患者术前无惊恐,术中无痛苦,术后无不良反应,检查安全性好、效率较高,且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无明显变化.结论:无痛胃镜值得在各医院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金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初次妊娠行无痛人流的麻醉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联合宫颈局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初次妊娠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ASA I级,初次妊娠6-12周,拟行无痛人流患者300例,年龄17-22岁,体重40kg-65kg,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静脉麻醉联合宫颈局麻,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BP)、心率(P)、呼吸(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总量、体动、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给药前,给药后一分钟及手术结束时,血压、呼吸变化无显著差异,但给药后1分种对照组spo2%较给药前明显降低,同时观察到对照组在清醒时间和呼吸抑制时间上显著延长(P<0.05),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亦较高.结论:初次妊娠无痛人流术中采用静脉麻醉联合宫颈局麻,镇痛效果好、宫颈松驰、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费用低、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琼;孟磊;张皓;黄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文章阐述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即政策及财政支持不足、社区护理服务普及率偏低、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缺陷、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护理教育滞后等.并针对性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社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琴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T2DM患者发生DF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比较DF组及非DF组患者在发病原因及临床资料方面有何不同.结果:DF组年龄、吸烟人数比例高于非DF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DF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DF组.结论:足部感染,与外伤伤口的深度、受伤的次数、外伤时间超过30天、感染及外周血管病变有关,与糖尿病病程无关.

    作者:刘菁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口下胃管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早产儿因为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很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再加上鼻根扃而较短,后鼻道狭窄,喉部呈漏斗形,相对较窄,所以显得早产儿呼吸道更加狭小.如果从鼻腔插胃管就阻塞了部份呼吸道,就显得鼻腔更小了,这样就人为的减少了气体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肺内氧气含量低,进一步加重缺血缺氧,导致呼吸暂停,引起生命危险.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饮食护理法应用于心血管病症的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大鱼大肉频繁的摆上了餐桌.可是,在过多的摄入脂肪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相伴着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等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闻之色变.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关于身体的日常维护.饮食护理法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护理方法能够通过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的调节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证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就将从三各方面对于饮食护理法应用于心血管病症的护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作者:李艳红;毕美娟;范雪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并分析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以下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监护、坐位以及吸氧.另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抢救药物,同时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对患者进行多种心理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结果 通过以上抢救措施,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死亡病例的数量出现了很明显的下降,急性左心衰的病例减少.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的患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来进行治疗和护理,要尽快缓解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要重视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出现的变化.这样一来能成功防治急性左心衰竭.

    作者:王爱;殷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8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BUN、Scr及C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肾功能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袁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芪胶升白胶囊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作用观察

    目的:研究芪胶升白胶囊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FOLFOX4或FOLFORI方案化疗时,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1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芪胶升白胶囊+FOLFOX4或FOLFORI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OX4或FOLFORI方案治疗.试验组自化疗前三天起,服用芪胶升白胶囊,直至化疗结束后十天.对照组按化疗方案化疗,服用利血生.从治疗前开始监测病人的血常规,直至治疗开始后四周.结果:试验组的白细胞平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化疗后白细胞低于正常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4 周内试验组白细胞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胶升白胶囊与FOLFOX4或FOLFORI化疗方案联合应用时,能有效降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骨髓抑制损伤,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忠时;宋健;董佑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塞通静脉滴注,200~400 mg/d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连用14 d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4例,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11例,总有效率88.2%;治疗过程中,仅4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停止用药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莲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骨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再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等其它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本文通过对骨科易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研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对策.

    作者:吴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

    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讨论,以期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通过血液透析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在58例患者中,总共有18例患者伴有并发症的发生,且按发病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6例,低血压5例,肌肉痉挛5例,失衡综合症4例,贫血1例,恶心和呕吐1例.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是任重而道远的,在对其进行有效筛查的同时,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同等重要的.

    作者:方军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探究实际手术室工作中潜存的不安因素,而后提出护理方法.结果:将干预策略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以应用,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发生率,大大提高手术患者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使其高达达99%.结论:手术室的工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强安全隐患的管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果丽明;张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创新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探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医院决策者已认识到,建立一套适合于医院实际的医院文化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而医院文化是以医患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医患关系如何,大体上能衡量一个医院的文化水平,包括管理文化水平.本文就创新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谭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和肾脏小血管病的临床相关性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有更高的心血管病发病率,而且容易发生脑缺血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其机制在于二者具有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研究表明CKD的相关指标如肾小球滤过率(eGFR)、蛋白尿等异常,与脑小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王娓娓;李玉梅;付剑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多部位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体会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由于骨折部位的骨髓组织被破坏,脂肪滴进入静脉窦内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脑、肾等周身性脂肪栓塞所致.以进行性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肤瘀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11例多部位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刘洪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利用高频和低频彩超相结合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自2011年4月一2O12年12月因右下腹疼痛拟诊急性阑尾炎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使用低频探头,再使用高频探头在腹部及阑尾区行超声探查,检查结果与临床终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终确诊急性阑尾炎58例,超声确诊52例,漏诊4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89.66%.其中低频超声诊断正确率是63.46%,高频超声则是76.92%,两者联用是90.38%,明显高于单纯用一种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及高频超声图像各有优缺点,联合运用低频及高频探头对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范颖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口服抗病毒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阐述影响慢乙肝患者口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总结得出结果.结果 与结论 运用现代护理模式,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黄雪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