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

方军英

关键词:血液透析, 预防, 并发症
摘要: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讨论,以期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通过血液透析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在58例患者中,总共有18例患者伴有并发症的发生,且按发病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6例,低血压5例,肌肉痉挛5例,失衡综合症4例,贫血1例,恶心和呕吐1例.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是任重而道远的,在对其进行有效筛查的同时,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同等重要的.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效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指导,观察组给予自我效能评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83±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46±1.96)d(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98.7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1±4.73)(P<0.05).结论:自我效能评价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卉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CI术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Objective) 研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PCI术治疗心肌梗死的康复影响,并能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Methods) 选择行PCI术后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行PCI术后即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训练、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结果 (Results)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Conclusions) 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唐海燕;段微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双歧杆菌四联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1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84例)、对照1组(双歧杆菌四联菌片口服,35例)和对照2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37例),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1/84),对照1组总有效率84.4%(29/35),对照2组总有效率74.5%(27/3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辅助治疗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原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因躯体移动障碍,使其形象、工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就其心理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科学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阙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每组各50例患者,一组采用人性化术后护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缩短胆结石疾病的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胆结石的治愈率,对采用腹腔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申秋霞;郑学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氟桂嗪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嗪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盐酸氟桂嗪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4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察组在第1疗程、第2疗程、第3 个疗程时,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氟桂嗪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万文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将9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 48 h 内止血、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 48 h 内上消化道出血的控制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急救中的止血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少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产科定期进行各种知识的宣教和操作示范,满足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健康知识的需求.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结论:产科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安全地通过妊娠期和分娩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水平.

    作者: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胃部分切除手术在早期胃癌中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早期胃癌患者56例,56例患者均已经病理组织学检验确诊.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胃癌常规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6个月体重增加情况展开测定,对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术后胃癌复发率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通气时间和胃排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患者6个月体重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治疗中采用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沈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等指标上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B组).对这两组进行血脂、血糖指标检测,而后对比分析这两组血脂、血糖.结果:在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比中,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以上对比试验中,只有定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血脂、血糖等指标监测,就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并发,这对有效预防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敖小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探讨消除、减少老年患者安全隐患的策略.方法: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对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进行预防.结论:做好住院期间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对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探析

    目的:探析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与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且处于症状稳定期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检测hs-CRP水平,在其基础上分析中医辨证与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性别差异、病史情况对hs-CRP水平影响不大;老年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中医辨证症候中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居多,复合证型以气虚血瘀、阳虚血瘀、气血血瘀痰浊居多,证侯之间、复合证型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痰热证对hs-CRP水平影响显著(P<0.05);血瘀证计分与hs-CRP水平不具显著相关性.结论: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痰热证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强;本研究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有效条件.

    作者:谭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创伤骨科 VSD 术后患者的护理与体会

    目的 观察VSD在创伤骨科急慢性伤口护理的运用.方法 对6例骨科急慢性伤口患者利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动态观察负压引流与创面之间的变化,做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负压动态观察,皮肤护理.结论 动态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可以确保VSD负压引流效果,适度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加速结骨科急慢性创口的愈合.

    作者:许一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样本放置时间及PLT假性聚集对末梢血常规PLT测定的影响

    目的 通过显微镜镜检和血常规仪器了解末梢放置时间和聚集情况对PLT测定的影响.方法 100 例门诊患儿末梢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置室温(18~25 ℃) 分别于即刻、5 min、10 min、15min采用瑞氏染色后,镜下观察PLT是否聚集.同时分别在Sysmex xs800i上测定PLT值.结果 仪器测定在5~15min 结果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同时显微镜镜检在5~15min时不存或极少存在聚集.而在即刻涂片镜检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聚集.结论 末梢血常规测定PLT时在标本放置5~15 min镜下分布均匀不存在假性聚集,仪器测定结果比较可靠.

    作者:岳道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

    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讨论,以期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通过血液透析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在58例患者中,总共有18例患者伴有并发症的发生,且按发病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6例,低血压5例,肌肉痉挛5例,失衡综合症4例,贫血1例,恶心和呕吐1例.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是任重而道远的,在对其进行有效筛查的同时,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同等重要的.

    作者:方军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子宫破裂的防治

    子宫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危机孕妇生命的病症,临床中根据子宫破裂的诱因和表现进行研究后,我们寻找到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尽快的剖宫产,避免孕妇子宫破裂.

    作者:邵星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安神汤治疗神经衰弱症60例疗效观察

    神经衰弱症被看做是由素质、躯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多因素引起的一种整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紊乱,睡眠障碍,多为入眠困难 、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有时伴有出汗、厌食、便秘等.

    作者:张怡;李险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方法的几点心得

    我院自2003年6月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是通过对新生儿足跟部采血,进行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我们发现在采样过程中常会遇到足跟部出血量不足,血斑渗透不彻底或滤纸片压迹明显等现象,因此影响血样检测质量,故对32例采样失败的新生儿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和血样的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云兰;文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替米沙坦抗高血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68例门诊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天,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次,1次/天,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左心结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a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并对EH患者的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张宏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电针配合火针刺络放血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火针刺络放血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火针刺络放血,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火针刺络放血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瑞红;熊会海;张昶;郭佳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